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巨大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居然成了创投明星赛道

硅星人
+ 关注
2022-08-18 14:05
485次阅读
当更多公司走向全球化,一站式人事后勤解决方案也受到更多关注。
——
文|杜晨    编辑|VickyXiao    题图来源 | Deel
由于社会结构、经济环境、个人境遇等诸多原因,“劳务派遣”这一业务在全世界都存在巨大需求量。 几年更是出现了一些规模化、专业化运作的人力资源和 代办公司。
然而即便如此,“劳务派遣 这件事在很多地方都备受争议:公司是否因为转移用人成本、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否能同工同酬…这些灰色地带,都让这项用工方式背上了“骂名”。
然而如果将视野转向美国,我们会惊讶地发现:
由于远程办公的流行,“劳务派遣”等类似的人事代理业务,反而成为了科技创业和投资领域的明星赛道之一。
| “名义雇主”备受欢迎,领跑者两年百倍增长
Deel,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人事代理创业公司,已经成为工资代发+人资合规 (payroll+compliance) 领域最受关注的领跑者。
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是移民,Alex Bouaziz 来自法国,王硕则在北京出生和长大。 二人十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 读书时 相识,毕业后各自创业,在雇佣远程员工这件事上都遇到过坎坷,后来再聚首,就决定从这个方向开启新的创业历程。他们的项目 Deel 成功入围入选 Y Combinator W19期,并顺利从这家顶级创业孵化器毕业。
争议巨大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居然成了创投明星赛道
图片来源:Y Combinator
比方说某公司 A 想要在太平洋上一个小岛国家招人,但是对劳务法规政策不了解,处理起来很麻烦,这时 A 就可以找 Deel 来帮忙代理当地的行政人事工作。
因为 Deel 已经设立了当地实体,拥有对公银行账户,可以 雇佣当地员工, 发放工资, 替 A 公司 来承担处理当地相关法规要求的琐碎事务 ,比如 社保、纳税、工作 证等。
像 Deel 这样的机构,扮演的就是所谓的的“名义雇主” (Employer of Record, 简称 EoR) 身份。
通过名义雇主,真实雇主仍然可以在本地招聘员工,从而更加灵活、快速地拓展市场,同时不必承担过高的商业“试错”成本,免受法律政策合规风险的过度影响地员工的劳务关系仍在本地,一边给境外公司打工,一边享受本地的相关社会福利,总体上也确实更加方便了。
Deel 开发了一个海外远程/外包员工和薪资管理平台。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多少员工,上个月的境外薪资分布情况,具体员工的合同状态,在这个一站式的平台上可以轻松查看:
争议巨大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居然成了创投明星赛道
图片来源:Deel
更重要的是,Deel 还在员工远程入职、资料填报、合规申请的相关文件和流程上,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 只要企业和雇员双方已经洽谈好,通过 Deel 的自动化平台生成相关合规文件,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从发出 offer 到完成入职,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争议巨大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居然成了创投明星赛道
图片 来源: Deel
果就是,Deel 的产品对于跨国公司的财务、招聘、法务各企业内部的行政岗位,都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这也是为什么这家创立于2019年的年轻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了远程办公时代跨境“名义雇主”领域最受欢迎,业绩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另外,Deel 自己也是完全远程办公的。)
目前 Deel 的一站式平台已支持将近100个国家。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收官王硕 (Shuo Wang) 在今年4月透露,公司只用了20个月就实现了年度经常性营收 (ARR) 从100万到1亿美元的百倍增长。 其中,2020年的增高达20倍,去年也实现了从400万到5400万美元的超十倍年营收增长。
该公司在过去三年里已经完成了七轮总共6.8亿美元融资,于去年上半年成功跻身独角兽公司行列,最近一轮完成后估值据传达到了120亿美元,并且仍有继续增值的前景。其投资人包括 a16z、YC、Spark Capital、Coatue 等,均为硅谷和美国创新投资领域的顶级机构。
为了业务能力的补充全面,以及保护自己在海外市场上的市场份额,Deel 也发起了不少收购。比如该公司在去年收购了德国同类产品 Zeitgold,今年6月收购了澳大利亚竞争对手 PayGroup,两周前收购了西雅图移民工签服务机构 LegalPad。
远程办公仍然强劲,人事代办“存在合理”
文章开头提到了国内一度非常流行的“劳务派遣”业务。准确来讲,Deel 的“名义雇主”专业服务,和国内的“劳务派遣”并非完全一样,确实有着很大的逻辑性差别:
Deel 的模式是面向雇主/企业用户的,目的是帮助企业降低在跨境业务开展和招人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避免不必要、不可预期的额外成本。
不过,在实际业务内容和最终效果上,这两者还是高度近似的,都能够在就业市场上起到调剂、稳定和润滑的效果,而这也是它们诞生并存在的理由。
之前我们曾经报道过, 由于经济下行、效率降低等因素,一众硅谷大公司在远程办公这件事上“反悔了”—— 即便如此,随着越来越多公司成为跨国公司,远程办公仍然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对于雇主而言,招募远程员工这件事里面,既有业务跨境产生本地招聘的需要,也有出于人资/运维成本的考量;而对于普通人,经济下行确实导致了大量的裁员,让很多人都无法在本地找到工作,此时远程工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可选方案。
顺应这一趋势,在过去两年里有不少提供“名义雇主”及相关服务的创业公司,都获得了快速增长,比如 Mosey、Symmetrical.ai、Remote、Multiplier 等。
和遍布全球的 Deel 不同,2021年刚刚创立的 Mosey,专精于美国50州之间的跨州远程办公业务 ——正是因为美国独特的体制,各州之间的劳动法律都不一样,跨州雇佣、工资发放、医疗保险等情况极为复杂。据一些专业人士估计,美国公司在美国境内实现员工所得税合规的总计成本就高达每年20亿元。
正因为水很深,也就出现了像 Mosey 这样的“摆渡人”。
争议巨大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居然成了创投明星赛道
Mosey 产品界面演示,能够显示雇主在各州的员工数、合规风险、相关业务办理入口等    图片来源:Mosey
“未来的工作当中,一个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之间的脱钩。这件事对于提高工作机会的普及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跨州合规工作太困难了。” Moesey 创始人 Alex Kehayias 表示。
目前,他的公司已经收到了共计21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人和企业用户期待能够通过 Mosey 来降低工作的难度,充分利用当前就业市场上形态不同于以往的人力资源供给,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寻求新的增长机会。
Multiplier 是一家和 Deel 业务差不多的竞争对手, 支持大约120个国家远程工资发放。其投资方包括红杉印度、老虎全球等,今年3月刚完成一轮60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4亿美元。
争议巨大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居然成了创投明星赛道
图片来源:Multiplier
Collective 的业务形态更加独特:它只专注于服务那些“自己做自己老板”的人,比如内容创作者、设计师、房地产经纪、实体零售商等。 这家 公司 整合了一切 这些自由职业者可能需要的后勤 服务, 包括并不限于实体注册、 财务记账、报税、法律合规
该公司创立于2020年,目前已经收到三轮共计近3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支持者 包括 General Catalyst、QED、 谷歌梯度资本等投资机构,以及 Uber、Stripe、Substack 等知名公司的 创始人和 天使投资人。
争议巨大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居然成了创投明星赛道
图片来源:Collective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包括 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经济情况都 进入了 下行 公司 资金困难、破产、裁员已经相当普遍 ,而涓滴 到最下方,受害者 每一个 通人
在保障和激活全球跨境就业市场的灵活性,降低失业对经济造成进一步负面影响这件事上,这些“名义雇主”创业公司确实做出了一些有趣的尝试,值得参考。
你对“劳务派遣”、“名义雇主”专业化怎么看?欢迎通过留言和我们分享!
注:封面图来自于 Deel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光谱 杜晨,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硅星人
0
相关话题
人力资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