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业绩与价值观背离的三个方案

转型刚刚好
+ 关注
2023-07-10 14:43
598次阅读
不要“有毒的业绩”,更不要“表演”的价值观

在上一篇文章(真相来了|为业绩牺牲价值观,到底值不值)中,我们分享了业绩与价值观背离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失衡;二是领导者的任性与自我放大;三是基于现实的“习惯性妥协”。如果放任不管,必然会导致业绩与价值观长期背离,继而引发企业经营的“精神分裂”,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毒的业绩”。在表面的业绩繁荣之下,存在大量的私下承诺与江湖交易。只要有业绩,在公司可以横着走,什么规章制度,都可以绕着业绩高手走,真遇到冲突,谁业绩高谁有理。这种情况下,很多员工的行为可以置公司流程、制度与文化于不顾,只信奉业绩为王,认为企业文化很虚很扯淡;

第二种情况:“表演的文化”。天天搞企业文化,墙上的口号无处不在,大会小会必谈企业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但就是不见业绩增长,开会所占用的时间比正常开展业务的时间长,还要准备各种表格应付各种检查,动不动就拿企业文化吓唬人,各种运动让员工身心疲惫,已经忘记了作为企业要盈利的基本属性。

问题是,为了短期业绩牺牲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不对,而只强调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不能带来业绩增长也不对。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左右摇摆,不仅会耗费企业的管理资源,还会加剧员工的分化,最终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该如何终结这种“精神分裂”?本质上,还是要让业绩与价值观合二为一。怎么办?

选对人,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把好招聘那道关。一般而言,对候选人业绩与能力的评价,早就有成熟的量化体系。比如,过往的最佳实践、相关的项目经历、专业水平证书、行业背景调查等等,都能帮助企业确认候选人的过往业绩和能力水平。但价值观很难通过有效的工具手段测试出来,即便是目前企业采用的第三方测评体系,也很难完整评价候选人真实的价值观。因此,企业往往采取多轮(人)面试的方式,增加面试关口,选用更具洞察力的面试官,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早期的阿里招聘,马云都要扮演最后的面试官;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一往无前》那本书中也多次提到,他很长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事就是招聘;而全球知名的投资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也曾在访谈中提到,直到现在,他都会拿出很大精力投入到面试中来。说到底,老板(也包括候选人的直接上级、部门主管等)亲自出马来“闻味道”(文化与价值观),能减少看走眼的概率,还能揭穿很多人的“价值观面具”。有了这些做准备,招聘那道关,就能减少很多隐患。

第二层含义,是选拔和晋级时刻。招聘时是“对的人”,一定能保证入职后就是对的人吗?未必。先不说招聘面试的水平如何,那些在入职时业绩与价值观层面被评价为“双优”的人,也并不能保证一直“双优”。原因有很多,比如:自身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抉择、对公司的发展信心、与直接上级的关系、自身优势没能发挥出来等等。所以,管理者要做好准备:你面试过的“对的人”,肯定会有一部分在后续的发展中“掉队”。因此,在组织的选拔和晋级时刻,还是需要管理者在业绩和价值观层面再次进行客观考评,选择那些持续“双优”的人进入到管理梯队。从这个层面讲,公司任何人才选拔,都不存在所谓的“免检”,管理者不能随意“拍脑袋”决定人才的晋级与升迁。好员工是竞争出来的,好人才是实践出来的,这才能保证业绩与价值观的合二为一。

谁规定业绩和价值观就不能一致?难道它们就必须天然分离吗?从企业的属性看,业绩本就是企业的生存底线,持续健康增长的业绩,难道不应该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应有之意吗?因此,把业绩写入价值观,把业绩表现作为员工价值观行为评价的一部分,就非常重要。

这就涉及到,什么样的业绩,才是符合企业价值观的业绩。显然,任何公司都反对”有毒的业绩“,因为这种业绩暗藏了很多雷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也可能会提前透支客户的信任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我们经常说,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但在业绩层面,很多老板与管理者很难“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为了能有业绩,就可以纵容或默许某些行为,那种见不得阳光,不符合规矩的业绩,不仅不会让企业得利,还会影响组织健康,这种杀伤力往往让企业痛不欲生。

正相反,企业需要的,其实是合规的、持续的、创新的、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业绩。这样的业绩,都要那些特点?比如,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产品或服务口碑、企业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过程合规、业务持续创新、竞争力不断提升等等。这才是业绩的“真香定律”。以财富世界500强为例,每年发布的榜单,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像沃尔玛、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IBM、壳牌、西门子、飞利浦、丰田、大众、华为等常年在榜的企业,他们无一不在追求健康的业绩增长。‍‍‍‍‍‍‍

说到这,大家也就明白了:追求业绩本就是企业的天然属性,业绩也应该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只不过,很多企业为了短期业绩,选择牺牲原则和底线,为了“有毒的业绩”,一再妥协和退让,这种做法才会让业绩和价值观渐行渐远,才是业绩与价值观背离的“万恶之源”。所以,让“好业绩”成为企业的价值观,就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远离“有毒的业绩”,坚持“好业绩”,就会让“良币驱逐劣币”,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增长。

这方面的典范是阿里。在阿里的考核体系中,业绩与价值观一度为5:5。什么意思?价值观不一致的,清除;业绩没达标的(或者有毒的),清除。对于业绩达标但价值观不一致的清除,大家很容易理解,没有和公司保持一致。但价值观达标业绩不达标的也要清除,很多人就会觉得可惜,一般而言,至少要给几次机会吧。问题是,有啥可惜的?为什么要多给机会?如何避免“心生怜悯”的妥协?一旦管理者“业绩不行,但价值观可以,再培养培养”的思维固化,可能会助长一些人的“表演水平”——只需要在态度上表现出拥护老板、忠诚公司,关键时刻表演自己和公司保持一致,就能免于淘汰。老板和管理者们,请收起这些一厢情愿的“好心”吧。这样做,企业最终留下的,恐怕不是那些能征善战的将才,而是靠表态尽忠的庸才,这难道就是企业想要的文化与价值观?

长期以来,那些快速增长的企业,都面临一个主要矛盾:企业发展水平与人才水平不匹配——要么企业发展快,公司内部人才水平跟不上;要么人才发展快,公司发展水平没跟上。大家想想看,很多公司的人次流失与裁员淘汰,是不是和这个根本矛盾有关?所以,老板和管理者要保持敬畏之心,要推进公司的进化,这也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本质所在:如果企业不发展,没有更大的平台和空间给到优秀员工,他们凭什么选择留下,难道是因为老板很帅吗?而所谓的公司发展与进化,当然就包括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不断进化。原因很简单:如果总是停留在过去的光荣岁月,甚至外部环境与行业赛道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企业还沉浸于过去的文化与价值观,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那么,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如何进化?一般而言,有三个途径:第一,回归公司战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司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同,这就意味着,文化与价值观需要与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相匹配。比如,总拿创业期的文化与价值观,来指导成熟期的企业发展,一定会出现经营管理的错位和冲突;第二,回归公司的业务属性。制造型公司与研发型公司、销售型公司,其文化与价值观的侧重点一定不同。另外,如果企业的业务形态发生改变,文化与价值观要随之调整,特别是那些正在转型期的企业;第三,回归公司的成长复盘。多年来,公司发生过一些内部观点交锋和重要事件,从这些实际问题出发,老板和管理者要不断总结和思考,哪些文化与价值观要长期坚守,必须雷打不动,哪些文化与价值观可能存在问题,需要更新和完善,实现文化与价值观的自生长。另外,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进化,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一定要将“双优”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进来,他们代表公司的未来,也是公司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将他们的意见吸收进来,才能实现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持续进化。

所以,业绩与价值观并不冲突,远离“精神分裂”,让业绩和价值观合二为一,是优秀公司持续进化的必经之路。您说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转型刚刚好”(ID:gangzhuanxing),作者:杨继刚,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终结业绩与价值观背离的三个方案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