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元宇宙是虚实共生的两仪世界,注重赋能实体经济、能效比和元力
9月27日,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在线上成功举办了「甲子引力X」元宇宙峰会,甲子光年智库院长宋涛重磅发布了《中国特色的元宇宙与实施路径研究》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详细内容。
首先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甲子光年本次大会。这次我们会议的主题聚焦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已经火了一段时间了。但是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构成要素是什么?元宇宙有没有等级?它的进化路径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元宇宙?有哪些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发挥哪些作用?
这是我们举办这次大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希望通过聚合业内人士,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为中国元宇宙建设提供一个观察的窗口。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今天的分享。我今天的分享主题是中国特色的元宇宙与实施路径。
我的分享主要讨论五个话题。
第一部分起源:跟大家分享一下甲子光年认为元宇宙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驱动元宇宙发展和制约元宇宙发展的要素有哪些。
第二部分要素:讨论一下元宇宙构成的核心要素有哪些,构成要素交织所产生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由此构画出的元宇宙生态体系是怎样的,以及我们定义的元宇宙是什么!
第三部分差异:讨论中美元宇宙发展的差异有哪些。
第四部分特色:提出中国特色的元宇宙是什么,核心要素有哪些,元宇宙的评价等级如何划分,实施路径是什么。
第五部分策略: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角色给出布局发展元宇宙的策略方向建议。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元宇宙的起源与本质
1.1 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体验经济已成现阶段经济模式,其在生产和消费行为方面更为注重体验与互动
为了探讨元宇宙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特别梳理世界经济模式发展的历程。
经济发展的演进已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走向现阶段的体验经济,而各经济发展阶段在生产行为及消费行为上呈现不同的型态。
-
18世纪中叶之前,是农业经济时代,主要以原料生产为主,消费行为以自给自足为原则; -
18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是工业经济时代,主要以商品制造为主,强调商品功能与效率; -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末,是服务经济时代,主要强调分工及产品功能,消费行为以服务为导向; -
21世纪之后,是体验经济的时代,注重以提升服务为首,并以商品为道具,消费行为上更为追求感性与情景的诉求,创造沉浸式体验服务,注重商品与消费的互动与体验。
1.2 体验经济的发展历程:体验经济主要聚焦人的六识设定体验基本要素
1.2 体验经济的发展历程:体验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四个阶段
-
个体体验:主要是基于五大基本要素单独开展的体验活动或策略,尤其是针对感官、情感、思考三类个体体验要素的相关体验较多; -
复合体验:则是将体验要素与体验媒介进行了整合,以体验矩阵的形式开展体验工作。 -
全面体验:则是在体验要素、体验媒介基础之上,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开始注重基于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体验,而且会涉及到全部五大体验要素。因此,称之为全面性体验。 前面三类体验,严格来说都是属于被动式体验,消费者或用户获取的体验信息都是被动式接收的,很难进行自主选择。而随着进入第四阶段,开始注重主动式体验,沉浸式体验。
-
主动体验/沉浸体验:全面体验营销随着数字化水平提高不断深化,现在已经进入四维体系阶段,将消费者购买行为路径纳入体系中。
1.2 体验经济的发展历程:计算、存储、网络升级推动体验应用发展,从而形成基础设施-体验应用的循环
1.2 体验经济的发展历程: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体验需求的循环催生不同阶段的体验产品
1.3 元宇宙发展的基础要素:计算、存储、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是第一基础要素,甲子光年将其称之为元力
1.3 元宇宙发展的基础要素:软件基础,技术逐步成熟,具备了软件基础
1.3 元宇宙发展的基础要素:硬件基础,内容承载终端形态的演变,具备了硬件基础
1.3 元宇宙发展的基础要素:宏观环境,地缘政治推动,具备了宏观环境基础
1.3 元宇宙发展的基础要素:能源体系,计算、存储、网络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能源消耗上,在能源体系未发生根本性革命之前,相关基础设施的能效比将是元宇宙发展的基础要素
1.4 元宇宙发展的驱动力和制动力:元力不足、能效比和金融体系是制约元宇宙发展前景的主要原因
-
算力不足。元宇宙发展壮大离不开底层算力支撑,但当下算力无法支撑高效率的元宇宙落地。
-
数据量过于庞大。元宇宙场景落地伴随的是庞大的底层数据的产生,现阶段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都无法达到最佳要求。
-
网络带宽支持不足。元宇宙落地场景有重要的体验和交互需求,其需要较高的网络带宽支持,网速直接决定了体验和交互效果。
-
能效比的平衡。如何解决能源消耗与效率的问题,将是制约元宇宙能否进入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制约因素。 -
金融体系缺失。金融监管体系和交易体系缺失将会制约元宇宙的发展。
2.1 元宇宙的构成要素:元宇宙的核心构成要素为人、物、场、事、金【金融】、度【制度】
-
人,就是人物形象、角色等,包括现实世界的人和虚拟世界的数字人。
-
物,则是动物、植物、物品等。
-
场,则是指空间、场所、场景、环境等。
-
事,则是在人、物、场等要素构成的体系下所发生或从事的事件。
-
金,是指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金融交易体系、数字货币体系等。
-
度,则是社会治理制度、法律体系、道德体系、管理机制等。
2.2 元宇宙的主要应用场景:现实与虚拟世界构成要素交织产生应用场景,构建两仪共生、交互相融的元宇宙
2.3 元宇宙生态体系:元宇宙是两仪世界,是现实与虚拟世界两仪共生的一个生态体系
2.3 元宇宙生态体系:元宇宙生态体系需要建立基于现实世界的社会治理制度和金融交易体系
-
G端国家级部门会注重社会治理制度、金融交易体系和基础设施等环节的;
-
G端地方政府更注重生态体系中的基础设施环节;
-
产业端注重产业链各个环节,注重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生态链的上下打通与共赢;
-
用户端,则注重应用层和交互层,注重体验感知和应用,注重交互设备,注重对实际经济场景的赋能。
3.1 战略层面:美国推动者是产业界,中国则是战略驱动型市场,顶层设计先行
3.2 国家层面:中国从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布局,美国从产业端自下而上推动
3.3 产业层面:美国优势领域在于底层基础设施和通用场景层,中国着力发展应用层和交互层
3.4 企业层面:中国企业更注重对实体经济应用布局,通用场景布局不足,美国企业更为全面
3.4 企业层面:企业布局元宇宙的发展路径多基于自身原有优势基因拓展
3.5 应用层面:中国注重实体经济相关应用场景的赋能,美国注重金融平台去中心化组织应用
4.1 中国元宇宙的时代答卷:元宇宙对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将承担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时代责任
4.2 中国特色元宇宙的核心要素:赋能实体经济转型,注重能效比,关注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元力
4.3 中国特色元宇宙的等级划分:基于元力与能效比将元宇宙划分为四个等级,当下正处于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1.0
-
元宇宙1.0: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依赖度较低,且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元宇宙; -
元宇宙2.0:低能效比,高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依赖度较高,且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元宇宙; -
元宇宙3.0:高能效比,高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消耗大,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
-
元宇宙4.0:高能效比,适宜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消耗较为合适,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
4.4 中国特色元宇宙的实施路径:从元宇宙的等级划分可以看出中国特色元宇宙未来将有两大实施路径
-
路径1:是循序渐进的等级升级路径,从元宇宙1.0逐步过渡到高元力依赖度低能效比的2.0,然后再发展到高元力高能效比的3.0,最后实现向适度元力和高能效比的元宇宙4.0。
-
路径2:则是跨越式发展的路径,从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1.0级别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跳过2.0和3.0级别,实现向元力消耗较为合适,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4.0。
4.5 中国特色元宇宙的实施方法论:基于中国市场特点和元力与能效比要求制定八步实施策略
-
顶层设计:国家层面需要从宏观角度为元宇宙的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并对元宇宙进行定调和指明方向。 -
政策配套:顶层设计出台之后,需要进一步出台国家级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和纲领,并对具体鼓励发展的方向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以推动市场进入培育期,确保各地方政府开始跟进推动元宇宙市场发展。 -
市场培育:在国家宏观政策出台之后,开始进入市场培育期,各地方政府和区域需跟进出台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并明确落地措施,制定执行计划。 -
基础设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支持元宇宙发展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提出相关碳中和实施路径和要求,以确保元宇宙发展的底层基础设施元力和能效比达到要求。 -
资本介入:鼓励资本市场介入元宇宙赛道,并鼓励地方政府成立扶持元宇宙发展的产业母基金或专项基金,为培育元宇宙新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
企业入局: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出台元宇宙战略规划,业务布局和产品研发计划,开始介入元宇宙市场,并逐步建立产业联盟。 -
产品研发:根据产品研发计划开展底层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建立元宇宙产品业务线,并逐步形成产品链和解决方案。 -
赋能实体:将元宇宙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实际应用到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中来,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率,推动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5.1 中国特色元宇宙的关键角色:中国特色元宇宙具有五大关键角色:政府、产业、学研、用户和个人
-
政府角色,主要包括两类,一个是国家级政府,一个是地方政府。 -
产业角色,主要包括供给侧和服务侧两类,供给侧主要以元宇宙的厂商为主,服务侧则包括产业协会、联盟、园区等。 -
学研角色,主要是学术研究层面的机构,例如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以及相关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
用户角色,则主要是需求侧企业,即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企业用户。 -
个人角色,则主要是个人消费者。
5.2 关键角色在实施路径中的责任环节:关键角色在实施路径中的责任环节具有明显的侧重点,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
-
国家级政府部门,更注重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市场培育这前三大步骤,强调宏观规划和政策支持。 -
地方政府部门,则是从市场培育环节开始,包括基础设施和资本介入环节。尤其注重区域产业落地与市场培育。 -
产业层面,则注重从基础设施一直到赋能实体经济的后五个关键环节步骤,注重产业落地、产品研发和实际应用赋能。 -
学研层面,则更多聚焦企业入局和产品研发环节,注重底层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
企业用户层面,注重产业研发和赋能实体经济应用,关注应用场景实际使用及其配套产品的联合研发环节。 -
个人用户层面,则主要关注实际应用,尤其是消费者产品的落地与使用。
5.3 关键角色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注环节:关键角色在产业链中核心介入的环节具有显著差异,各角色应该注重自身环节
-
G端政府,注重社会治理制度、金融交易体系、基础设施等层面的布局和指导。 -
B端产业层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等环节,且需要构建覆盖完整产业链的产业生态体系。 -
B端供给侧厂商,基于自身业务特点注重某一个产业环节,例如基础设施、技术、场景、行业等层面,并构建覆盖上下游的产业闭环。 -
产学研端,则注重技术方面的布局,尤其是IaaS层和PaaS层相关技术发展。 -
C端用户,则主要聚焦用户层,尤其是应用层和交互层。
5.4 G端【国家层面】:顶层规划需明确定调和方向,并需注重制度体系、金融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
顶层设计:国家层面需要从宏观角度为元宇宙的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尤其在金融交易体系、社会治理制度方面给出明确定调和指明方向。 -
政策配套:需从国家层面出台宏观指导性政策和纲领,并对具体鼓励发展的方向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尤其要注重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鼓励与引导,并对重点应用场景和实体经济赋能领域进行细化指导,以推动市场进入培育期,确保各地方政府开始跟进推动元宇宙市场发展。 -
市场培育:鼓励各地方政府和区域跟进出台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并明确落地措施,制定执行计划。
5.5 G端【地方政府级】:注重发挥区域特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链集聚效应与区域协同效应
-
市场培育:地方政府需根据中央定调和政策指导制定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发展规划,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落地措施,制定未来执行计划。 -
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出台符合当地特点的基础设施发展政策,在人才、土地、税金、产业扶持等方面给出政策, 构建以基础设施为特色的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进,打造数字基础设施产业集群。 -
资本介入: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产业特色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引进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企业,并逐步建立完整的产业链集群。 -
技术研发:鼓励辖区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底层技术研发,通过给予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和制度支持,搭建产学研用特色的现代科技服务体系。
5.6 产业/企业层面:企业布局需注重技术研发、产品可用性,通过产业联盟生态赋能实体经济转型
-
战略布局:企业需根据内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确定布局元宇宙的公司战略规划,明确业务布局和产品研发计划,开始介入元宇宙。 -
产业联盟:企业需在明确自身产品定位后,建立与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联盟合作关系,以打造基于自身业务体系的产业链联盟,以便于更好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
技术研发:企业在明确自身产品规划和定位的基础之上,需加大底层技术的研发力度,以确保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和先进性。 -
资本优势:企业在发展初期可以充分借用资本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支持。 -
赋能实体:企业在规划业务产品时需侧重能为实体经济转型提供数字化升级赋能的相关细分赛道。 -
注重效能:企业产品和解决方案需要注重对计算、存储、网络的依赖度,确保不过于依赖基础设施元力,以高能效比提供服务。
5.7 学/研层面:需注重底层软硬件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技术生态联盟
-
技术研发: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学研界需注重开展底层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尤其需要注重底层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件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
生态联盟:需发挥学研界的优势,搭建产学研用特色的技术生态联盟,整合构建覆盖产业界各层级的技术生态体系 ,确保技术成果可以得到快速落地与应用。 -
企业入局: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立专职研究机构,构建技术驱动型的产品研发模式和业务拓展模式。 -
注重效能:技术研发方向应注重满足赋能实体经济转型的相关技术需求,尤其是一些具有“卡脖子”特点的关键技术,同时注重能效提升和能源消耗。
5.8 用户层面:关注元宇宙对企业日常经营、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作用
-
企业用户:企业会关注元宇宙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对日常经营、生产和管理等效率的提升与成本效益,尤其是实体经济相关领域的应用对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因此企业用户会积极参与到前期的产品研发中来,与供给侧厂商采取共研共建方式拓展元宇宙应用场景,以便于更好地赋能企业转型。 -
个人用户:个人用户主要关注消费级产品的推出,尤其是新一代消费级的交互设备的上市,将会助推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甲子光年,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