RPA与AI、低代码、BPM既同场竞技,又融合共生
作者:赵满满
编辑:益韩
编审:杨小天
头图来源:RPA中国/达观数据
如今,越来越多企业正在投资CRM,以便顺利运营并“取悦”自己的客户。但是,有效地管理任何CRM软件目前都可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组织必须调用大量资源,特别是像Salesforce、微软、Oracle等这样几家拥有庞大CRM平台的企业。
最近几年提高CRM效率的技术和应用逐渐增多,其中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首当其冲,随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自动化(IA)、业务流程管理(BPM)、低代码流程自动化等纷纷融入,构建起超级自动化的庞大“帝国”。
Salesforce就是一个多种技术融合发展的先行者。6月29日,全球CRM领导者Salesforce推出了全新的RPA产品MuleSoftRPA,可帮助企业跨任何系统(如Slack、Stripe、Workday等)和工作流程,实现端到端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优化运营成本,堪称行业的“方向标”。
FortuneBusinessInsights认为,RPA软件市场在2020年上升了惊人的38.9%,达到19亿美元,并保持了其作为企业软件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的地位。
Statista的研究表明,到2022年,超自动化使能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5960亿美元,比2020年的4816亿美元增长约24%。
那么,在未来的几年,RPA与这些热点技术而言,是相互竞争,还是融合发展呢?用户又该如何选择呢?
图片来源:Salesforce
AI用例增加,RPA和AI携手前行
RPA+AI就是RPA技术和AI技术的结合。很早就有专家预言,RPA与AI的关系,就好比人类的手脚和大脑的关系,RPA是与“动手”有关的手脚,AI是与“思考”和“学习”有关的大脑。
现在,这一愿景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无论是否位于智能自动化大旗下,2022年RPA和AI/ ML之间将出现更多交点。其中最显著的一个表现是RPA中AI用例不断增加。
首先,AI扩展了RPA工具处理的数据。如利用AI-OCR和智能音响(AI扬声器)等技术,将纸张、图像和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RPA可以处理的格式化数据,从而扩大自动化范围。
这样利用AI,让RPA机器人可以处理任何形式的数据,以执行发牌信息提取、电子邮件分法、语音转文本等任务,进一步丰富了RPA的工具。如AI-OCR为自动化机器人RPA增加了一双“眼睛”,AI扬声器为RPA增加了一对的“耳朵”。
其次,AI让RPA可以扩展到在业务上可以做出相关判断。RPA能否做出像AI一样的高级决策?这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业内的企业产品表明,RPA与专门的AI相结合,可以做出高级决策。
例如,金融机构信用审查RPA应用,就是很好地利用AI技术,实现对业务的判断能力。流程包括:RPA将收入等信息传递给信用审查AI,并询问是否可以向此人借钱;信用审查AI根据收到的信息审查和判断贷款是否可行;RPA根据从信用审查AI返回的审查决策进行处理,如果允许,则自动执行借出业务。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与RPA应用结合,为用户更多业务发展提供便利,从代替员工完成重复性任务,上升到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的复杂性工作,而且效率大幅度提高。
将专业化AI与RPA相结合,实现AI增强的RPA,已进入实际使用阶段并商业化。
Salesforce于2021年在其AI平台中增加了EinsteinAutomate——RPA工具,帮助组织实现自动化流程、构建工作流程和连接数据。
新工具包括MuleSoftRPA、EinsteinDocumentReader和DigitalProcessAutomation。MulesoftRPA功能允许用户用机器人替换重复性任务。EinsteinDocumentReader可扫描驾驶执照和I-9等文档,用户只需在SalesforceFlow中单击几下即可对这些数据执行操作。DigitalProcessAutomation允许用户使用拖放工具构建品牌化的数字体验。
在财务部发票报销流程中,财务人员在收到报销单据后,首先需要完成发票的真伪查验,再进行发票信息的录入核对,在财务系统中制作税务凭证,这些操作耗时枯燥并且容易出错。
金智维科技RPA+AI财务机器人没有改变现有系统,调用OCR技术自动完成发票信息的识别,并自动查验发票真伪,核对报销单与发票信息一致后,自动进行费用核算制作凭证,完成发票抵扣。
据介绍,财务机器人接管人工操作后,平均每笔业务的处理时间由10分钟降至1分钟,财务机器人自动完成95%的操作,人工只需要做职业判断即可。每年约5万笔报销单据,预计可节约工作量50人年。
根据中智观察以往的报道,日本政府总务省发布的报告认为,财务、会计、金融成为AI+RPA应用最多的场景。AI主要应用于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图片识别、数值判断等业务。例如,通过OCR识别图片上的信息。调查发现,用于声音识别的案例23个,用于文字识别案例275个。
由于RPA与AI拥有很好的技术互补性,AI可以赋予RPA实现看、听、说等拟人化能力,因此多数应用RPA的业务流程,也离不开AI能力加持。
RPA和低代码流程自动化相互补缺短板
企业正在关注工作流程自动化,以用数字劳动者替代人工手动任务。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是企业中自动化实现简单重复性任务的常用工具。使用低代码平台实现流程自动化也正在成为企业另一项选择。尽管这两种技术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但其功能、用例和长期价值却大相径庭。
RPA与低代码互有优缺点。
RPA的最大优势也是其最大的缺点,仅限于单个任务,无法自动化企业范围的端到端流程。
RPA无法适应变化。由于机器人被训练为遵循简单的特定操作,因此即使对UI进行了微小的更新,也可能导致进程失败或返回不正确的数据。
另外RPA还需要日常维护和安全性,这使其成为IT部门需要监控的另一个过程。
Gartner报告就认为:“组织缺乏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其他工具组装在一起的指导,阻碍了端到端流程的自动化,导致这些组织错失了战略业务价值。”
低代码是一种直观、可视化的软件开发方法,还可用于自动执行任务、端到端流程和复杂的工作流。低代码流程自动化不是在遗留系统中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而是让用户在当今技术能力的背景下重新构想流程,并灵活地实施现代数字化。
低代码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应用程序可以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尽管它是一种比RPA更复杂的过程自动化类型,但低代码使技术和非技术用户能够在过程自动化计划上进行协作,从而大放异彩。
许多低代码应用程序平台利用简化的开发环境,具有拖放式直观界面,所有业务部门的公民开发人员都可以轻松导航。
应该使用RPA还是低代码?
虽然RPA和低代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用例,并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随着企业对快速创新需求的不断增加,RPA对变革的脆弱性对大多数组织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据Gartner称,到2024年,超过65%的应用程序开发将由低代码平台执行。通过推动创新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创建和自定义应用程序所需的时间,低代码继续成为业务自动化和转型的新标准。
虽然RPA是健壮的软件,但它不具有适应性。业务流程或正在使用的底层系统中的微小变化可能会使整个自动化过程变得脆弱,需要完全重新调整。另一方面,低代码为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投资回报率,简化了工程流程并简化了系统的重组。
了解需求后,企业就可以为业务自动化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遵循常规流程的公司,无需任何微小的更改并具有稳定的数据格式,RPA非常适合。但是,对于寻求频繁创新或需要业务敏捷性的企业来说,低代码被证明是一种更好、更可持续的方法。
使用 RPA |
使用低代码 |
自动执行简单、重复、常规任务 |
|
RPA+ 低代码= 更好的组合,大量商业公司顺势而动。
EverestGroup发布了2022低代码报告,而多家RPA厂商上榜。其中低代码的代表企业Mendix、OutSystems相继发布了智能RPA产品,帮助客户实现端到端业务流程自动化或集成在应用程序中。
Pega、Appian、Kissflow、AuraQuantic这样从RPA赛道跨界到低代码的厂商,将低代码开发与智能自动化进行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体验。
微软、Salesforce、ServiceNow等综合型企业服务巨头,不仅将低代码用于应用程序、系统的构建,还广泛应用于其智能产品矩阵如RAP,以进一步提升功能迭代效率、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也就是说低代码的应用领域已突破原有束缚呈多路径发展趋势。
Appian最初是一家业务流程管理(BPM)公司,已经发展到低代码和RPA。其低代码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用于管理和监控Appian机器人以及来自第三方的机器人。可以使用低代码RPA自动执行任务,并在AppianAppMarket中提供新库。而其智能文档处理(IDP)可大规模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具有与预先训练的AI模型本身的光学字符识别。
Appian低代码平台将流程挖掘+工作流+自动化等更快完成工作所需的关键功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低代码平台中。Appian是开放的,企业级的,受到行业领导者的信任。
德勤就认为,“AppianRPA 是我们自动化关键或复杂流程的首选。利用可重用组件,我们可以将机器人的开发时间缩短15%。”
RPA与BPM,相辅相成
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相反,而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多年来,业务流程管理(BPM)技术一直是数字化转型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公司一直在寻找更新的技术来优化其业务流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作为最新的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受欢迎。
新技术的综合使用,会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落地。
虽然 RPA和BPM 各自的实现方式截然不同,但也相辅相成,可以无缝地实施公司范围的数字化转型。
RPA 自动执行单调、例行和耗时的任务,从而使企业的团队能够专注于更重要和更复杂的业务任务。它与应用程序无关,基于低级事件或触发器,如键盘或鼠标使用以及网页抓取。
然而,RPA更像是一种表面修复,它的目的不是优化流程。相反,它的目标是尝试通过取代手动工作来使流程更快地工作。
BPM 专注于简化和重新设计底层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它可以通过分析业务流程在不同场景中的工作方式,对其进行改进,监视修改后的流程并不断优化来改进业务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BPM既不是任务管理工具,也不是项目管理工具。与RPA一样,它专注于优化遵循可预测模式的持续和重复过程。
与RPA相比,BPM是一种从头到尾优化和自动化业务流程的综合策略。另一方面,RPA是一种技术,让处理机器人作为业务流程的一部分,完成较小范围内的重复性任务。
不过,这两种技术有许多明显的区别,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
BPM |
RPA |
技术 |
BPM检测业务流程中的瓶颈,并对其进行简化,以实现缩短周期。 |
RPA用于创建可以执行耗时且低复杂性的重复作业的机器人。 |
目标 |
重新设计和修改业务流程,以提高企业范围的效率和生产力。 |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需要任何复杂决策的手动、重复和基于规则的任务的数量。 |
人机互动 |
人工任务已集成到自动化流程中。 |
减少或消除在自动化流程中对人工参与的需求。 |
投资回报率 |
BPM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提高效率、节省成本、敏捷性、生产力和合规性。 |
尽管RPA实施可能并不总是解决业务流程中潜在的低效率问题,但是可以快速实现收益。 |
部署与实施 |
实施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它有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业务并提高效率。 |
RPA的实施不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为解决方案可以在组织现有的技术生态系统中平稳运行。 |
RPA主要用于企业中存在大量数据的遗留系统。利用RPA,企业可以立即看到业务对成本节约、效率和风险的直接影响。不过,RPA仍然只能用于不涉及任何复杂推理或决策的常规任务。
与 RPA 相比,BPM 用于完整的端到端流程的自动化。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这一点:确定流程所需的所有管理职责,概述完整的工作流程,分析可以优化工作流程的领域,修改工作流以使其更有效等。
与一次只能自动化一个流程的RPA相比,BPM可以简化完整的工作流和多个流程,以减少人为错误的机会,并提高整体效率。
当需要自动化不会频繁更改且不需要任何集成的流程时,企业应该选择RPA。BPM应该用于主要由人类执行或需要第三方集成的流程。
众多企业将BPM和RPA组合,向用户提供融合型的解决方案。
企业内部的BPM和RPA相结合,将在其数字化转型活动中管理端到端流程自动化。BPM负责流程编排、客户交互、异常管理和复杂的人工决策。RPA负责重复性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完全分配给数字劳动力,可以精确地执行作业并使组织能够成长。
当一起部署时,RPA和BPM可以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强大的平台,支持整个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例如,使用BPM自动化整个业务流程时,也可以将 RPA 用于基于规则的流程的一个或两个步骤。
例如,采购订单是业务组织定期处理的重复流程。它们通常需要多次审批,从而导致延迟并影响生产率。
借助RPA和BPM,可以简化审批之间的转换,从而加快速度。一旦提交采购订单以供审批,系统软件就会自动将请求传送给相应的人员,还会在采取行动后自动通知请求个人,将大大减少了手动完成修订所浪费的时间。
在商业上,Kissflow Process 是一个BPM平台,它允许在没有任何编码的情况下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从而帮助企业自动化业务流程。通过Kissflow流程管理实现真正的敏捷性,1万多家公司(从中型企业到大型企业)使用 Kissflow的强大平台跨各个部门构建和管理业务流程。
据介绍,KiSSFLOW- BPM和工作流程软件将使企业能够创建自定义应用程序并使业务流程自动化。它提供了超过45个预安装的应用程序来创建自己的业务应用程序。其优势是无序编码,利用拖放工具以添加和编辑字段。也可以使用拖放功能来构建任务和逻辑,每个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自动完成业务构想。
Studio Creatio是另一个智能的低代码和流程管理平台,具有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和模板。Creatio Marketplace具有随时可用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这些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可扩展平台功能。
其BPM引擎可以灵活地管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流程。低代码/无代码自动化可轻松构建配置解决方案。AI /机器学习工具可加速业务流程,制定数据支持的决策并简化分析工作。
它为视觉建模提供了领先的UI。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向导”构建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具有安全性和管理功能,提供的功能可简化客户参与并加速服务交付。
RPA、AI、低代码、BPM这些热门技术分别有各自的赛道,但现在却突破边界,走在一起,源于市场的需求,源于新冠疫情下产业发展的需求与变革。
RPA、AI、低代码、BPM突破边界的跨界组合,会创造出什么新格局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智观察”(ID:Hapiweb-soft6),作者:海比研究院,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