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判断什么样的技能值得学习

神译局
+ 关注
2023-06-12 16:55
685次阅读
学或不学,这是一个问题。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学海无涯,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吸收完所有的知识和技能。盲目地学习技能未必有意义,到头来只是感动了自己。因此,有限的光阴只允许我们掌握最必要的技能;对于不必要的技能,大可将相应的任务外包给他人做。那么,如何判断某项技能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和金钱呢?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启发。文章来自编译。

“自制或外购”的决策,是我从商学院学到的为数不多的实用经验知识。大公司经常面临一个抉择:某一产品或服务应该在内部生产,还是应该外包给供应商?

这个决定取决于许多因素,但很大一个因素是成本:如果决定选择投资来内部生产,会更便宜还是更可靠?还是说付钱给别人做,外包给供应商更划算?

其实,关于是否学习一项新技能,道理和这别无二致。对于任何一个你能想到的技能,都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1. 自己学会它。
  2. 雇佣他人来帮忙做这件事。
  3. 完全避免运用这项技能。

比如编程。你可以自学编写代码,也可以雇佣程序员为你编程,或者直接选择做不需要编程的工作或者项目。

再拿语言学习来举例。你可以自学英语,也可以聘请翻译,或者避免与只会说英语的人做生意。

上面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无数其他的技能,从税法、医学知识、修补墙面到花草种植,无一例外。你都可以选择学习、外包或避免使用它。

这个问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如果你只考虑眼前利益,还花大量成本去学习是几乎没有意义的。即使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聘请一名英文翻译、Java 程序员或汽车修理工仍然比自己从头学习来解决问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少得多。

然而,如果你已经知道如何解决问题,那么自己解决问题通常(但并不总是)是最有效的选择。雇佣员工需要时间,再加上沟通需求、雇佣者能力不足等潜在成本,算下来费用可能更贵。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学习或者外包的最佳决策点在于你之前的专业知识:

从经济学角度判断什么样的技能值得学习

上述分析表明,人们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委托别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这取决于我们对某一问题的熟悉程度。实践的幂律,是最著名的实证研究成果之一。它表明对于很多学习问题而言,人们的熟练程度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加呈幂级指数提高。

此外,选择学习或者外包不仅取决于你目前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在于你会以什么频率用到这项技能。例如,虽然你不会某项技能但你却会经常用到它,那么自己学习就比外包给别人要经济得多。

从经济学角度判断什么样的技能值得学习

虽然我在这里使用的是经济视角,但这其中的道理仍然对你的工作适用。我有多喜欢画画这一爱好,取决于我有多擅长画画。因此,在娱乐活动中,也通常隐藏着一个关于自学或者放弃的决策,遵循着和上述道理相似的逻辑。

总之,许多关于学习的决策具有以下特点:

  •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成本核算下来往往是不经济的。
  • 但用得越多,成本就越低。
  • 因此,学习某项技能是否“值得”,取决于你未来以什么频率使用这项技能。

不幸的是,我们往往是非常短视的。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一般顾及眼前直接利益多,考虑长远收益少。实验表明,人们经常给未来的收益打了大大的折扣,而这种选择在经济学意义上是非常不理性的。

这表明我们在学习方面可能投资不足。即便这笔学习投资将使我们终身受益,但大多数人一看没有眼前的直接利益,就都不愿意学习了。

当我学习其他语言时,这一思路启发了我。当你不经常使用一门语言时,学习一门语言的成本就相对较高。从短期来看,强迫自己用一种新的语言进行交流也是代价高昂的。但是,如果你足够勤奋地练习,那么使用外语比坚持说母语要容易得多。成年人足智多谋,经常想方设法地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语言;其恶果是,大多数人连幼儿时学习语言的能力水平都达不到。

另外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期待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最早是由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Merton)和哈里特·朱可曼(Harriet Zuckerman)在对精英科学家的研究中提出的。在类似的工作中,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不肯承认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的成绩。

后来,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通过对阅读能力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那些在早期成功获取阅读能力的人,往往能更快地阅读新材料。这让他们的词汇和世界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快,结果是加速提升阅读能力。考虑到阅读能力强对其他知识学习也大有裨益,他甚至假设早期成功获取阅读能力的人,能通过学习新技能和知识来提升智力。

后来的研究证实了基思·斯坦诺维奇的假说。在一项关于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选取了一对双胞胎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结果发现,能更加熟练阅读的一方在智力上确实有所提高。技能催生技能;知识产生知识。

关于这一点,有必要作个解释说明。我并不是说,既然学到的技能随着实践会越来越熟练,我们就应该自己做任何事情,永远不要委托别人。

即使按照上面我所阐述的基本逻辑,这也是错误的。有些技能即使我们学了但是用到的频率也不够高,无法跨越成本/收益的阈值。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说蒙古语,所以如果我遇到一个只会说蒙古语的人,我会很乐意依靠谷歌翻译而不是去学习它。

此外,我们不能孤立地考虑学习某项技能。因为,学习某项技能的时间,是不能学习另外一项技能的机会成本。如果时间已经被用来学习英语了,那么学习法语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我可以选择学习 Javascript(简称“JS”,是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那么就没有时间学习 Python(当下较为受欢迎的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了。

归根结底,在当今世界,通往富裕的道路,是专业化供给而不是自给自足。我们之所以将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技能委托给他人,并不是因为不可能学会所有的技能,而是因为当可以便利地委托他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专注去学习自己擅长的事情。

尽管我花了数年时间学习编程,但我几乎从来没有真正用过这项技能。考虑到写作才是我的主业,并且我本来用于写作的时间都还不够充裕,因此雇佣他人来帮我编程反而更加合适。但客观地说,他们在编程方面的专业水平确实比我高得多,这是他们在本专业长期耕耘的结果。

话虽如此,但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适宜把任务委托给别人来做。我可以为我的网站雇佣编程人员,但雇佣他人帮助阅读用于撰写文章的研究材料,并不能节省我的精力或成本。如果我不亲自去学习并理解某项研究材料,那么我就不能很好地将其吸收进我的文章之中。

在一些情况下,委托他人是一种不完美或者说并不便利的备选,可以代替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当你搬到另一个国家时,依靠翻译并不等于自己会说这个国家的语言。即便有人能大声地朗读给你听,自己能够阅读文本也不是多余的技能。因此,掌握所居住的异国的语言和基本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畏惧学习新技能时,我发现下面几条建议很管用:

1.通过反复的实践,这项技能对我而言能变得更容易吗?

评估这一点的一个好办法是,观察那些学到不同程度的人们。学会这项技能,他们花了多少努力?对于某些技能来说,学习曲线是相当陡峭的——这意味着你会掌握得相对较快。对另一些人来说,学习曲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平坦的——你可能需要练习多年,才会有所收获。

2.如果我更擅长这项技能,我会以什么频率使用它?

假设你已经学会了这项技能,你多久会用一次?

如果你打算生活在一个自己听不懂其语言的国家,那么学习该国语言肯定是值得的。学习一种你在日常工作或学习中能经常用到的语言,可能也是值得的。但如果是一种不常说的小众语言,可能就未必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你有强烈的内在动机去学习它时,才是值得的。

如果某项技能是你工作中的核心技能,那么即使很难,也值得你花大力气去认真学习。相反,如果你的工作中根本用不到这项技能,即便这门技术对你来说已经是非常得心应手了,也会被束之高阁。因为,外包给他人往往更划算。

3.如果我非常擅长这项技能,我会有多喜欢它?

经济奖励并不是唯一的动机。如果你擅长某项技能,你往往会更喜欢它,并从中获得满足。特别是对于有些技能,表现得更加显著。你可能会因为能够画出一幅逼真的风景而感到特别自豪,但却不会因为懂得快速报税的技能而洋洋自得。

思考“何时有必要学习某项技能”并不是一件小事,但直觉往往给我们的是一个短视的结果,因此,学习一门新技能前的深思熟虑是必要的。

译者:小川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从经济学角度判断什么样的技能值得学习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资深作者神译局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