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野蛮生长,低代码的未来已来
低代码概念,从热炒到逐步回归理性,已经走过了一年多时间。然而这一年中,低代码的热度却始终未减,它已然不是一个新概念,却依旧在全球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低代码全球市场规模从113亿美元到2021年的138亿美元,其年复合增长率达22.6%。
国内代码概念的热炒,让我们都看到了其中的市场潜力,但也应该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理性看待才是正确选择。如今的低代码逐步深入到企业应用中,然而还鲜有进入到企业战略层面,或许我们更应该沉下来去了解低代码,甚至预测一下,未来的低代码会是什么样的,它又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根据近期Zoho的一项新研究,低代码市场正在成为应用开发市场的主要工具。该研究对全球800多名IT和业务主管进行了调查,以明确这些企业选择低代码成为其企业数字化转型工具的几个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提高应用程序的开发速度。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这一发现可能不足为奇。
当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希望在与组织的每次互动中,都能获得非常流畅的数字化体验时,企业对数字化和自动化的需求便会迅速扩大,而且这种需求会远远超出现有IT资源的承受能力。正因如此,低代码简洁高效的开发模式,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也切切实实地帮助企业解决了需求过载问题。Zoho的这项关于低代码的调研中,强调了这种增长势头,确定了推动它不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描绘了为什么组织在寻求接受数字化转型计划时将越来越多地转向低代码平台。
数字化转型挑战
企业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始终会出现在人们眼前,几乎处于过度使用的边缘,但不容否认的是,各类企业和组织都在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来改善其运作和运营中的各个方面。但这么做无论从财务,还是从人力角度来看,势必会为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大部分来自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现在在每次互动中所期望的体验,虽然长期的、几乎已经固化的手动流程可以带来稳定的业务现状,但在新环境下,任何效率低下的流程都能导致销售损失、员工保留率降低,以及合作伙伴转向竞争对手等结果出现,即使小型企业也不能在这场竞争中幸免。
因此,各种规模的组织都在疯狂地“数字化转型”,无论是通过数字化手动表单和流程、自动化工作流程还是创造全新的体验。然而,他们很快遇到了一些阻碍他们前进的挑战。
在Zoho的调研中,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最重要的技术驱动挑战是沟通差距、缺乏对部门需求的优先考虑、以及开发应用程序的缓慢过程。
简而言之,如果要在数字优先的世界中竞争和发展,组织需要弥合自动化差距。这就是低代码的用武之地。
缩小自动化差距
除了让需求减少,几乎没有有效方法能让企业去开发和部署更多的应用技术,但需求可以减少吗?是不可能的。想要彻底打破这种局面,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提高开发速度(即减少开发、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所需的时间),或者增加开发人员的数量。
低代码平台可以提高开发速度,这点毋庸置疑,那么,如何通过低代码平台来增加开发人员的数量呢?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切实感受到两个好处:一是应用程序开发速度大大增加,积压的项目也快速减少;其次是让复杂的开发过程简单化,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应用开发过程中。
快速的应用开发能力,也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快地交付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在需求数量不变、甚至依旧增加的情况下,企业IT也能够借助低代码去从容应对这些压力。
低代码平台也以两种方式扩大了可以参与开发过程的人数。首先,它使IT组织能够让非开发技术人员参与到流程中。其次,它打开了让业务线用户参与开发过程本身的大门。低代码帮助企业在不扩充人力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了开发资源扩展。
然而,这并不是让业务用户参与开发过程的唯一好处。通过让他们专注于特定的业务需求(而不是技术本身),低代码平台使业务用户能够更快速地试验、反应和响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无论这是否创建了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来更好地服务客户,或通过弥合那些导致效率低下和沟通不畅所带来的差距。
低代码的光明未来
Zoho的低代码开发状态研究中有两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这两个数字都表明低代码市场的光明前景。
首先是59%的IT受访者(以及 29% 的业务用户)表示他们至少精通一个低代码平台。哪怕再往前推几年,能有这么多的IT人员能够意识到低代码平台的存在,更不用说精通,就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但现实情况是,低代码开发平台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开发习惯。
如此规模的低代码采用比例,也表明了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提升数字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而低代码提供了这一能力。
在调研中的第二个发现,也可以充分支持上述结论:在调研人群中,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正在从战略层面“积极评估”低代码平台。弥合自动化差距,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说至关重要,而低代码则是一种被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低代码市场正在达到一个临界点,它将逐渐成为企业发展、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法和工具。低代码也经历过盲目野蛮生长的过程,但它最终会在市场的推动下逐步回归理性,肩负起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企业决策者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