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模型,中国SaaS披上新战袍

明晰野望
+ 关注
2023-06-06 11:04
712次阅读
大模型重新定义办公软件
 

大模型第一次清晰展现了通用人工智能(AGI)实现的路径。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也是一场全新的竞赛,在协同办公(OA)赛道尤其如此。

近日,李彦宏在演讲时用“整个惊呆了”,来形容百度“如流”的智能总结能力;稍早些,腾讯会议上新了智能纪要、转写等功能;5月28日,钉钉斜杠正式邀测企业客户,同样包含群聊摘要、自动爬楼能力。

这是AI与OA结合的典型落地场景--满足沟通、会议需求;而业内的共识是:在办公领域,未来会在底模型基础上,叠加大量行业的专属模型并持续输入真实行业信息,最终实现AIG。

钉钉叶军认为这种共识是好事。“就像放风筝,起码风向是一致的”,他近期在访谈中同时表示,“集团几乎所有资源都砸在我们这边了”。

共识之下,竞争也更为激烈,整个软件行业的生态格局也将面临重塑。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次可能才是中国SaaS真正的元年,前面的都是假元年。

万物皆模型时代,OA有望拉起一切B端生态,这不仅仅是流量逻辑的重塑,也是新入口之争。

因为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导致的“智能涌现”,人工智能发展正在从辨别式走向生成式。

AI 按应用成熟度划分为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ANI)、强人工智能(AGI)、超人工智能(ASI),当下正处于 ANI 阶段;按应用类型分为五种:感知式 AI、分析式 AI,决策式 AI,目前迎来突破的生成式 AI,未来更强的是认知式 AI。

其中生成式 AI,即 AIGC,较传统内容创作模式 UGC、PGC 可实现更大数量、更高质量、更低单位成本,未来将从辅助创作生成趋向高度自动化自主创造。

AIGC能够赋能千行百业,特别是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使其在办公场景率先落地。

天降大模型,中国SaaS披上新战袍

在过去几十年,从打孔纸带,到命令行,到GUI图型界面,再到触摸屏,人机交互多次迭代。而机器能够理解人类语言后,人机交互会基于LUI——Language User Interface(语言用户界面)重做一遍。

为何要重做呢?

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就是用鼠标一层一层点击菜单。这种方式虽然相比以前的交互方式更加友好,起码很多人能看懂,但它仍然不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

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就让人们可以用自然语言跟电脑进行交互,实现对话式的双向交流。

譬如某位企业高管想查看一下“5月份哪些产品的毛利率,超过了疫情前水平?”,过去可能助理需要花大半天时间才能获得,今天AI助手一秒钟之内就可以给出统计表格,还实时响应。

大模型的能力不仅如此。如GPT-4除了会话式交互外,还有跨语言及多模态交流能力、长文本处理能力、复杂推理能力,这些都为办公应用向智能化演进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所以AI技术的发展,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事情难以看清,但办公领域的赋能却清晰可见,因此全球相关企业都争当“率先摸着大模型过河”的排头兵。

李彦宏就称“百度正在用AI原生思维重构所有的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比如我们的如流智能工作平台”,并强调“要做第一个把全部产品重做一遍的公司”。

无独有偶,钉钉叶军也认为“钉钉可以用大模型重做一遍”。据其公开表示,钉钉是阿里体系内第一个全面接入千问大模型的,优先级第一;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会议、企微等场景也会率先接入混元大模型。

目前全球已有5家科技公司宣称要用大模型触及、整合所有产品。

其中微软率先为其办公家族装配上了各类copilot,开发者可通过“插件”将应用和服务接入Microsoft 365 Copilot;谷歌也不甘示弱的将Duet AI整合进了Gmail、Google Docs等办公软件中。

此外,海外的Salesforce、Notion和国内的金山也迅速将大模型嵌进了自家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Salesforce两家凭借“协同办公+PaaS平台”生态,成为近些年美国市场流行的平台软件,二者的核心思路都是在SaaS层提供即时通讯、视频会议、文档邮箱工具,在PaaS层提供低代码开发、应用集成、数据分析软件。

可以看出,国内产品布局与其相当的是钉钉与企微,而飞书推出“业务三件套”(应用引擎aPaaS、集成平台、多维表格)后,也正式从SaaS应用往PaaS平台,从协同工具往平台软件方向演进。

ChatGPT席卷全球后,如果有人问 AIGC影响最大的会是哪个行业?办公领域肯定是不二之选。

但在这之前的2022年,对以钉钉、企微、飞书为首的协同办公赛道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在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前,中国SaaS行业陷入了困境。低价竞争赚吆喝的时代落幕了,服务商无论大小都需要自己造血,商业化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于是,过去习惯靠免费策略扩充大盘的大厂们,都加紧了商业化部署,开始陆续推出收费项目制。不过,在一个几十年来都依赖免费获得规模的市场,难度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在中国SAAS商业化的所有要素都会彼此制约,一边起来了,另一边自然就会下去。因此,这也是一个最容易“躺平”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是毛利,销售效率,营收增长全部都要做好,才能跑出盈亏平衡;一方面,是如何尽可能的延长客户的生命周期——即使对SaaS模式最具信心的公司,客户月流失率都在10%左右。

这样算下来的话,用不了一年所有的客户就会流失殆尽,软件的订阅模式也会沦为一个笑话。

于是,截止去年底大厂商业化进展缓慢,也同时面临内外两种声音。外部声音是,改变中国SaaS商业化难题,大厂也指望不上;内部声音是,如果高层不考虑客户流失率,下达“实现盈利”的硬指标,马上就可以实现。

其实还是两难。但大模型兴起后,为SaaS商业化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

一位大厂从业人士认为,AIGC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数字内容孪生、编辑、创作三大能力,以及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文本生成功能,正好可以对应办公场景,为办公软件嵌入更多新功能提供了支持,强化了场景的结合,例如微软的Copilot就解决了文本创作的问题。

该人士继续举例说,“比如钉钉、企微的群聊摘要,总比人工爬楼要好,同样飞书妙记在教育系统也很受欢迎。因为大家工作确实太累了,能轻松一点自然好”,“还有ChatGPT出来之前,大厂普遍做过画画、写诗应用,但反应都很平淡,因为当时没有这么多预设的集成场景”。

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没有场景、不解决具体问题,有技术也没用。

而大模型重新定义了软件价值,能够改变以前中国软件卖不通,大家习惯免费厂商收费就会被骂的现状。所以,这次可能才是中国SaaS真正的元年,前面的都是假元年。

其更进一步的逻辑在于,以前的SaaS元年,只不过是信息化过程,非业务处理的“最优解”,因此价值有限。

但这次在底模型基础上,大家都可以自己训练模型,模型越做越专业,从而给出某类业务的最佳“智能化”解决方案,让SaaS产品的软件“实操价值”含量增加。同时模型本身是在线的,那自然而然就会变成订阅制。

更关键的是,大模型将极大降低SaaS的总体服务成本(Total Cost of Service,TCS),这意味着厂商可以获得更大利润,或客户可以更低价格订阅服务。

这有望最终推动中国SaaS市场“成建制”的商业化突围,改变中美SaaS企业市值落差大的“痛点”,更进一步倒逼 AGI 的产业化加速。

天降大模型,中国SaaS披上新战袍

目前,从国内外大厂AI布局的方向来看,正从2C 商业消费往 2B 工业生产进化,大模型也开始逐步介入到移动终端、边缘侧,这些都代表着AI正加速向 AGI 通用人工智能过渡。

如西门子和微软合作将生成式 AI 用 于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黄仁勋表示AI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马斯克继续加码人形机器人,谷歌发布移动端大模型,ChatGPT在苹果手机上的App正式上线等;还有国内腾讯服务智能驾驶的HD Air轻量级高精数据,阿里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接入通义千问,更早一些多家车企接入文心一言等等,都是这个趋势的开端。

不过这需要大量行业专属模型。大模型只是个底模型,要叠加真正的行业模型,才能生成有应用的工具。

所以未来各行各业都会有专属模型,也可能万物皆模型,这就推动了协同办公平台向MaaS(模型即服务)转变。

如李彦宏在“文心一言”发布会上提到,未来云计算的主流商业模式将从IaaS变为MaaS;张勇在云峰会上表示,要走向“产品被集成”的“1+3+1”结构,顶层那个“1”即为MaaS。

MaaS在某种意义上也是PaaS一种,但又跟传统PaaS不一样,因为需要大量业务训练。MaaS更可向生态开放大模型能力和训练底座,随着MaaS变得越来越强,SaaS结合MaaS后,SaaS会拥有大量的能力。

当越来越多的B端生态都接入MaaS后,就会形成一个超级入口。所以大模型之争的背后,也是新入口之争。

如微软采用与 ChatGPT 同样的开放插件标准,开发者只要编写一次插件,就可以部署到ChatGPT、Bing、Copilot等产品中。而两家各自拥有超 10 亿用户的生态打通,就可能会创造一个AI时代的App Store。

天降大模型,中国SaaS披上新战袍

在微软官方演示中,一个类似 “帮我集中注意力” 的模糊指令发出后,Copilot 还会全屏当前窗口、隐藏其他窗口。

这是因为大模型使自然语言成为使用 APP 的界面,直接调出功能。而未来的AI助手,则会拦截SaaS界面,甚至很多APP都会被拦截掉,只保留交互层。

因此钉钉叶军认为,“这会产生一个新入口,重构流量”。他还表示,“过去很多人说钉钉功能多复杂难用,但以后有了AI就不怕功能多了。AI可以直接调起功能”。

未来,也许OA能够拉起一切B端生态,赛道上的企业也无不看到这个新机遇。

据叶军公开披露,智能化改造最先上的是钉钉文档,第二个是IM里面的摘要和待办功能,第三个是拍照生成低代码。三个产品场景优先级都已经拔到最高。并为此不惜停掉其他重要项目,争取在年内达到所有场景都具备智能化能力。

另据一份内部交流纪要,目前腾讯大模型由张正友负责,采用联邦学习计算方式进行加密,不会导致原始数据泄露;六个BG都有参与,其中TEG在算法上更偏general,其他BG更偏行业;主要面向B端、G端客户,后续会重点推行业的中小模型;有能力帮助客户从0到1重新训练大模型。

飞书可能要焦虑一些。有业内人士表示,阿里、腾讯的布局更加完整,“钢筋水泥砖头都在,稍微弄一下房子就出来了,飞书可能要从砖头造起”。截止目前,飞书智能助手“My AI”上线时间还未公布。

当然,AGI还会带来多少深远且不可测的影响?新的入口正在什么地方形成?SaaS获取的红利更多还是冲击更多?这些不确定性,目前一样都没有定论,只能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晰野望”(ID:MXYW-1688),作者:南北,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天降大模型,中国SaaS披上新战袍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