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王智远人生的安迪比尔定律
价值(value)和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什么?两者结合你可以理解成,是否能够为对方提供,长期所需要的价值并处于向上持续增长。
比尔拿走安迪给的硬件,操作系统效率变高。
软件功能的增加消耗掉部分系统性能,然后再去采购芯片再升级系统,让用户购买,不断循环造成良性竞争,大家最终把生产价值转化成金钱价值,用户也愿意为体验而买单。
这就像:
道路施工,码头修建工程人员借助打桩机来夯实地面,提高工程整体效率,企业愿意为工具买单,但如果有更先进生产力,企业就会把打桩机换掉。
换个维度看,互联网产品的势能是什么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高效”,为什么这样说?对比下微信和Facebook功能就知道原因。
中国企业在做透一个专业后,开始进行“以人为本”的商业模式横向扩展,逐步为用户在生活和其他某方面的需求,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而海外公司多以“技术为本”的方式,朝着垂直行业更深刻的技术领域中进行研究。
我不评论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但三角度看(消费者、投资人、创业者)看,以人为本的横向发展可以快速见到效果,这就是不同商业“生态链”(Ecological Chain)走势的巨大差异。
不信你看,2016年,微信活跃用户8.89亿人,收入1519亿元,2021年微信月活增长至12.99亿,2021年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机会达到4618万个,这些数字足以证明商业模式横向扩展的威力。
当然,这也给创业公司扩张指明了战略方向。
当单点突破后通过延展商业模式,让公司能够,逐步综合性地解决用户某方面的全部需求,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方式的优先选项,可一旦当生态图谱足够细分,那进一步的竞争就变成“时间竞争”。
时间代表效率,高效变革是主要目的。
放在传统制造业同样,老板们花几万块钱进一台设备使其自动化生产,然后迭代一批工人,机器生产单位性产品,毋庸置疑是取胜最佳策略,也能让边际成本降低。
从市场拿走大量优秀人才然后把组织变成平台,最后把平台变成协同化,砍掉边缘化人才,使得新进人才基于已有商业模式创新,飞轮不断增长。
也就是,平台似乎以合理的方式,将机器节省出来的人类时间消耗掉,让大家变成协同的模式。
想想看,这和安迪比尔定律有什么不同吗?
换个角度思考,人是生产力,为什么有的人工作6-7年反而会被淘汰,年轻人更容易得到新机会,因为你不属于技术工种。
这就好比软件非常卡,Windows98可以尝试升级为Windows2000,操作系统优化虽然可以让组织更快,但用新的芯片(人才)更能带动整体效率,光从软件层面下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可以说,企业的价值势能是提高生产率,这样才能把同质化产品甩得更远,才有机会在个性化层面满足用户。
而一个人的价值势能,是会随着组织的变化而被逐渐稀释掉,也许你入职时属于开荒人员,当发展到后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执行人员反而更能提高组织生产力。
这本身是在时代发展下迭代出的效率,你无法抗拒。
由此你会发现,行业越来越内卷本身在于增量价值不多,这时公司如果不能在存量下找到增量机会,那大概率会从人力下手,
毕竟人是价值势能的关键,你的入职不能持续给品牌增益,干嘛聘请你,对不对?
这里不得不延伸一个重要概念,即产业经济学中提出的“行业生命周期”(Industry Life Cycle)。
该模型众所周知分为四个阶段,也就是:1)初创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
第一阶段,老板目的是让公司活下来,一般会聚焦核心优势,并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这时要求的人才一般属于“高精尖”。
你想想看市场竞争那么强烈,你凭什么能去创业公司?只有两种可能,①在大公司待过有创业的理想,②能力一般想锻炼自己,这时你能拿到差不多40%左右的溢价。
第二阶段,公司通常需要技术人才和管理复合型人才,以及在专业领域具备一定成就的人。
这时你入职时的要求就和初创期不同,比如在行业有3-4年经验,对该领域垂直岗位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等,你可以拿到30%左右市场溢价。
第三个阶段,公司一般为保持稳固优势的壁垒,会在流程、组织、业务三端上发力。
通常会加强内部审查机制和聘请有能力的专家,这时对人才的要求可能一般会在6-7年工作经验左右,你可能拿到20%左右溢价。
衰退期意味着行业下滑,有人留守,有人尝试迁移新机会,仅仅剩下10%的人才。
所以你看,企业的人才和增值空间并非一成不变,市场导入期和竞争期完全不同,这意味着进入行业时所学的技能,认知也是不同。
比如:
一份社群运营工作,开荒期你可能需要全盘负责,从如何做新增长,到留存、复购活动等均需要参与。
如果你第三阶段进入企业,那对应岗位要求会更精细化到人物画像、数据分析、新老客消费习惯分析等各环节。
每个行业周期受到资本、风口、政策等各方面影响,共享单车从进入到衰退共计6年时间,社交电商5年,同等背后对人的要求也要适应变化。
你掌握的技能,所提炼的经验在当时的确非常受用,然而衰退后换到另一个行业可能就无法直接使用。
换言之,在时间链条上,你也在经历安迪比尔定律。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提到,世界有两种游戏类型,即“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前者以取胜为目的,后者以延续为目的。
在我看来,人生是两者的总和。
有限在于“你从毕业开始那一刻就需要不断积累能量为企业带来增量”,别人才能用你,你获取价值。
无限在于“当退出一家公司后,掌握的技能要足够让自己延续下去”,加入新的战场。
读懂这些,你就更能清楚40岁后,为什么会出现安迪比尔定律下滑的路线。
因为与人、企业交换的筹码变少,人生上半场一直在奔波没有储备能量,下半场打桩机里的气慢慢用尽,怎么能弹的更高,对不对。所以,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此类问题呢?
学术中有个名词叫“非期然结果”(Unexpected result )。
意思是,做一件事过程中可会得到意外惊喜;换言之,即便有目标你也不可能100%达到那个标准。
就像很多人经常被面试官询问,为什么在上家公司只做3个月?你可能会说,“我也不想,公司经营状态不佳才离职”;认真分析你会发现,安迪–比尔就是一个非期然结果的案例。
什么意思?
生产芯片的硬件公司本以为一路提升,就能得到更好发展;但没想到硬件提升,反而带动生态中其他玩家也得到提高,并且两者呈现相互“抵消状态”。
你本以为好好干就能升职加薪,没想到最后却因为技术加速迭代,效率变高,把自己工作干没了。
这都是经济学中反复强调的原理。
即,你做一件事会对他人产生成本和收益的变化,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激励,再反作用给你;在IT行业对于制作硬件的公司而言,效果更加明显,因为它让利润变得越来越薄,直到企业关门。
互联网公司也同样,不信你想想,为什么很多大厂高P最后把时间放在没完没了开会上,企业效率提不上就会加速内卷。因此,你的能力增长要快得过年龄增长。
《万物简史》当中有一句话叫“只有一种方法与物竞天择对抗,那就是不断进化。
举个例子:
你做运营7年,不能把经验提炼出来可视化,别人就无法知道你有多厉害,唯一能够证明的就是完整项目制的“作品”。
如同明星,随便提起某人你都能想到他演过什么,这就是作品的力量,如果你40岁拥有一大堆作品流,恐怕大可不必担心基础工作问题。
也就是说,作品意识指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等,产出高质量的内容,以此来证明我们努力的成果。
表面看可迁移的技能有“沟通、写作、管理”等,深层次具体表现在“你是否有从一份工作转移到另一份工作的能力”。
如同,你在电商公司做Python,明天换到B2B行业是否运用Python做其他一样,适用性同等道理,西红柿能和鸡蛋组合成菜品,它和韭菜同样也可以。
其次,正激励下行动力要大于计划能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人类协作系统越来越复杂”,以前联系客户只需要打电话,上门拜访就可以,现在在公司还要学着用各种软件为客户打标签,做分类,根据喜好分发对方感兴趣的内容。
以前按照计划协助大概率能完成目标,现在计划根本赶不上变化;计划逐渐成为个人、团队劣势,甚至严重占用太多时间成本。
当中一大因素在,非期然结果造成“规划的必要性”越来越低,你根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那么,我们行动的重要性在心目中就要大于“计划性”。
硅谷著名企业家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Lean Startup) 书中提出“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法则已经成为互联网界的共识。
产品拥有基础功能就赶紧上线,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反馈,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迭代,所以好产品本身并不是事先规划的结果。
同理,不论创业还是个人做事,资源竞争你不可能瞬间占领高位,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续行动,没有终点,只要有精力做就尽量做,过程中才能发生无法预料的非期然后果。
如同,国内手机市场因为芯片问题无法正常量产,那就不做了吗?
当然不能;头部公司依然会在系统、软件层面持续押注,同时争取更多资源和机会给国内芯片开路,这也是在时间价值链上利用品牌原本的势能做市场。
再者,远离要是怎么样就好了的思维。
我们经常说“要是升职加薪就好了、要是怎么样就好了”,其实“就好了”代表终点意识,潜意识告诉自己行动就到那里,不再付出。
想想看,苹果如果一直停留在5纳米技术,想必很快会被英特尔公司所超越。
你到40岁不付出就可以躺赢一生吗?并不能。当你真正到某种状态时会有新的麻烦和代价等着你,这些都是非期然后果的效应,根本无法掌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