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 to B 创业公司是如何把“死亡率”从 100% 降到 95% 的?
To B 创业者开始关注人效了,但产品才是你的竞争力和未来。
崔强:我们已经很熟了,还有很多人对你和商越没那么熟,先介绍一下自己。
崔强:今年商越有什么新的产品或创新点?
崔强:记得你们最早的时候做标品的供应链采购,现在做非标了吗,还是只做标品的采购?
崔强:刚才你讲了自己创业前长达 16 年的两段职业经历,用友 11 年,阿里 5 年。一个是 to B, 一个 to C,其实钢铁电商平台“五阿哥”也是 to B 的业务。To C 在经营上更重一些是吧?
崔强:当时开始做商越,到底是自己准备干,还是被人“忽悠”出来干的?
崔强:从 2018 年到现在,四年间商越总体来说比较平稳,让很多人羡慕的是,你创业是含着“金钥匙”出来,还没开始动手,已经有人要投钱了。
崔强:当时出来的时候,开始是几个人干这件事情?
崔强:当时在你们的心里面,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和目标是谁?
崔强:从 2018 年到现在四年的创业时间,当然前面还有 16 年,你作为一个懂 to B 的、有着 to C 基因的人开始第二次创业,这四年来的体感、体会有什么愿意给大家分享的?
崔强:大家都在创业路上,聊一聊踩过的坑以及所做的反思或许更有价值,这四年你在什么地方交的学费比较多?
崔强:你刚才提到节奏,实际上在工作生活中,无论是打球还是跑步,每件事都有自己的节奏,有些人拿到钱之后就会膨胀,你是如何控制公司发展节奏的?
崔强:在你的日程清单里,排在前几位的事情是什么?
崔强:我们之前聊过获取新客户的速度这个话题,获取新客户的同时也要保证服务老客户的品质。这算是最好的客户成功,对客户最好的回报。
崔强:今年我们年会上也有一个闭门会,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提升 SaaS 公司的单位经济模型,确实这个账很多人没有算过来。To B 的账需要用 to B 的方式去算,用 to C 的方式肯定是算不过来的。
SaaS 究竟是软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大家为它的形态吵了很多年依然没有个定论。刚才我们做了在线调研,认为 SaaS 是软件公司的观众占比更多一些。
崔强:你怎么理解客户和客户成功这两者的之间的关系?
崔强:其实,你的在线客户数就是你的客户成功“北极星指标”。
崔强:你对人效这件事情,从开始就看得很重。
崔强:商越现在是纯 SaaS 吗?是否也有私有化部署?
崔强:是两个服务团队在服务吗?
崔强:刚才你谈到了 PLG 增长模型,比如 WPS 这类产品更多是工具属性,没有工具属性,很难形成 PLG。
崔强:如果留存率不到 50%,甚至不到 80% 经营就会很难了,其实和重新获客没什么区别。
崔强:拒绝自嗨,自己玩得很嗨,但是最后客户不认。
崔强:商越有没有考虑自己做 B2B 电商平台?
崔强:这两类厂商是互斥的,二者本身是矛盾的吧?
崔强:你刚才也谈到,美元基金的进入对整个 SaaS 市场的利与弊对,好处是推热了这个市场,当然也带来了很多非理性的东西。中国的 SaaS 市场此前经历了两个冷热周期,接下来的周期你是怎么判断的?
崔强:今年我们做了一个 Cloud 100 China 榜单,里边有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前两年资本在投的时候看的是整体营收,看增长的速度,现在更多是看利润,看是否属于一个正向的逻辑,这也说明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都在回归基本逻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牛透社”(ID:Neuters),作者:崔牛会,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