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该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管理方式由过去的工业生产管理转变为知识经济、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 KM)模式的转变,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高科技领域的探索,突破制约行业技术进步的瓶颈,通过新知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知识管理是什么?
目前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尚无统一的标准,其中较为全面的定义如下:
通过获取、创造、共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在组织内建立起一套量化、质化的知识体系,使组织内的信息与知识不断反馈,形成一个循环,不断积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形成一个循环,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管理与应用,帮助企业正确应对市场变化。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即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台。团队成员生产内容,团队成员共享内容,形成完整的内容生态。这类内容的生态质量完全由团队自己决定,其价值由团队自己决定。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就需要有人为你提供优质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它有点像知乎。因此,要想创造健康生态,就必须平衡生产与消费。
2.为什么要建立团队知识管理系统?
企业将现金放入保险箱,并严格管理所有的资产,包括每项资产的账目、地点、数量等。知识作为宝贵的资产,自然需要妥善管理,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把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这样才能帮助人们分享信息,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知识付诸实践,实现企业价值增长。
Step1:普及
创建团队知识库非常简单。只要我们在平台上创建了一个团队,我们甚至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创建。然而,建筑是一种持续时间很长的行为。建设包括前期准备,规划,后期管理,改善,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体系。
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的长期运行一直是个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团队成员是否认同。只有当我们同意时,我们才会主动去做。在早期,我们需要普及团队知识管理意识,例如向您分享其他企业使用这种管理方法的实例,例如让您先尝试个人知识管理。第二个目标是让所有人认识到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并愿意尝试这种方法。
Step2:计划
计划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要建议建立团队知识管理系统,只需要简单的要求成员上传文件,然后他们就不会再关注它了。这样做不仅不能调动多数成员的积极性,而且一些比较活跃的成员只能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拼凑起来,形成了一个混乱不堪的体系。它不仅会消耗活跃成员的精力,而且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成就感。
如果要建立团队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规划,责任到人才能把工作做好。至于如何制定具体的规则,可以结合难点进行头脑风暴。不仅可以发挥团队智慧,还可以了解大家的想法。
建立知识结构对整个计划非常重要。到了后期,成员们可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当要求成员们扩展内容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主题作为参考。因此,结构本身具有指导意义,不可敷衍了事。
规划的难点有二:
难点1:隐性知识如何显性化?
以下是关于知识的两个术语。隐性知识包括技能、秘密等未表达的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文字、图表、数学公式所表达的知识更为直观。一般而言,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为完善,在创造价值方面也更具优势。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挖掘和利用隐性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显性知识必须能够迅速地转化为隐性知识,否则显性知识的真正价值将不复存在。由于显性知识向企业员工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往往是知识应用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如何使隐性知识自然化,通俗地讲,就是如何把人才的工作经验转化成文字或过程,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可以考虑的一种方法就是要求项目负责人总结每一个项目或者更加复杂的项目,并重新审视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在提交结果的同时,还要把整个项目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总结出优缺点。通过这种方式,其他成员也能间接地从中学习。
困难2:如何快速地找到有用的信息?
分类模式完善+脑图+精准标题=快速查找
团队知识库会随时间扩展。在目录层次众多的情况下,如何找到需要的信息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不花时间进行总结和梳理,那么知识库里的内容就会变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那些来找书的人根本找不到适合他们的书。事实上,这个问题的解决目标和图书管理员的日常生活非常相似。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分类结构;这项工作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人去做,因为他们熟悉团队的所有相关领域。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合理的框架,什么内容是团队需要的,什么内容是可重用的,所以他们会从更加严格的角度来构建框架。初学者对业务领域并不熟悉,无法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合理的知识结构。
然后,根据已创建的分类体系结构绘制预览图。当团队成员需要获取信息时,通过打开大脑地图,就能找到大致位置。因为文件夹目录只能看到当前的层次,要想找到文件,就必须要看到完整的结构。
另外,在制定管理规则时,严格规定文件标题必须包含更加详细的关键字,这也有助于查找。
Step3:管理与改进
规划中制定的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发现各种不完善之处,需要不断完善。甚至还能做个 A/B测试,观察不同规则的效果。规则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度,不能让成员觉得过分。这是一种被规则约束的管理方式。
与硬管理相比较,还有软管理,即非强制手段来达到目标。管理者在软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能起到榜样作用:管理者可以分享一些经验,行业观察等等,带来知识分享的氛围。另一方面,管理者可以鼓励有潜力的员工,使其员工感到被认可,并积极分享知识。我们也可以表扬那些为知识库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成员,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使其他成员愿意努力工作。
事实上,创造一个愿意分享知识的和谐氛围才是重要的,这样人们才能自发地分享知识,而不会因为自己受到压力而受到排斥。
另外,我们也应该了解到,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产品团队、研发团队、运营团队等等。目前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和经营模式都需要考虑。这两种比例应根据人员管理和员工自发性情况逐步调整。
管理难点:团队成员如何持续分享知识?
持续分享经济奖励+精神奖励
分享知识本身是有门槛的,而持续的分享则是更高的目标。对于成员而言,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有两个共同的驱动力: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
有效的经济驱动力就是要求成员主动、持续地分享。常见的形式有直接激励、间接奖励和积分奖励。从个人价值上来说,它能给会员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两种激励机制均显示,反馈周期越短,效果越好。
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团队知识管理系统,必须使用团队知识管理平台对团队知识文件进行管理与存储。一个好的平台能使团队知识体系更加容易建立,努力一半就能得到双倍的成果。
1.小组知识管理平台
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良好的团队知识平台:
(1)稳定、无丢失、知识安全.
(2)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和不泄露内容。
(3)团队与个人档案。
2.团队知识管理平台
从全球来看,谷歌文档和 Office 365都很不错。但是在国内,谷歌文档需要翻墙才能使用,这无形中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而且 Office 365的服务是国外的,流畅度也很差,这就导致了用户体验很差。
Baklib是国内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团队知识管理平台,它是一个知识库构建工具。Baklib的界面非常简洁,支持跨平台,跨终端使用。毕竟是国内的产品,更符合国人的习惯,也更符合他们的技术,所以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