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通信行业专利权人向“钱”看的时代来了?

知产力
+ 关注
2023-07-24 11:41
1.8w次阅读
国内企业专利价值潜力仍待挖掘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艰难的市场环境,国内通信企业需要团结一心,将精力集中在自身技术研发的积累和突破上,以在未来不确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近日,有关华为向日企收取专利费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

事情源于日经新闻的一则报道。报道声称,华为向大约30家日本中小型企业寻求专利许可费,涉及的企业不分规模,甚至连员工人数在150人左右的初创企业和数人规模的小型企业被要求支付专利费。日经认为,这意味着正在经受“制裁”的华为对这样的专利许可收入正显现出日益增长的依赖。

针对这一报道,华为回应称,公司积极地开展许可活动,通过积极许可促进创新、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为了维护产业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间相互认可知识产权价值,可以促进高价值标准技术研究“投入-回报-再投入”的创新正循环,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1]

如今,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进入5G时代,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行业中的话语权也在变得越来越高,从2G起步、3G追赶、4G同步到如今的5G超越,中国通信企业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逆袭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领先的5G市场,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占全球5G连接的60%。”前不久,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疫情后首次回归上海举办,主办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在《2023年中国移动经济报告》中指出,全球运营商正越来越多地转向5G行业应用,而中国是走在最前列的国家。[2]

这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产业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IPlytics发布的数据,自2017年5G标准制定之初至2022年底,全球在ETSI进行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最多的十家产业主体中,中国企业占据一半的席位。

国内通信行业专利权人向“钱”看的时代来了?

各企业已声明5G专利族和已授权5G专利族数量(数据截至2022年10月18日。来源:IPlytics)

人们担忧的焦点之一,便是收取专利许可费的费率问题。有观点认为,虽然国内以5G通信技术为主的专利储备较之4G及更早的时代有了显著增长,但鉴于国内通信技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曾处于追随和赶超国际同行的发展状态,国内通信企业大多还没有足够的技术话语权,其自身专利储备和价值恐怕还不足以支撑其对外赋能。

国内目前公认通信领域专利价值较高的专利权人中,华为当仁不让。但除了华为以外,国内其他专利权人的专利价值,与行业头部企业尚有差距,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与国外老牌通信巨头高通、爱立信等相比,还处于相对劣势。

根据IPRdaily在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3],高通近两年在全球申请并公开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明专利仍然有26944件之多,位居榜首;华为则紧随其后,以20136件排在次席。国内企业中,排在华为之后的是OPPO、vivo、中兴和小米,正处于发力追赶之中。

国内通信行业专利权人向“钱”看的时代来了?

IPRdaily于2023年6月发布的“全球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截取前十位,来源:IPRdaily)

虽然中国企业在5G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要看到,由于现有通信标准的技术向下兼容特性,新兴的通信技术尚无法超脱于作为产业基础的2G、3G、4G技术而存在,在此前提下,老牌巨头多年积累的部分底层专利技术虽然正逐步被产业更新、替代,但仍然在产业标准制定领域持续产生价值,这都使得老牌巨头在事实上仍然掌控定价话语权。

除此之外,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些相关专利权的稳定性还存在问题,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些被宣告无效的专利中,甚至不乏一些被声明为标准必要专利的。这意味着专利权人仍需不断自我修炼,一方面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在专利积累、专利布局以及专利撰写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提升专利权稳定性和专利价值,夯实知识产权保护根基。

种种事实表明,国内通信企业在整体的专利储备、专利稳定性及专利价值方面,仍有挖掘潜力,仍在“超越”老牌巨头的过程中,当前更应该稳固资产的根基而非一味地追求货币化。

笔者注意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期修订出台的《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4]和公布的《关于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5]中,也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以不公平的高价许可”知识产权/标准必要专利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做出明确规定/指引。此前,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也曾发布《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指南》。这些都表明相关部门早已注意到专利许可定价中的不公平现象并进行了规制。

总体而言,专利许可费的多少还是要基于专利价值的,还需要量“值”而行。专利包含的内容复杂,各公司之间交叉授权的情况也很复杂,确定专利许可费用还需要看具体因素和情境。即便强如华为,也是将“合理收费作为创新的结果而非目的”,并未一味索求高额许可费作为回报。作为后来者的国内通信企业,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专利许可费定价问题上不能总想“一口吃成胖子”,仍需稳扎稳打,合理设定许可费用。

除了许可费率的确定以外,专利许可交易也需要讲求一定的策略。尤其是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国内专利权人更应当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当今时代,国际通信技术竞争局势正日趋激烈。目前,在5G技术已经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世界上已有许多技术领先的国家开始制定6G战略规划。欧盟的Hexa-X-II 6G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韩国和日本也在各自推进6G研发,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6G技术商用。

国内通信行业专利权人向“钱”看的时代来了?

Hexa-X-II项目合作伙伴(来源:ChinaIT.com)

美国当然也在加紧通信技术研发。202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下一代通信技术法案》;美国通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ATIS)成立了专门推动北美6G发展的Next G联盟(Next G Alliance),爱立信、诺基亚、高通等均参与其中,而中国大陆的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企业则被排除在外。[6]

早在2019年6月,我国工信部就推动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并已于2022年5月启动实施6G潜在关键技术验证测试。我国工信部2021年11月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兴技术产业竞争博弈更加激烈,由产业创新引发的全球产业新布局和分工新体系正在形成。根据《规划》,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需要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突破,尤其是移动通信核心技术演进和产业推进,包括加强5G增强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乃至推动5G产业链快速成熟、开展6G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等。其中,实现5G增强技术标准文稿和技术专利数量保持领先,则是其中重要一环。[7]

复杂的国际通信技术竞合态势也影响到通信设备市场环境,并体现在竞争对手之间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冲突与对抗上。2022年,德国法院裁定OPPO、vivo侵犯了诺基亚的标准必要专利权,签发了针对OPPO、vivo的禁令,直接导致两家中国厂商宣布暂停在德国销售旗下手机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家中国厂商就此屈服于“不合理高昂”专利费。目前,OPPO、vivo正在就此提起上诉。[8]

更早一些,华为受到美国“制裁”的事情相信是更为人熟知的事实。自2018年至今,美方一轮狠过一轮的“制裁”,显示了国际通信及芯片技术竞争的白热化,也让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加强自主可控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行业共识。

这些事实反映出,当前摆在我国通信人面前的最大任务依然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保持5G、6G时代技术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的领先地位,促进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然而,在2016年前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顶峰后,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近年来,全球手机用户总规模增速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IDC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至12.1亿台,创2013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出货量,IDC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需求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9]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10]今年5月,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第1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802亿部,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7%。[11]Canalys研究表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第1季度同比下降11%,出货量降至6760万部,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2]

如今,国内通信企业大部分还在发展阶段,真正赶超国外老牌通信巨头尚需时日。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艰难的市场环境,国内通信企业需要团结一心,将精力集中在自身技术研发的积累和突破上,以在未来不确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此刻的“抱团取暖”、互帮互助,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利益,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寒冬,更有利于推动国内通信行业的整体进步。

现阶段,我国通信企业仍应将工作重心放在核心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积累上,注重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水平,提高自己的专利价值,努力巩固自己的护城河。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竞争局势下,国内企业应当在通过专利许可交易实现货币化的过程中更加慎重和有策略。合理的策略和定价,不仅可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也可以推动国内整个行业的发展,从而做大做强国内信息通信产业。

注释

[1] 周玲. 华为回应向日企收取专利费:合理收费是创新的结果而非目的[EB/OL]. 2023-06-20[2023-07-1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552176.

[2] 谭伦. 5G发展迈入下半场 中国通信业引领创新风潮[N]. 中国经营报, 2023-07-03(21).

[3] 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全球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EB/OL]. 2023-06-26[2023-07-12]. https://mp.weixin.qq.com/s/45S4zTIFIvjHEw1OYiYODA.

[4] 市场监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禁止滥用知识产权 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EB/OL]. 2023-06-29[2023-07-12]. https://www.samr.gov.cn/xw/zj/art/2023/art_40a491351ced42b4a814bcf87bb4cb6b.html.

[5] 反垄断执法一司.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关于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EB/OL]. 2023-06-30[2023-07-12]. https://www.samr.gov.cn/hd/zjdc/art/2023/art_6422b2fb728f486b9814349213ea07c6.html.

[6] 静雨,行雁. 2022上半年全球通信设备行业态势分析[EB/OL]. 2022-09-13[2023-07-12]. https://mp.weixin.qq.com/s/qXm4TAoFj3zAhWggFG0pHA.

[7]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21-11[2023-07-12]. https://www.miit.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226211233/attach/20226/37cbcbf260914e6f9dd52c70b69c5bb8.pdf.

[8] 差评. OPPO和vivo的手机在德国禁售,只因诺基亚耍“流氓”[EB/OL]. 2023-05-09[2023-07-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384393286037355.

[9] 长河. IDC: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1.3%,三星、苹果、小米前三[EB/OL]. 2023-01-26[2023-07-13]. https://www.ithome.com/0/669/566.htm.

[10] IDC. IDC: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EB/OL]. 2023-01-29[2023-07-18]. 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CHC50201023.

[11] 故渊. 2023 年 Q1 全球手机市场下滑 14%:三星出货量第一,苹果降幅 2%,小米下降 22%[EB/OL]. 2023-05-05[2023-07-13]. https://www.ithome.com/0/690/708.htm.

[12] 199IT. Canalys:2023年Q1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出货量为6760万部[EB/OL]. 2023-06-09[2023-07-18].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3-06-09/doc-imywrfyt2306276.s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产力”(ID:zhichanli),作者:大风,编辑:布鲁斯,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国内通信行业专利权人向“钱”看的时代来了?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资深作者知产力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