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转“进” : 阿里2023发起“敏捷挑战”

零态LT
+ 关注
2023-01-03 10:20
445次阅读

编辑|胡展嘉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决今天碰到的很多问题。”2023大幕即将拉开之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的年度内部信如期而至。

张勇表示,2022年初做全年展望时,写下的关键字是“定”;2023年即将开始的时候,他希望新的一年关键字是“进”。从“定”转“进”,在“后疫情时代”国家对平台经济指明发展方向后,显然阿里也迅速调整自己的方向。

与此同时,伴随着战略方向的确定,张勇还分享了集团组织变化的一系列决定:

1、张建锋(行癫)不再担任阿里云总裁,继续担任阿里达摩院院长,专注前沿科技探索;张勇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并直接分管钉钉。周靖人(靖人)将担任阿里云智能CTO,并同时继续兼任达摩院副院长。

2、程立(鲁肃)不再担任阿里集团CTO和达摩院常务副院长,由吴泽明(范禹)接任集团CTO和达摩院副院长,并兼任本地生活业务CTO。

3、童文红(Judy)于2023年4月1日起不再担任集团CPO,由蒋芳(蒋方)接任。

按照惯例,阿里每年双11后都会进行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去年12月8日,公司任命了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

尽管今年这轮变阵比预想中来得晚了一些,但却是阿里近年来调整颇大的一次组织调整,也是岁末年初交替之际首个对核心高层管理岗位调整变动的互联网公司。

张勇曾多次公开强调组织敏捷的重要性,并提出“要用组织的创新去驱动业务的创新”“面对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市场,我们的组织必须变得更敏捷”。从近两年公司在关键业务核心管理队伍上变动的灵活性和执行的彻底性,也能体现该理念带来的影响。

本次调整背后,与张勇“敏捷组织”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01
组织革新关键点
新老交替

在外界将关注集中在本次调整的核心业务——阿里云上时,一个容易令人忽视的点,本次调后,阿里同时在多个核心岗位实现了新老交替,对于一家20多年历史的互联网公司,这无疑格外重要。

众所周知,阿里从2010年起就在管理团队内部试行了“合伙人制度”,并在试行三年后正式对外宣布。

按照规定,公司每年都会选举新的合伙人。流程上,由现有合伙人向合伙人委员会提名候选人,再由合伙人委员会审核并决定被提名的候选人能否参加选举。新合伙人除了有企业价值观、性格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至少连续为阿里巴巴集团或关联公司、子公司服务5年,对集团业务做出过贡献;当选还需要得到至少75%合伙人的同意。

在2014年首次完整公布的27位合伙人名单中,除了“18罗汉”中的7位和11位社会引进的专业高管,还包括9位在2004年前进入阿里,并由阿里培养起来的人才,行癫、鲁肃、Judy位于九人之列。

从“定”转“进” : 阿里2023发起“敏捷挑战”

之后,阿里巴巴合伙人队伍经过了一系列增减,到2022财年年报发布时(2022年7月),这份名单变成了29人。对比最新的合伙人名单,我们能够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团队中年轻人越来越多,其中的13位均为近八年选举出来的新合伙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接任集团CTO一职的范禹从2017年就升级为阿里巴巴合伙人至今,他也是首个进入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的80后。

加入阿里以来,他曾做过天猫事业部产品技术研究员,担任过双11技术总负责人、零售技术事业群总裁,2021年起兼任本地生活CTO,可以说是阿里电商主要业务技术核心责任人。本次升任集团CTO,无疑也是公司对其能力认可的一种表现。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新任阿里云智能CTO靖人,与2004年就加入阿里的范禹不同,作为前微软研发合伙人,他2016年07月才加盟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不太“老”的“阿里人”,此次同样被委以重任,无疑也体现了阿里在组织观念上的开放。

本次调整落地后,更多年轻人接过“打天下”的接力棒,继续“奋进”“进攻”的任务。联想到张勇亲自兼任阿里云业务的CEO,这也使人再次想起他反复提及组织理念“敏捷”。

02
大佬集体发声
阿里率先求变

2022年是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变化迅速的一年,各家互联网企业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都在年关来临之际进行了内部总结和调整。他们的发言也被当作明年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并经由网络广泛流传。

先是2022年12月中旬,腾讯线上召开员工大会,把“降本增效”定为会议主题。不同于腾讯一贯的低调、平和,本次会上马化腾批评了部分BG一团和气、平稳温水的改革方式,并称已经不再相信买量故事,更是用“触目惊心”来描述内部贪腐问题。

马化腾还强调,未来要继续加强和坚持降本增效,“我觉得这要形成一个习惯。”

另一边,京东董事长刘强东也在举行的内部会议上痛批中高层,称“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我的人就是骗子!”。他主要表达了对京东组织效率和战略失焦两点不满,要求员工摒弃虚假繁荣,实事求是做实事。

但互联网大佬不约而同选择在年末发声,似乎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2023年挑战之大。在2023年之际,阿里率先求变,背后又有何深意?

从“定”转“进” : 阿里2023发起“敏捷挑战”

从2021年设立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到今年张勇直接掌管阿里云业务,都是阿里应对新形势时进行的组织调整。而率先从组织架构顶层进行变动,继而推动战略和业务调整,既显示出阿里的组织效率,也说明管理者对制度落地充满信心。

2015年,张勇提出了“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即“中台战略”),希望用统一中台服务所有前台业务,从而提高团队协同效率,让业务能更敏锐地把握市场和客户变化,迅速快捷调整工作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近七年来阿里进行了逾20次组织架构调整,平均每年超3次。而在新的组织战略下,阿里也长成了一家年活跃买家数超13亿、GMV超8万亿的超级生态体。

去年,张勇又提出了“各业务单元经营责任制上的板块治理模式”,并将其上升为与“中台战略”同等地位的集团组织战略。

其实这也不但理解,统一大中台虽然避免了内部业务单元出现重复,但是一切需求都汇聚在中台,也可能造成决策链路过长。按“板块”来划分组织模式,显然更便于内部高效协同、更敏捷响应客户需求。

纵观阿里近些年的组织调整,虽然看上去很频繁,不难发现“敏捷组织”理念始终是变动的思想内核。

截至2022年6月30日,阿里员工数已经达到24.57万。对于这样一个人员众多、业务繁杂的组织,没有张勇对“敏捷组织”理念的倡导和贯彻,很难做到短时间内频繁、多次调整。

如今,“敏捷组织”甚至成为阿里区别于同梯队其他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之一。

03
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阿里云未来值得期待

企业组织结构,既服务于企业战略方向,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按照阿里一贯的“组织先行,推动战略与业务前进”作风,这次组织调整背后同样意味着战略和业务调整,特别是对于备受关注的阿里云。

在2022年初做全年展望时,张勇曾给阿里巴巴写下关键字是“定”。最新的组织变化,张勇也把关键字从“定”改为“进”,相较去年多了一些主动和冲劲。内部信结尾,张勇明确表示,“2023年对阿里巴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希望所有阿里人一起用进取之心、集奋进之力,来迎接这全新一年。”

“进取”“奋进”,是他给到24万员工的要求,也是阿里应对复杂形势的姿态。无论组织如何变动,或许对于张勇而言,他始终相信,“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决今天碰到的很多问题。”在他看来,打铁还需自身硬,阿里发展的核心是做“好”自己,做“好”企业。

“只有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上保障好客户利益,创造好客户价值,才能承担好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使命。”张勇说。

在2022年年初,阿里就已经将“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三大战略方向确定为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指引。这也是在2019年“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战略确定后的进一步聚焦。而此番调整后,张勇亲自挂帅阿里云,充分体现出其对云业务的重视程度。

自阿里云成立以来,在王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搭建起了完整的云计算技术能力;在胡晓明的领导下成功创造“亚洲第三、全国第一”的成绩;在张建锋的带领下云计算能力进一步提升,不仅实现了CPU的自研和大规模应用,还推出了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并完成“云钉一体”布局。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阿里云占据国内公有云市场34.5%的份额,相当于第二名华为云的三倍多。另据Gartner和IDC发布的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报告,阿里云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

从“定”转“进” : 阿里2023发起“敏捷挑战”图:2022H1中国Top 5公有云IaaS厂商市场份额

在自身造血能力方面,阿里云也逐渐释放出了潜力。根据阿里年报数据显示,阿里云2022财年营收达1001.8亿元,付费客户数量超过400万。这也是中国首个年营收破亿、持续盈利的云服务商。

但张勇对阿里云的要求显然不止于此。除了在技术能力方面提升,持续获得客户信任对阿里云也很重要。“我们的业务类型,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客户的信任视为生命。”在首封以阿里云智能总裁身份发出的内部信中,张勇强调,必须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既主动解决客户看得到的问题,更要把客户尚未感知到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这既是张勇给阿里云提出的新目标,也是新挑战。在阿里走向24岁这一年,阿里云未来变化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态LT”(ID:LingTai_LT),作者:安舆,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零态LT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