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王智远:结硬寨,不可一日不拱卒
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的还有曾国藩,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先不说其他,单看大清国20万八旗兵和60万绿营兵战斗力,最终败给一介书生手里,就让人另眼相看。
到底,怎么回事?
▍通盘无妙手
16岁夺得围棋世界冠军的李昌镐,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但在整个生涯中却极少妙手。
就像,每年都能拿第一的基金经理,组合中很少看到一只当年涨幅翻倍的股票;一次,韩国记者问他这个问题,他反应很久,憋出一句话:“我从不追求妙手”。
这是,为什么?
要知道,妙手才是最高效率的棋,他说:“我每手棋只追求51%效率,从不想一举击败对手”,记者再问时,他就不开口了。
这个说法,从侧面得到验证。
李昌镐的老对手,中国围棋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晓春说,“如果一手棋效率是10分,那么,他每一手都只打6-7分,实则很保守;问题来了,每首棋追求51%效率,为何能做到世界第一?
其实,追求51%效率,就是用51%力量进攻,用100%力量进攻,虽然很强,但换个角度却不同,人在求生欲最强时,恰巧不冷静,对别人进攻最强,防守能力最弱。
也就是,他每步棋只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的49%是在思考如何防守,这也使得他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使对方无缝可成。
▍巴菲特投资
不论A股还是美股,2022年指数层面上表现均承压,然而,表现一致独秀的,的确是年初不被大多人看好的“老能源股”;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 2022年重仓石头股,再度展现股神能力,若要用三个字形容,我只能说“赢麻了”。
▍硬寨具体特征
综合三个故事,能看到“结硬寨”非常重要;我们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问题来了,硬寨到底有哪些特征?总结有三个方面:
-
找到根据地,扎营 -
做好长期防守准备 -
足够的安全边际线
这两年有很多公司属新品驱动、视觉驱动、供应链驱动、要么是全域营销、内容种草、直播带货驱动等,最后却发现,公司给干没了。
为什么?
我做电商7年之余发现,上半场,人们都在专研运营和技术,很多昙花一现黑科技玩法,拼团、秒杀、10点抢、黑色星球五等,大大调动用户好奇心。
到下半场,产品同质化、竞品同质化、打法同质化出现,于是,技术红利消失了,人们就更关注品质、品牌和软能力。
前两年,大部分商家成功,依靠机会主义和游击战术,抓住短视频平台,搭建内容电商红利,不断寻找新爆款,找对款一夜暴富,缺点很明显,生命周期结束营业额会马上下滑。
每一种巧看似美好,实际是有代价;寻找新品类红利是巧,打磨供应链和服务是拙;绞尽脑汁想新爆炸式营销点子是巧,打磨营销体系是拙。
身边一位老板:
做工厂生意,一款爆款月销在120左右,生命周期只有6个月,爆款衰退后,不得不再开新产品线,但每次爆款在短视频平台可遇不可求,最终,好像患上爆款焦虑症。
后来,他帮做乳胶生意的老板,开发一款产品,月销在2万单,然后受到朋友启发,决定痛改前非,尝试“营寨”思维。
如何,做的呢?
围绕最爆几款产品主题化、IP化、系列化、把主销和辅销,人气款价格分层规划,重新梳理产品线,陆陆续续在垂直品类中做几十款商品。
该商品布局虽然笨拙,延伸下来却建立一个强品类,总销售额是单品销售额的6-8倍以上,综合毛利高于单个爆款15个百分点。
这就是长期防守打呆仗,不依赖短期游击战,主动做市场“长线布局”,以机会主义带来爆款,作为火种,以点带线,最终打造优势品类,占据新阵地的方法。
另一位老板:
前几年,公司每季度都会安排员工出去学习,自己也很勤奋参加各种商业院,创业课,最近聊天谈道“早就取消,我也不在混流量圈、营销圈”。
我问为什么,他说:市场、运营是“术”层面勤奋,我们不依赖短期取巧,更依赖长期增长力;目前这家公司已经做到细分头部,至今看,决策有多正确。
所以,我的观点是:
1)“营寨”需要用机会爆款立,用它来扎根,它是最低防线;“硬寨”是守住防线,如何为它不断添砖加瓦,是打磨出来的。
2)做的事情不具备扎”营寨“,打呆仗,就是在表面拼命折腾,那些短期获得的成绩,拉长到1年、2年看,根本无法挡住市场的洪流。
▍如何找到营寨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说,商界成功很简单,只要找到那些显而易见的大道理,严格执行”大道理“,就能建立势能。
但是,问题来了。
用“稻草压死骆驼”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果仅停留在道理上,明显不够,我们需要把道理自上而下深挖,我把硬寨总结成两个简单模型:
-
往上:
找到你(所做业务)在行业中生态位,市场格局是寡头,还是分散,市场周期处在衰退转型,还是红利后爆发阶段。 你的天花板有多高,为谁服务;你是否能基于竞品转型期,竞品在该方面做哪些尝试,判断需求是否客观。 -
往下: 这件事商业化是靠什么取胜,规模效应还是稀缺效应,机会点在哪里?
拿下这些机会点,需要做哪些工作,哪些工作能塑造壁垒?如何把握从0-1进程,甚至,打算用多少事件、资金尝试。
上述仅是对“结硬寨,打呆仗”思路的粗略展示,更重要把握思路本身,把显而易见大原则,具体为无数细分,只有把所有变量做实,才能真正实现”结硬寨,打呆仗”这一理念。
但是我们发现,不管哪个行业,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即便有红利也有技术门槛;饱和市场,普通人扎进去也没有博赢可能,只能望而止步吗?
然而,并不是。
▍找到后怎么打
中国古代有句话“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1932年胡适在北大毕业典礼上讲话曾用),这句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很有保守主义智慧。
核心意思是:
“日拱一卒”,时间长了,再小进步也会产生价值;只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
功不唐捐终入海”,唐字取意为“白白的,徒然的”;唐捐,即努力地为某件事所下的功夫,不会白白浪费。
是不是很鸡汤?
其实,此段话背后意义在于,站在自我所在行业,从全局角度看,它可以让时间催化,让强大复利作用产生,用强大的攻守平衡平衡力,对抗单纯爆发式进攻的蛮力。
拱卒前提要做加法,从加法中总结出规律,再为乘法打基础,难点和重点在于“加法到乘法的时间节点转换”。
每次看单个拱卒像独立事件,实则要为重要阶段布局网络效应,要追求目标确定性,而非动作连贯的确定性,但是,理论的确没问题,实际卒该怎么拱呢?
1)聚焦关键要务
不管是iPad还是iPhone,乔布斯只让开发团队做核心功能;现在来看,很多手机厂商依然聚焦“堆料”式性能,而苹果早些年就已意识到,硬件并非核心,系统和芯片才是。
当大家不在追求更大像素、更强配置,系统流畅性反而成为重点,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在手机行业下行时,依然可以占据TOP市场原因之一;正如乔布斯的理解,“创新意味着对100件事多不”。
我的职业生涯中,看到过太多老板,看竞品做什么自己也想,即便做,最后也没有太大竞争力的例子。
还有职场人,现在讲究π型人才(专、精、深),纵观一看,大多都是皮毛,又做运营又做市场,本职基本功不扎实,做太多反而没有核心。
2)有效的慢下来
拱卒非常慢,慢到没办法觉察带来变化,这个动作实际又很快,快的原因是“效率”。
也就是,如果方向明确,拱的每一步实则都到位,加上蛰伏很久,蓄积的力量很足、所以它每次出击都非常有理。
卒的本意并非“个人”,而是最小化可行产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此概念是《精益创业》一书作者,埃里克·莱斯提出,其觉得我们做一件事,要么脱离市场,要么基于自我想法,要么找到完美方案才进行,这样反馈并不准确。
我把它优化下,总结出5个步骤:1)找到竞品,2)明确目标,3)定义商业化路径,4)客户验证,5)需求迭代。
比如:
一位想做知识训练营的朋友,未开始前总“颅内努力”,思考怎么做,做多大,怎么招生。
后来受到MVP模型启发,决定尝试比思考更重要,于是,找到对标竞品模仿学习,设计基础课程,做商业化动作推到市场验证,虽然并不完善,但得出的反馈和自己曾想的完全不同。
3)思考回路增强
你报一个培训班,在老师和同学鼓励中,获得正反馈。鼓励的动力让你主动学习该技能,学会后它在面试中,给你带来更多筹码,最后,你被公司录取。
我常说,做事情A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反过来加强A,A与B组合又带来C,C又与A和B成正向关系。
如同:
一个人越成功,就会有越多优质资源找他合作;和越多优质资源合作,他越成功,成功和优质资源之间,互为因果,彼此刺激,循环放大。
他想成功的前置条件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为别人解决某方面问题,有相互被利用价值。
曾国藩扎营寨,建花篱后,打到一波敌军立马前行几公里再挖沟壑,均是因果链关系。
不论个人还是公司,严重的战略错误,往往是没有极具进取性地、持续地取得胜利,一些管理者常犯该错误,他们沉醉找新爆品,而没有试图构建有效的飞轮。
若真正构建因果飞轮,并专注迭代和延展,反而会经久不衰,保证自我(品牌)跨越重大战略拐点;之所以能够产生该效应,是因每个行业都存在幂定律(Power law)。
▍行业的幂定律
此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心理学家史蒂文斯(S.S.Stevens)用数据估算法,进行刺激强度、感觉大小比例总结出的定律。
-
集中优势找到自我营寨,做好长期守住安全边际线准备,不断为它舔砖加瓦 -
你的机会点来源别人第二曲线,入局时思考,机会处在成熟期、还是竞争期,这决定业务难度 -
围绕客户需求,聚焦关键业务,开始慢实则快,构建增强回路 -
行业存在幂定律和正太分布,80%人(品牌)处在半山腰,要思考自己是否把80%精力用在20%上。
但凡事情正确,不可一日不拱卒,《荀子·修身》曾讲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