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接力工业互联网渗透最后一公里
“秃”然火了的低代码,是什么?
低代码是无需编码(0 代码)或通过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
低代码行业经历了2017-202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增速开始有所放缓,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及疫情的助推下, 2021年低代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5亿,增长速度为72.4%,预计未来4年复合增速达到44.1%,2025年中国低代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8.4亿。
打通数据孤岛、减少重复性劳动、降低操作门槛,是低代码能够站在风口上的主要原因。
避免 时间机会成本
市面上常见的SaaS服务产品是根据广泛需求开发设置的,如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增设功能模块,仍需要程序员重新编辑代码,时间成本加大。
导致许多重视数字化的企业自主开发符合业务价值的应用,来服务于全面业务场景。
对于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来说,研发压力会成为转型阻碍,而低代码能够降低数字化门槛。让业务部门用拖拽的方式自行搭建应用平台,满足业务部门个性化需求,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与IT部门反复沟通的流程,缩短项目整体开发周期。在后期运维上,低代码平台的迭代速度快,灵活性更高;并且低代码平台支持跨平台部署应用,能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联通。
它有颠覆性意义的根本在于客户一方面在软件上投入更低,另一方面显著减低了开发难度,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使用,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资源,降低对昂贵开发者的依赖。
人人 都是开发者
在中国2022年春季的互联网主要技术方向招聘需求统计中,岗位规模同比增幅在20%至90%之间,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仍盈千累万,但是人才供给侧却存在着人才结构失衡现象。
企业IT成本上升,人才培养周期长,而低代码产品降低了使用门槛,没有固有的数据架构,也没有固定的业务流程,通过可复用模型实现软件快速开发和部署,缩短项目交付周期,企业不需要为每个系统的调整分别建立昂贵的软件研发团队,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低代码能够替代重复性的工作,释放专业程序员的时间与精力,去创造更高的价值。
日化标识码对症下药,自主研发的SCRM后台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海量行业模板,具有易用性、敏捷性、安全性,能够与企业原有体系架构相适配,让企业享受技术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日化标识码的“运营陪跑”团队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提升管理层和业务人员系统认知,在有效期内与企业内部人员共同执行系统搭建、完善的计划,还包括从“0”开始团队孵化、模块定制设计等服务。
一个好的数字工具,不仅可以在业务流程上降本增效,还能为企业提供可量化的结果。
日化标识码SCRM企业端实时显示浏览量、转发量、订单量等用户行为数据,深度把握消费者动向,精细划分人群,适时推送商品活动信息,完成转化。
工业互联网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并向交通、物流、能源等多实体经济领域渗透,加速产业数字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末端需求种类的量变带来的海量项目开发将阻碍厂商正常商业模式下的规模化营收产生,也会进一步阻碍工业互联网渗透的最后一公里。
因而,越来越多的低代码工具出现在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应用开发集成场景中,发挥短周期灵活搭建个性化应用的优势,快速满足末端多样化需求的定制,并与原有系统集成打通,减轻工业互联网供给商开发负担,借助工业互联网的铺开加速与实体经济使用场景的融合。
日化标识码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打造的智能获客营销系统,融入AI技术让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实现智能化开发、智能化应用,能够提升企业运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是可行有效的高价值发展路径。道阻且长,乘风破浪,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