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不香”?品牌要抓住的,不只是流量

米合
+ 关注
2022-12-22 15:19
757次阅读
双12,结束了?
随着疫情防控突然全面放开,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不再关心双12有没有折扣,因为商品降价与否已然不重要了,轮番切换淘宝、京东、拼多多,也只是为了能顺利买到防疫用品和治疗药品。
与消费者“不在意”相对应,不可避免的还有品牌们满满的“无力感”——被缩短的预热期、拿不出手的满减力度,和越来越难被营销的消费者

为什么双12“不香”了?

在去年双12当日,环球网便在微博上发起过一轮投票,结果显示36%的消费者认为不需要在双12“剁手”,还有29%的消费者表示“继续观望”。也就是说,双12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对于品牌而言,前有双11已然透支了绝大部分营销预算,后有圣诞、元旦等着新一轮宣发,只剩双12夹在中间,无比尴尬。
目前,没有一家电商平台公布双12战绩。
纵观电商发展历史,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发展为“网购”开拓了一片新大陆,所以早期的消费者,不仅有来自PC端的“老网民”,还囊括了来自移动端的“新流量”,各个营销节点都是一片繁荣景象。
因为流量足够,所以平台选择承担起线上、线下的营销费用,品牌只需提供折扣便可坐享流量红利。但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留给品牌的流量价值逐渐减少,整个折扣获客商业模式的回报也持续走低。
大品牌或许还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对于中小品牌来说,形势过于严峻。

品牌营销,只看“流量”?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底手机网民数量9.86亿,占整体网民99.7%。
可以说中国互联网已经迈入存量市场,与互联网增量紧密相关的网络交易规模增速也呈下降趋势,用户渗透率逐渐接近天花板。
这也就意味着流量价格越来越昂贵,不少品牌会选择战略性亏损,用低价冲击销量和排名,来获得自然流量,但这种博弈代价过高,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品牌更应该注重的,或许是“人”。
根据艾媒数据显示,新青年(90后&00后)人群接近3.2亿人,占全国网民比例的23%,他们对精神文化层次的需求日渐增长,消费观念与上一代人有显著的变化,形成了独有的消费特征。
新青年消费者更为关注实用性和质量,与“低价”相比,“性价比”则更被看重。
当然随着“社交元素”不断渗透各种商品,商品附加的情感价值对于商品的质价比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高品质、实用性强的的产品才能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
因此,品牌从拼“流量”逐渐转变为拼“全链路”,谁能有足够高性价比的产品,谁才能在各种营销的洪流中留住消费者。

品牌该如何“全链路”管理?

根据多年深耕电商行业经验,米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利用消费数据,找准消费需求
当流量收割的时代成为历史,狂欢式购物趋于理智型消费,消费需求才是真正属于商家应该长期、专注、持续精耕的土地。
品牌需要确定好自己的产品是服务于什么人,精准的用户画像是开启营销的前提。
在消费需求个性化的当下,产品只有解决消费痛点、制造消费爽点才能获得竞争力。
在米合云体系内,可以根据不同品类订单生成数据标签,再利用多种业务数据模型进行交叉数据洞察,充实消费者画像,通过完善的数据反哺生产与营销,用精细化运营增强体验感,打造高粘度消费群。
◆ 着眼性价比,优化供应链路
当产品陷入同质化,行业竞争将变成对性价比和消费洞察能力上的竞争,优质的上下游供应链路有助于品牌构建更深的壁垒。
对于品牌而言,只有配送效率的提升及运输成本的降低,才会以更优惠的价格回馈给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而言,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更优秀的配送与售后能力,以及更快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
米合云帮助品牌在各个供应环节降本增效,提升性价比,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通过对仓储/采购/账管等进行全链路管理,米合云会基于实时同步的库存对供应链关键环节提供精准预测,帮助品牌降低库存及不必要的售后风险。

当前,品牌全链路的布局仍在建设阶段,需要持续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提供支撑,更需要时间去磨合。

米合深耕电商领域多年,始终愿以技术驱动管理,专注于为品牌商创造更大价值。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双12不香”?品牌要抓住的,不只是流量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资深作者米合
米合
0
上海简维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实力厂商
实力厂商
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
及时响应
及时响应
立即询价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