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王智远:你的决策,被谁助推?

王智远
+ 关注
2022-12-26 17:16
488次阅读
专家团|王智远:你的决策,被谁助推?
文:王智远 | ID:Z201440
最近发现:
我们这辈子,都是从自我角度看问题,每个人的视角根据情景、经历、彼此差异蛮大;在物理学中, 你的视角被称为“参照系”(frame ofreference),这也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核心概念。
什么是参照系
为处理问题显得方便,人决策时会习惯找一种与此相同的参照物,然而作为衡量标准。

其实它是一种思维陷阱(根据你的视角不同,也可以称为“实用技巧”,也叫做框架效应(framing)。

 

比如:

 

坐在一辆开动的列车上,列车内部就是你的参照系,在你看来,列车是静止的,车内物体相对于你,也是静止的;但是,列车外的人看,就会觉得它速度非常快。

 

如果你经常访问网站,可能对框架效应了如指掌,或者至少有所了解,就像,新闻标题存在框架,你会因为某个问题、或关键词惯性思维点击它。

 

这种规律,也比较明显。

 

研究认为,误导性标题会损害对文章的记忆,尽管受试者极力试图准确理解文章,但关闭网页后,误导的标题,仍然对记忆造成伤害。

 

不信你试试看,关闭某篇自媒体文章后,如果你没有记笔记情况下,大概率想不起来该作者写的什么内容,具体到哪些方面,充其量对标题记忆犹新,对不对?

 

当然,今天说的参照系、或框架效应可能与你平时经历不同,因为,我们主要从“动态角度出发”。

 

比如:

 

有个同事告诉你,他不想干了,觉得这份工作太没有意思,这可能是真心话,也可能是假话;若从公司层面,会不会是他本身就没有做好,快要被辞退了呢?

 

或者:

 

以前跟团队伙伴开会过项目,大家经常说”这个创意肯定会爆、那个social能够get到用户痛点”。

然而会议结束,把总结的方案,拿给没有参会伙伴看,他的反馈可能令你惊讶,甚至觉得并没有什么创意点。

 

可见,多种框架可能都说得通,背后的表达视角也截然不同,与动态相关的陷阱/技巧相匹配的是“助推”(nudging)。

 

助推的作用

什么是助推?它不改变你的动机,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运作,你很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却对目标起到“推进”作用。

 

比如:

 

阿德顿·维吉(Aldert Vrij)在《说谎心理学》中提到一个有趣案例,有两组参与者同时观看一部关于交通事故的影片,然后回答“当汽车相互接触时,车速大概有多快”

 

A组参与者给出反馈时,把“接触”这个动词,换成碰撞、撞了一下、猛撞、或撞碎等词汇。

B组回答时,给出的措辞变成了数字,它们估计的车速是(每小时英里数),31、34、38、39和41。

 

你能看出两者区别吗?某些精心选择的字眼、或者其他环境提示,都有可能成为“助推”你目标、判断被改变的辅助条件。

 

就像:

 

去餐厅吃饭,前几页基本是特色菜,这些菜肴的出现,能够助力服务员口头描述本店特色;甚至有些店,故意用线条、颜色把菜品框起来,来助推你选择这些菜品。

 

还有:

 

零售店和网站,会把某些产品放在最显眼位置,来助推你购买这些产品,我每次去逛线下无印良品时,总能发现,门口专区存在一些爆款、或新款,总能惹到一些小年轻在周围盘旋。

 

一方面解决“门口流量”问题,营造一种人多的感觉,另一方面这些商品正好是季节性、爆款、潮牌,又能提高店铺销量。

 

与锚定区别

与购买决策解释相似的概念,你可能还听过“锚定”(anchoring),它的解释是,人在做决策时,会不自觉过度依赖第一印象。

 

你遇到第一发挥“框架效应”的信息,就锁定了你的选择,企业在报价时经常利用这种心理,后来我发现,一些商家会把一件衣服在几家不同电商平台售卖,只有一家打折,其他都不打折,也是锚定的一种。

 

《怪诞行为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中,行为积极学家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订阅优惠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锚定”。

 

《经济学人》为杂志提供三种订阅方式,只订阅网页版59美元,只订阅纸质版125美元,订阅两种一起的,也是125美元。

 

是的,你没看错。

 

订阅纸质版的价格,和两种一起的价格一样,那么,你会选择哪种?显然,肯定是后者对不对;为什么要加入该选项呢?

 

因为,“只订阅纸质版”起到助推作用,后来,他们把“只订阅纸质版”删掉,又邀请100名麻省理工学生做出选择,结果发现,只订阅网页版59美元的占68%,两者加一起的,只有32%。

 

也就是,只要加上“纸质版”这个单一选项,即使没有人选它,它也能起到很好的锚定作用,让读者觉得“纸质版加网页版”更划算。

 

可得性偏差
锚定、助推背后的原理,更宽泛的说,是“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也就是,过分依赖自己参照系中近期发生的事,而忽略了全局。

比如:

 

你是一名部门leader,需要给下属写份年度评估报告,你本该认真客观地考虑一整年表现,但如果过去几周,他表现特别糟糕,或者出色,你就会受到影响。

 

或者,你可能只考虑自己和他面谈的结果,而不是跟拥有不同参照的其他同事聊聊,就给出更全面的评估。

 

这种可得性偏差,伊莱·帕里泽(Eli Pariser)在其同名著作中把它称为“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

 

随着网上算法推荐流行,这种问题正在变得更严重,你点击的每个视频、图文都将成为标签,然后,社交媒体再基于它们认为你早已喜爱的内容,进行推荐。

 

由于只能给你显示一定数量的词条(毕竟搜索结果第一页,只能放得下那么多),他们会过滤掉,你不太可能点击的链接,将你置于气泡中。

 

当你将许多类似的过滤气泡,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得到“回音室效果”(echo chambers),也就是,相同的想法,会在一群人中反弹。

 

在彼此相连的过滤气泡组成的室内回荡,当回音室的人越多,其他外界观点就会越少,而且,由于存在可得性偏差,人们就会高估,与自己持同样观点的人的比例。

 

很多高管,经常遇到。

 

刘强东前几天在集团会议上讲,整个公司愿意跟我讲真话的只有1.5个人,想想看,这种身边人千方百计营造出来的假象,是不是一种回音室效果。

 

什么启发:

 

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破解方法不难。

 

其一,助推、锚定问题是人们在多数情况下,无意识或自以为是的选择,就像你去吃饭,服务人员问你喝白酒、还是啤酒一样。

 

你只需要跳出“白酒、啤酒”的陷阱,思考我到底“喝还是不喝”就破解了该囚笼。

 

其二,可得性偏差在于“如果你在社交媒体点赞、评论”多了,就形成信息围墙,下次记得尽量少点即可,而对现实中偏差,需要警觉自己,经常“换到事情B面看问题”。

 

就像,一个人公众被领导表扬,不仅是事做的好,也可能是“想拿他做标杆”

 

其三,想找到客观参照物要难得多,但为少犯错,尽量让自己拥有绿灯思维,也就是,别急着反驳,多听取别人建议,然后在可控范围内,围绕事情终极目的决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36氪经授权发布。

远程办公指南

资深作者王智远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