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和岗位到底如何选择?这两条实用建议你一定要看
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当你想要跳槽转行,或者临近毕业不知道从事什么行业或岗位的时候,通常都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
在有些人眼里,进入汽车行业,快消行业,还是电力行业,好像都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和区别。
他们认为去哪都一样,不喜欢了,随时换工作跳槽不会是什么难事。这其实是缺乏行业意识的一种表现。
也有些人觉得岗位的转换难度太大,没有任何可能性。这同样是对转岗的一种误解。
在职业发展之路上,遇到转行或者转岗,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既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能过分忽视,掌握了必要的知识,你就能轻松应对,为自己的职业进阶之路扫清障碍。
初入职场的人,想要立刻发现自己最适合的行业,其实并不容易,那不如先干了再说。
你不在一个行业待上一段时间,就很难说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比如发展趋势,市场行情,竞争态势,供应链等。
因此进入新岗位后,不管是在技术岗还是营销岗,踏实工作,多观察,多体会,多思考,争取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里手。
一旦失去了行业背景的积累,未来你在人才市场的价值会大打折扣。
而当一个人考虑换工作时,被面试官拿来衡量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该领域或该行业的从业年限和经验。
如果一个人的简历表现出在很多行业转换过,那证明你在一个行业的积累很浅,不足以委以重任。
因此尽可能的在一个行业深耕,长期发展,不要轻易转行,因为这样不仅会损失掉原来行业的积累,在新行业从新开始也会面临很多挑战。
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对所在行业的确不感兴趣,一定要转行的话,也建议在相关行业之间转换,保持行业内在连续性。
这样你可以将之前积累的经验、技能、人脉等等进行迁移,延续和强化,比如在上下游产业相关行业,大的同一领域下细分行业之间都可以转换。
举个例子,你原来供职于某汽车制造厂商,那么想要转行的话,可以考虑到汽车零配件行业,汽车行业媒体,汽车金融等等。
转换的行业之间关联度越高,你的转换成本越低,风险越低。
如果换到新行业,你在原来行业的渠道,客户,人脉,平台,信息等资源都无法延伸应用于新行业,不能匹配到新岗位,这种转行的风险是极高的。
对于具体行业的选择,要选择那些稳定发展或者高成长的行业,而不是进入下行通道,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也就是 我们常说的夕阳行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下端,利润低,高能耗,竞争力低,包括产能过剩。
比如传统纸媒,钢铁煤炭,传统的零售业,随着社会发展,不进行升级转型,一定会被新模式(如互联网)所替代。
了解了行业选择,你还需要明白岗位在一个组织中的组成。
除了一些支持和辅助性的岗位,企业中一般分为技术岗和营销岗,技术岗位主要在后台,营销岗位在前台,面对客户。这两类岗位对企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技术岗位包括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技术支持等;而营销岗位包括销售,市场,公关,产品,业务拓展等。
技术岗位根据最新技术趋势,不断研发新产品,提供弹药,营销岗位的任务则是拿到子弹,在一线冲锋陷阵,实现销售。
如何在这两类岗位中做选择,既要考虑个人性格,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不同路径。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喜欢钻研的技术控适合技术岗位,而性格外向,善于与人打交道,头脑灵活的人则更适合营销岗位。
技术岗位未来的发展路径是走向技术专家或管理岗位,而营销岗位则是走向最佳销售等个人贡献者或管理岗位。
当然选择技术岗位或者营销岗位也可以在未来做转换,尤其从技术岗位专向营销岗位。
不少人从事技术一段时间,对公司的产品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然后转岗从事一线销售,取得非常好的业绩,因为凭借较强的技术功底,他们很快赢得客户的信赖,而这点优势是普通销售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有些人就是刻意做这种职业规划,先技术,后销售,这样的工作经历和背景,在未来走向管理岗位时,也是很大的竞争优势。
除了技术岗位和营销岗位这两大分类外,还有其他支持和后勤岗位,比如人力资源,财务,行政,运营,生产,采购,质量,服务等。
这些岗位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职能,但是因为不是公司核心岗位,工资水平一般处于中游,不及研发和营销职位,除非以后有机会晋升到本职能的高级岗位,薪资才会有大幅提升。
而即便在跳槽时,这类岗位的薪资期望也非常有限。
职业机会的选择,需要多看,多听,多搜集。
在不同的机会面前到底该如何做选择,并不容易,一方面可以咨询亲朋好友,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第三方资源协助。
前者的优点是他们在某个行业或岗位多年,可以给你提供很多真实的信息和意见,不会被蒙蔽,但是缺点是容易先入为主,被固守的经验或观点而束缚住你的思路。
而后者比如跟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交流,跟目前在此行业或企业的在职人士交流。这种方式比跟亲友的交流结果会更加客观,更有参考性。
所以到底该如何选择,你要立足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而不只是眼前马上得到一份工作。
这样才能集中火力,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对目标行业和企业的搜寻上,时刻关注这些企业的招聘信息和招聘渠道,抓住机会,充分准备,有的放矢,大大提高求职的成功概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场木沐说”(ID:mumushuo2017),作者:木沐,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