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库云:不创新,才会被市场淘汰,制造业上云不只有降低成本
由于大环境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也因此更加积极,根据蓝库云观察,制造业目前正从「被动转型」变为「主动转型」,同时也加大企业对于新技术、新服务的投资力道。关于制造业接下来应关注哪些问题,蓝库云认为这几点观察值得从业者去思考。
上云意义究竟何在?
可以肯定的是,「智慧制造」、「供应链韧性」将是以后几年不变的主题,如今挑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贸易战、疫情的不稳定,都让制造业者疲于奔命,企业能否因此适应新常态?根据蓝库云调查,全球企业以较过去两倍的速度,正快速启动以「云」为中心的数位基础架构。目前则已有超过5成的制造业者已采用云端服务。
上云已成主流趋势,就如同前几年业界流传一句话「不做数字化转型,就等着被淘汰」。但上云与否,对于制造业的意义究竟何在?蓝库云认为企业或应先思考「价值」与「定位」。上云不应只为节省支出,最终目标是为了把更多资源专注在研发与创新上,而将繁琐的营运工作交给专业的人负责。未来产业竞争加剧,与其说不上云就等着被淘汰,不如说是企业若不创新,以创造更高价值为目标来打破低利代工的老路,届时才是真正的被市场淘汰。因此建议企业,上云不应只片面着重在成本效益,真正能为企业创造更高利润的,往往是企业的Know how。
在不确定的时代 上云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虽然近期面临经济逆风强劲,三大公有云成长动能皆受波及,但长期来看,云服务仍是不变的趋势。在大环境不佳的状况下,公有云反而是赢家。虽然以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比起成本考量,现今令制造业更头痛的反而是如何降低风险,增加营运韧性与弹性,但业界也不讳言,饭都吃不饱了,还谈何转型?
通常企业面临经济前景不明时,就会企图降低支出。公有云的好处是将原本企业的固定支出转换成为变动支出,因此对企业来说,在不确定的时代「随波逐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过往企业为了满足IT营运需求,从建置服务器、数据库,并采购硬设备、聘请IT人员维护管理,几乎从头做到尾,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张,需要耗费的资源也相当可观。企业无心在非本业的事情上,也因此向云服务业者租赁所需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成了热门的解决方案。正如想喝牛奶,不必养一头牛。如今随着零代码应用工具的普及,更多企业采用这种数字化工具为企业打造出最适合自家企业运营的系统,从而进行数字化转型。
近年公有云业者积极推动随取即用、依照使用量付费的云服务,未来企业可以视营运状况,包括人力、订单、产能变化等来决定导入规模,一方面依能力所及按需使用,另一方面则是可更专注于本业上,像这种从传统的固定资本支出(CAPEX)到订阅制、租赁制的营运支出(OPEX)转移,确实创造了财务上的优势。
尤其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重组、转移,若要在新的生产基地从零开始,无论时间或金钱的成本都相当可观,云服务的移动与扩充性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往往只要数天即可上线。
而在助力企业价值转型的同时,也呼应全球减碳趋势,智慧制造仍是未来十年制造业不变的定律。经过近年的数字化再造后,接下来企业则是聚焦于如何做好数据治理。
例如企业内外需做好营运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尤其大多数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上下游供应链,是造成管理难题的一大原因,在此目标下如何达到数据透明化,透过单一平台汇整跨来源的数据以做到可视化与可追踪性,蓝库云认为企业在做长期的数位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有建立数据中台的概念,以避免相关数据分散在各单位,造成信息落差。
制造企业如何迈开第一步
上云带来的效益显著,许多制造业也开始着手评估、采用,然而上云形式非常多元,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企业上云难一步登天,尤其要将原本放在本地端的资产转移到云端,本身就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因此蓝库云也建议,企业可先从新的项目开始尝试云原生架构,再逐步翻新旧系统,较能缩短系统转换的阵痛期,也能提高企业对于上云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