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中国软件网
+ 关注
2022-08-10 15:28
786次阅读

作者:SeeKee Xu

编辑:益韩

编审:杨小天

头图来源:Yandex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SeeKee Xu,一位在国内从事CRM领域的“老兵“,也是CRM的资深专家和业界人士。曾在微软和Salesforce大中国区从事CRM工作超过20年,并担任重要职务。疫情后他离开Salesforce,投入到国内CRM赛道,担任神州云动合伙人副总裁。

最近几天,Salesforce对中国区的调整引起业界热议。Seekee看了,有话要说。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关闭香港办公室但不是退出中国市场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准确地说,这次Salesforce中国区的调整区,是关闭香港办公室,并不能说是Salesforce退出中国业务。或许可以认为是对中国原有团队的重大优化调整。

 

Salesforce在2010年新加坡成立销售团队负责中国业务,后来在北京上海成立办事处,2015年成立Salesforce香港办公室。之后,Salesfoce开始加大在大中国区的投入,销售、售前、服务、运营、市场、电话销售等团队快速扩展。随着Salesforce陆续收购Tableau、Demandware、Mulesoft等公司,他们原有在中国的团队也陆续加入。Salesforce大中国区团队大概有100多人。

 

Salesforce负责中国业务的团队分布在香港和新加坡。在2019年和阿里巴巴合作前,大中国区是先汇报到新加坡再到亚太再汇报到美国,汇报层级比较低。和阿里巴巴合作后,中国区直接汇报到美国总部的战略合作伙伴部,从这点看汇报等级提高了,总部更重视且直接管理。这次关闭香港办公室后,负责香港业务、中国大陆业务的团队重组。按照Salesforce官方说法,是优化内部团队,由此开始加速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但在新加坡还保留原业务团队,由他们对接、支持合作伙伴、客户和阿里巴巴。同时,在中国还有产品团队做落地阿里巴巴平台的产品本地化。我理解是一次对中国团队重大调整,但不是撤出中国,未来会更依赖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事实上,和阿里巴巴合作后,在广州也成立了产品团队SalesforceChina Cloud Team,专门负责和阿里的产品本地化。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退出并非业绩不好,中国区销售收入不止8000万美元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谈到业务调整的原因,我不认为是短期销售额和业绩的问题。原因有三:

1、Salesforce上个财年销售额265亿,增速25%,中国区销售额超过1亿美金(并非很多媒体报道的8000万美元)。很多人拿中国区营收占比不到全球1%,由此来说明Salesforce在中国水土不服,这其实也是不对的。这基本上是很多跨国软件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正常状态。例如,微软深根中国几十年,2022财年全球营收1982亿美元,中国区的占比也和Salesforce几近相同,并非Salesforce就做得特别差。从长期发展和现金流看,Salesforce公开的23财年Q1的420亿美元的剩余履约价值((RemainingPerformanceObligation, 已收款未确认的递延收入和已签约未开票递延收入总和),这代表了合同项下的所有未来收入。这更能衡量Salesforce业务模式的弹性和业务发展势头。

2、Salesforce中国区业务市场份额,在CRM套件领域Salesforce也是妥妥的第一。按照海比研究院数据,中国SaaSCRM市场2021年的规模达到62亿元。Salesforce 1亿美金收入,绝对是CRM厂商中收入最高的。并且,Salesforce中国区的客户98%都是软件订阅费(licensesubscription),头部客户众多,NDR>120%。根据IDC的报告Salesforce在香港CRM的市场占有率也超过27%,排名第一。

了解SaaS业务的同行都知道,SaaS业务高毛利率在软件订阅,考虑到续约占比大,如按照1:2的软件实施服务比,Salesforce同时能够带动2亿美金左右的咨询实施服务培训等业务市场。这部分业务,Salesforce是完全通过中国区30多家全球和本土合作伙伴实现的。并且,这些伙伴最近在中国区发展得很不错。例如,Salesforce业务年营收超过3000万人民币的合作伙伴就有超过10家。护城河是Salesforce的生态体系,全球超过3000多家ISV和实施合作伙伴,能够覆盖泛CRM领域的所有业务场景。

3、受疫情管控影响,Salesforce在中国大陆的本地应用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从Salesforce中国区总体来看,中国企业出海、头部客户拓展新增、港台业务发展都有不错的增长,总体看中国区业务没有下滑。

因此,业绩不好并非Salesforce关闭香港办公室的最重要原因,而是另有问题。我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运营,目前面临四大风险叠加,即疫情、美联储加息全球通胀、地缘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而这四者中,最难以把控的就是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佩洛西访台等各种事件,使原本就已相当突出的地缘政治风险指向了更为深远和重大的问题。

在Salesforce对外公开的与阿里巴巴合作材料中,也透露到,目前他们在中国运营,在合规、性能、本土生态扩展等方面,都存在巨大挑战。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Salesforce中国接下来的安排是什么?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阿里云和Slaesforce于2019年7月26日在阿里云峰会上,正式宣布Salesforce和阿里云开展CRM领域的排他性合作。通过阿里云,在中国落地Salesforce的4朵云:销售云、服务云、平台云、电商云。

Salesforce对外声称,他选择阿里云的原因主要有五点:1)阿里云在公有云市场的领导地位;2)对中国市场的了解;3)双方生态圈的合作;4)一些业务场景和阿里云的结合;5)阿里集团在行业的领导地位。

3年过去了,Salesforce也陆续在更新落地计划。例如,自2020年开始,客户可以通过阿里巴巴中国直接购买Salesforce软件,而之前一直是和Salesforce新加坡签署合同、支付美金。

但令人遗憾的是,落地计划也是几度推迟。就像2个谈恋爱的恋人,谈婚论嫁,也涉及到2个家庭双方家长的态度。当下的时代大背景实在很难把握,双方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三年前相比,阿里云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Salesforce目前还是保留了在新加坡的团队,支持中国区的业务以及与阿里云的合作对接,并未撤出中国市场。此次调整是加速与阿里的布局,还是走向另一个方向,我们拭目以待。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中国市场CRM接受度远远不够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Salesforce调整中国区业务的背后,也让业界对于国内CRM市场的前途更为担心。我也想趁此机会谈谈中美CRM市场的不同,以及我对未来的看法。

首先我们所说的CRM市场:指销售管理市场、以及连接客户的营销管理市场和客户服务管理市场,不包括呼叫中心、智能客服、营销技术、数字营销等市场。

中美市场差异的问题,总被人问到。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样5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行业差异。IDC的数据表明,全球CRM市场2022年总TAM是880亿美元,主要包括在金融、政府、电信等等行业,而在中国这些行业CRM渗透率很低。国内CRM市场主要集中在制造、高科技、医药、零售、快消等商业企业。

其次是区域差异。美国市场在各个区域的SaaS渗透率很高,不管是东部纽约地区的金融业,西部硅谷的高科技,大湖区的汽车行业,南部的能源石油,中部如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CNN等,都对CRM有广泛的应用。但国内CRM市场的差异性很大。北京、上海、广东是目前CRM应用的重点区域。此外第二梯队还有江浙,排到第6个省份差异就拉开很多。如果给个量化的数字,第六省份可能不到上海的1/50。

第三,还有企业规模差异。美国市场中小企业的企服SaaS渗透率高,付费意愿强,中大型企业已云化且付费意愿高。但在国内市场,中小企业市场渗透率低、付费意愿低。

第四,企业性质差异也是个因素。外企、民企对于CRM管理理念和工具接受度高,而国央企强管控模式对于CRMSaaS的接受度还有很长的道路。但美国都是服务型企业和政府,会通过CRMSaaS应用的采购满足各层次场景的需求。

最后是应用场景的差异,我们把CRMSaaS应用分为流程类系统、交互类系统和智能类系统。生产力服务商一般专注流程类系统SOP,跟着用户走,客户提出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满足业务个性化需要。平台服务商则专注交互系统SOE,陪着用户走,不完全定制于客户的需求,可以共享成功平台经验和资源。数据服务商专注数据系统SOD,领着用户走,通过大数据的海量算法,把发现、预测、推荐、自动决策内置在各应用模块中,为客户直接带来平台和系统价值。中国市场SOP、SOE和SOD的比例大约为超过70%,20%,不到10%。而美国市场则为低于40%,30%,30%。

更为重要的是,国内互联网巨头所推出的企业服务生态平台,都在提供很多类似免费CRM的服务。例如,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都提供了通用型和平台型企服应用。这使用门槛大为降低,但应用深度有差距,也带来了商业模式上的不确定性。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Salesforce替换市场,是个持续释放的过程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Salesforce对中国区的调整,短期看对国内厂商肯定是利好。

实际上,今年以来就有不少客户前来咨询并开始启动Salesforce的替换工作。尤其这一周以来,这个消息的波动,前来咨询的客户更多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客户对于这一变动的担忧与行动。

从国内CRM市场来看,目前国内市场只有神州云动CloudCC。它是Salesforce中国区2008年签订的、最早的合作伙伴。2011年,CloudCC推出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CloudCC1.0。

例如,有的客户使用Salesforce5年,有大量的自定义二次开发,达5万行代码。这些二次开发的内容,要替换往往比较难。但CloudCC有代码编译器,能将Salesforce的APEX代码转换成CloudCC代码。据统计,这能减少开发工作量30%,极大受到客户项目组的欢迎。

另外,CloudCC还形成了专门的本土化迁移方法论,包括研究,分析,迁移,部署,推广等五个步骤,并形成了一个迁移套件,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CloudCC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本地化等多种部署方式的CRM厂商。这些专业积累,让神州云动在过去的10年为40多家客户完成迁移工作。

今年,像全球领先的豪华车品牌,以及全球财富500强电力自动化企业都将Salesforce系统替换到CloudCC中国私有化部署。同时,为了与全球总部同步,也分别部署在了AWS中国数据中心和微软中国的Azure平台,充分满足了不同客户对于安全性、合规性以及全球基础架构的部署标准。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不过,我认为,Salesforce的这个替换市场也是一个长期释放的过程。总体来说,2C市场会比2B快,因为个人信息出海明确受各项法规的短期合规要求,需要企业短期解决。2B市场,外企客户主要看总部的策略,以及合同的收费周期。SaaS产品都是按年收费,是否马上到期,也是一个考虑因素。2B的国内客户,主要看替换成本、风险、ROI。出海客户相对来说,就没有这方面的挑战。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中国CRM厂商发展的四条道路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长期看,对于目前的中国CRM厂商来说,CRM企业想要获得增量,大致出路有四条发展道路:

第一条路:往低处走,做CRM通用产品,靠量取胜。例如,国内这两年兴起的SCRM赛道,便可以做些尝试。

第二条路,往高处走,用时间和经验积累高举高打,建起壁垒。这就是Salesforce等海外CRM替换市场,以及中国头部企业。这些客户看重PaaS平台和生态体系;

第三条路,往差异化走,另辟蹊径,避开通用CRM的竞争,深入某一行业,做专门解决方案。例如,做零售快消行业、工程建筑等行业专用的CRM,形成行业壁垒,类似国外的Veeva等;

第四条路,往海外走,抢占国外的市场份额,出海客户。和ZOHO和Zandesk等全球CRM细分领域的厂商进行直接PK。

总体来看,Salesforce中国区的调整,为国内CRM厂商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外部环境。

独家爆料!前高管深度解析Salesforce退出幕后及未来走向


科技媒体·企业演化科学·战略托管综合体

本文作者 SeeKee Xu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智观察”(ID:Hapiweb-soft6),作者:海比研究院,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话题
客户管理CRM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