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戴珂:对比了中外SaaS的现状,结果真的令人有些绝望

戴珂
+ 关注
2022-12-16 15:58
612次阅读

由于SaaS订阅模式的特点,创业初期盈利的确很难。为了给现阶段公司一个合理的估值,资本市场就给了另外的一些指标规则。

比如Rule of 40年增长率+营业利润率>= 40%)。的基本逻辑是:现在没有盈利能力没关系,只要你增长的够快也行。

我对这个模型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虽然它背后的数学逻辑有一定的合理性。

公平地说,对于自律的创业团队,Rule of 40无疑是非常有利的评价方法;但是它也给了不自律团队一个漂亮的借口:可以牺牲利润,去追求增长。

国内有些SaaS公司,张口闭口的都是收入的增长;全然忘了做企业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盈利。

一位做投资的朋友给了我一张图,就是这张。

专家团|戴珂:对比了中外SaaS的现状,结果真的令人有些绝望

虽然对中外SaaS行业的差距,已有充分的心理预期,但看了这张图,还是感觉有些诧异:如果平均下来,国内很多SaaS公司应该称为Rule of 0公司才对,这离着Rule of 40差得也太远了。

这不能不令人对这个行业感到有些绝望。

其实,真正让人感到绝望的,还不是这些数据;而是盈利能力的丧失,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过。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增长投入更大的营收成本RACRevenue Acquisition Costs),进而产生更大的负盈利或负现金流。

你可能会认为上述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只要消减成本,不就增加盈利能力了吗?情况并非如此,实际上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

我们知道,在RAC中占比最大的是市场和销售成本,而销售是国内SaaS公司的唯一依仗。消减销售立刻会让收入下滑,增长也随之下降。实际上,RAC也不止营销与销售成本,还有设施、研发、管理、客户成功等各种成本,很多是不能消减的。

实际上,支撑Rule of 40的真正逻辑是:SaaS企业的实际利润,绝大多数来自现有老客户。这不但使成本降低,还对增长产生很大贡献。

说到底,国内SaaS企业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增长与盈利的平衡问题;而现在正在打破平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想让这个问题有解,我们必须回到SaaS业务的整体,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实际上,一个正常的SaaS业务,依赖于四个业务的支持和驱动。

 

专家团|戴珂:对比了中外SaaS的现状,结果真的令人有些绝望

大部分SaaS公司把增长重点放在销售业务上;而正确的做法,应该从产品管理入手。

实际上,一个SaaS好不好卖,能否卖出高价格,客户续费率的高低,都是在产品管理业务中设计好的,而不在其它操作业务环节。

至于客户业务价值、技术优势、差异化这些内容,更是在产品管理中定义好的,而不是在营销和销售中现找出来的。

当然,即使是一个好的产品,销售起来也有效率的高低问题,这确实影响收入和成本。按订阅销售模式去销售,要比用卖软件方式销售,有更高的效率。

总之,随着进入经济衰退的2023年,包括员工和基础设施在内RAC正在增加靠融资来支付这些成本变得越来越昂贵,更有融不到资的可能

在这种新常态下,高成本获得的增长,也只是一件面子上的事;而改善现金流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才是正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eSaaS”(ID:gh_66062ec0961b),作者:戴珂,36氪经授权发布。

戴珂:SaaS的陷阱与本质

资深作者戴珂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