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已有8家量子计算企业完成融资了

甲子光年
+ 关注
2022-09-21 14:26
514次阅读

今年,国内已有8家量子计算企业完成融资了

今年,国内已有8家量子计算企业完成融资了

量子计算迎来投资的春天。

作者 | 刘景丰

一个极具前沿性的科技领域,正受到许多投资机构的热捧。

今日,量子计算初创企业量旋科技宣布完成总额近亿元的Pre-B轮融资,领投方包括金景衡巽基金及深投控东海旗下的深圳湾天使三期基金,和顺盈投资与老股东深圳高新投等跟投。

量旋科技成立于2018年,其主营业务包括实用型超导芯片量子计算机、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通用量子计算云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在此之前,量旋科技已经分别在2018年、2020年和2021年完成了天使轮、A轮和A+轮融资。

从去年开始,量子计算逐渐被投资机构追捧。从全球来看,2021年该领域全年融资总额近32亿美元,是2020年全年融资规模的3倍多。其中,中国的量子计算企业共完成11笔共计7.28亿美元的融资。而今年,这种势头依然保持。「甲子光年」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8家量子计算企业完成了融资。其中,融资额在亿元及以上的就有5家,包括量旋科技、图灵量子、华翊量子、未磁科技、本源量子。而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初创企业也不过十几家。

在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看来,这种表现的背后,是量子计算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量子计算将改变传统的计算范式,有更强的计算能力,这也吸引了很多投资机构希望在产业化早期的阶段参与进来。”

当然,这么吃香的领域,也少不了大厂的布局。目前,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也已设立量子计算相关研究部门或业务线。今年8月,百度还发布了一款超导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开始迎来投资的春天。

1.超导量子计算机备受资本追捧

今年,国内已有8家量子计算企业完成融资了

根据技术路线来划分,量子计算机目前较主流的方向大致有三种:超导芯片量子计算机、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和光量子计算机

在今年已经完成新一轮融资的8家企业中,量旋科技和本源量子走的是超导芯片量子计算机的路线。

量旋科技于2020年初进军超导芯片量子技术方向,目前已经完成了实用型超导芯片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超导量子芯片和射频测控系统的研发。除此之外,量旋科技还完成了量子云平台、量子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推进自主可控的全链条一体化战略。值得一提的是,量旋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EDA软件也即将发布。通过这一EDA软件,用户在可视化界面中输入参数,就可以模块化、自动化生成想要的芯片版图。

今年,国内已有8家量子计算企业完成融资了

量旋科技超导芯片量子计算机一体化解决方案

而量子计算“独角兽”本源量子走了超导、半导体两条技术路线,目前已推出了国产工程化的超导芯片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此外其还有自己的量子计算云平台、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产品,已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技术优势。

这也反映出,超导芯片量子技术颇受企业和资本的青睐。实际上,由于超导芯片量子技术更加稳定、量子比特更易扩展,同时还可复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已成为当前量子计算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路线之一。

离子阱也是备受关注的量子计算技术方向之一。由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执行主任段路明教授创办的华翊量子就是该领域的创业公司。其于今年4月宣布完成过亿元的天使轮融资。背后资本包括高榕、红杉等一线机构。其融资后的研发方向是,制造100~200量子比特规模的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及开发相应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光量子计算同样是受资本青睐的一个方向。在今年上半年,先后有图灵量子、玻色量子完成新一轮融资。

图灵量子号称是国内首家光量子计算公司,其重点在光量子芯片、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光量子测控系统、光量子EDA软件和量子云平台等方面布局,且已发布了商用科研级专用光量子计算机—TuringQ Gen 1,以及三维光量子芯片、超高速可编程光量子芯片等。

而玻色量子则偏重于“相干量子计算及光量子计算”。目前,玻色量子正专注于可扩展、可编程的光量子计算平台的研发和产业落地,建立上下游生态链和产业链,并不断完善量子计算对AI、大数据、企服等各类问题的计算加速应用。

这三种技术路线和8笔融资,大致刻画了今年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热度,也将是接下来国内量子计算发力的方向。

2.教育、金融、医疗是商业化探索重点

今年,国内已有8家量子计算企业完成融资了

在资本趋向谨慎的情况下,为什么量旋科技能被投资人看中?

除了行业本身的热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商业化能力。今天,随着商业世界对算力的需求日益迫切,量子计算赛道的产业化落地,已经形成确定性趋势。

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告诉「甲子光年」,尽管当下业内人讨论的重点仍旧是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但商业化能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的本质就是做商业,而技术的价值就是靠商业应用来体现。”再加上随着投资市场遇冷,商业化能力也考验着量子计算初创企业的造血能力。

在商业化方面,项金根的思考是,第一步先聚焦量子计算教育市场,“现在量子计算市场亟需人才,要进行人才的培养,肯定离不开量子计算的教育。”

因此,量旋科技的第一款产品就是桌面型的量子计算机,“要进行人才的培养,那肯定离不开量子计算的教育。”项金根表示,目前教育领域是公司最先商业化的方向,也是公司收入最大的板块,“我们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它应该至少占一半的现金流。”下一步,公司还计划迭代发布更具性价比的新一代可编程科研教学量子计算机,同时提供搭载量子计算教学配套课程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教育之后,第二步就是科研仪器市场。在2020年初进军超导量子技术方向之后,量旋科技已经完成了实用型超导芯片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超导量子芯片和射频测控系统的研发。项金根认为,对于科研市场而言,量子计算机可能是最先被接受的产品。

然后,第三步才是真正将量子计算机在商业场景进行应用。按照项金根的说法,这类应用在短期内较难实现,“我预计,三年内肯定还不太现实。”

量子计算要达到商业化,有两个主要的条件:第一是算力必须达到一定的门槛,这个门槛则有两个重要的指标,量子比特数量和量子比特保真度;第二是配套相应的软件和算法。只有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真正走向应用。

目前,量旋科技已经在生物医药、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展开合作,客户包括华大基因、华夏银行、元戎启行等。

据「甲子光年」了解,除量旋科技外,本源量子也已在银行等领域落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超过25家银行及金融机构与量子计算企业开展合作。

尽管落地步履不停,但项金根认为,这些只属于商业化探索,因为这一类合作仍以技术储备为主,科研属性比较大,还不能把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系统中。

甚至有些内人士认为,目前量子计算领域也充斥着许多泡沫。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世界著名的量子信息专家潘建伟近日就曾在相关会议上表示,随着量子计算热的出现,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炒作概念、蜂拥而上的状况,“尤其是对量子计算的应用进行了某些超于实际,不切实际的宣传,对公众和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导。”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俞大鹏也曾疾呼,“是个人就搞量子这种事情比较多,但真正有自己核心技术和自己竞争力的并不多见。”因此,在量子计算热闹之下,冷静也同样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刘景丰,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