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选择权:如何避开选专业的那些坑
近期关于“要不要报考新闻专业”的争论,具体过程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之所以选择就此议题作为本周文章的主题,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填报志愿时的专业好坏之争,实际上,它是一个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决策问题。人神共奋的公众号也写过很多篇文章,而这又是一个颇有启发性的案例。
高考填志愿的三大要素“城市、学校、专业”中,最难最关键的是选专业,选专业难,因为全是陌生的名词,孩子不了解社会,家长不了解自己,甚至学校也不见得了解行业人才需求。就好比在尼姑庵里呆了十几年的小姑娘,忽然有人给她一堆照片:“快,挑一个好的,这就是未来陪你一辈子的丈夫”。
这类决策下,任何判断都是一个条件概率问题,与你能掌握的信息有关,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结果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比如张雪峰的核心观点没有错,他并非是劝所有人都不要报新闻专业,只是劝普通人不要报非985/211的一般大学的新闻专业。原因说得也对,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冲击,新闻相关职位比如编辑记者的需求大大下降。
“选专业”这个决策其实就是对某一个职业四年后的市场供需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供给,即某专业在各层次大学的培养情况,一个是需求,即未来就业市场对此专业的校招规模。
从供需关系的角度看,所谓好专业可以分为三类:
1、最好的专业:未来持续供小于需,不但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也不用担心起薪问题
2、其次的好专业:供给和需求长期稳定,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3、再次的好专业:需求虽然不大,但供给更少,也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在供需分析中,“供给”相对刚性,比较好预测,这也是张雪峰的优势,长期从事考研咨询,对国内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当前的就业情况自然非常了解。
此外,他对考生的需求也比较了解,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家庭条件好的和不好的,有考研可能的和不可能考研的,大城市出来的和小县城出来的,都不一样。
但就业的供需分析,最难的恰恰是需求分析,有两个原因:
第一,影响大部分专业需求的都是行业本身的景气度,各行业的差异非常大,张只是了解大学教育,不可能真正了解每一个专业背后的行业景气度;
第二,拉长到十年以上看,行业的景气度变化非常剧烈,很多都受到技术变革、政策变迁的影响,如果这也能预测,他还不如直接买股票赚钱快。
决策信息不全,需求难以定义时,到底怎么选才能尽可能不让自己后悔呢?
人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内的变化,低估五年以上的变化。职业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选择,这么长的时间,所有职业都会走出一个甚至几个兴衰周期,可谓沧海桑田,所以前面说,行业需求预测成功的概率实在比瞎蒙好不了多少,包括那些专业机构。
十年前,建筑是最热门的专业,热度不比计算机低,现在就连名校建筑系就业都成问题了;
十年前,微电子是冷门专业,但这几年由于国家对半导体行业投资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导致人才持续紧缺,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教育培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需求稳定的刚性职业,然并卵……说灭就灭了;
我记得马云十年前预言“二十年内,大部分职业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当时大家都当危言耸听,现在看看也不是没有可能。
你所想象的职业前景,也许还没等到毕业就成了明日黄花;今天无人问津的行业,也许毕业时就被用人单位抢得头破血流。
万物皆周期,就业也是如此,行业需求的变化巨大,而大学专业设置和招生又相对刚性,这个矛盾就造成了很多专业都存在“热门——冷门”的就业周期。
从这个角度看,张雪峰的有一句话错得离谱,他说“一个985院校教新闻传播的教授,自媒体账号的粉丝数量和流量都不如我”,这说明他并不理解新闻行业,流量跟影响力是两回事,对于媒体而言,影响力要远比流量重要,在中国,媒体地位和级别的作用更大。
这件事跟职业选择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去了。
媒体在中国是被特殊管制的行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不得经营新闻机构的版面、频率、频道、栏目、公众账号等,不得从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重大社会、文化、科技、卫生、教育、体育以及其他关系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等活动、事件的实况直播业务。
自媒体名为媒体,实际上是身份不明的灰色地带,如果要上纲上线的话,坐在直播室大谈教育,本身就是违反了上面的最后一条。
自媒体之所以被保留下来,完全是看在其能解决就业的份儿上,未来如果就业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大概率要解决这个灰色地带,比如要求每个超过一定粉丝数的自媒体都要接受一个官方媒体的管理——这里只是假设一种相对常规的管理方法,就算像培训行业那样一刀切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拉长时间看,作为国家重要的宣传阵地,现在很可能是官方新闻传媒的最低谷,自媒体的繁荣顶峰。
当然,我也看到不少人选择冷门专业,指望毕业后咸鱼翻身,低进高出,这也不现实,大部分冷门的专业真是长期坐冷板凳,是“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状态,并没有什么周期。
如果就业周期难以预测,无法利用,是不是填志愿就成了完全拼人品拼运气的决策了呢?
解决的方法就是给自己二次决策的机会——如果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就选择就业范围广的专业。
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时,最大的误区是把“专业”与“行业和职业”机械地对应起来。
这一次事件中核心争论焦点的“新闻专业”,很多人认为毕业之后能到新闻单位做记者编辑。实际上,大部分媒体招聘记者时,更喜欢从版面对应的专业方向中选,而非新闻专业;而新闻专业毕业去向最多的就是广告、公关和互联网行业。
再比如法学专业,大家都以为毕业后不是公检法,就是当律师,其实毕业去向前两位的是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
很多人学计算机,认为容易进互联网大厂,其实不然,阿里招的最多的三个专业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腾讯最喜欢招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和市场营销。
有一个大致的规律,文科和部分理科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广,工科大部分都是“所学即所用,一锤定终生”,选后者就是直接定婚,选前者就是还要再想想。
比如校招最受欢迎的企业华为,前三位都是专业严格对口的电子、信息和通信方向;而另一个同样受欢迎的公司字节跳动,前三大招聘岗位销售、运营和产品经理,全部没有专业限制,所以实际上吸引的大部分都是文科专业。
张雪峰也有类似的建议,如果立志进媒体,不如报考中文专业,这就是考虑到“二次选择”,学中文也能进媒体,只是专业竞争力稍弱,但好处是,如果到时候改主意或者新闻还是不景气,在很多职业上的竞争都比新闻强。
所以,同样是文科,中文比新闻的“二次选择权”更高。
“二次选择权”更大的意义在于“避坑”。
前面说过,很多长期冷板凳专业,学校明知下游的就业方向过窄、就业一直很困难,仍然年年招,只是出于维护学校的专业设置或者国家要求,学校在高考招生时就挖好了“坑”等你跳。
还有一些专业,比如电力,听上去很好听,很多院校也不难考,但就业的猫腻太多,能进收入待遇好的电网的,都是“电二代”,没有任何关系贸然选择这个专业,未来就业,除了少数985/211可以进一些电力设备上市公司,其他大概率只能选择偏远地区电厂,或者被迫改行。
所以,那些就业方向很具体的专业,如果不是很了解,不要听名字好听就填报,核心就是不把路走死,给自己“后悔药”,给自己“二次决策权”。
“二次选择权”这个观点,我五年前就在文章中提出,但一直有人反对,认为“不切实际”,反对的理由也不算错,这类专业俗称“万金油专业”,能够应聘的职位,很多都有相应更偏好的专业,因此专业竞争力不足,除了少数985院校,就连211都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这个理由放在五年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放在行业变化和就业难度指数级增长的今天和未来,反而才是“不切实际”的。
原因在于,就业的难点已经从“薪资”变成了“就业率”。
知乎上有一类“一般学校好专业和好学校一般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看几年前的答案,都是一边倒的倾向于选“好专业”,原因在于,那时人才市场高景气,就业率普遍很高,毕业后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上,而不同专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般高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所以才会重视专业。
但近一两年的答案却大部分倾向于学校,原因在于,这几年大部分专业的就业率都在下降,而在就业率这个维度上,刚好相反,不同档次学校之间的差距,大于不同专业之间的差距,再加上考研考公中也是学校更有优势,所以衡量的天平又开始向学校端倾斜。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很差,但我们要在内心做好准备,今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对于专业的判断标准,大部分人都要把“能找到好工作”的目标,放低到“容易找到工作”,与其一次性“押宝赌未来”,不如提高决策的“容错率”,放弃专业性太窄的机会,给未来的“二次选择”留下空间。
很多家长在做这个选择时,潜意识里有“用选择代替努力”的“赌徒心态”,指望通过一次选择,让孩子终生受益,少走弯路。这种思想,以前就业形势很好不容易出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未来胜率下降的时代,这么做也把孩子未来可通过努力去解决的空间给抹杀了。
我的后台收到过大量读者问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怎么办”,我本人也经历过两次转行,所以我才深深地体会到——高考填志愿选专业,也就是初恋混个人生经验,总要给自己未来遇上真正所爱的事业时,留下二次选择的余地吧。(关于转行的分析文章,见今天的次条)
大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更在于思维方式和人生体验。
这一次的争论中,还有另一些声音,应该是一些新闻人借机发泄“新闻行业江河日后”的情绪,但它与高考选专业无关,用刘慈欣的话来说:“在中国,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沉重了,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
不过,更好的选择确实是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人生价值”这内在三要素出发,考虑其中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你适合做什么,兴趣爱好是你喜欢做什么,人生价值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
这仍然考虑的是决策容错率,这三个要素都相对稳定,未来努力成本更低,更容易产生正向反馈和能力的自我复制,即使失败也不容易自我否定——只是要分清真正的兴趣和一时头脑发热。
高考志愿两百多个专业,既有真正的金矿,也有不断往下掉人的“坑”,就算专家也不可能一一搞清楚,相信专家的预测不如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
有了感兴趣的方向后,尽可能多了解这些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知乎上有一个问答“不同行业的真实工作是怎样的体验”,近600个回答,覆盖了大部分人数多的职业,回答内容包括每一个职业的主要职能、日常工作状态、入行门槛、薪资变化等等。花一两天时间,一个一个地看过去,发现感兴趣的,再搜一搜其他人的回答,相信一定会对你填志愿选专业有帮助。
人生的道路其实都是越走越窄的,你每走一步,你未来的可能性就减少一些。所以相比“划不划算”的利弊分析,做真正喜欢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巴菲特说:年轻人不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好像把性生活攒到老年再过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公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