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今天你emo了吗?
情绪的起伏勾勒出现代职场的底色。工作中得到认可会感到开心,遭遇瓶颈会变得沮丧;有完成目标后的如释重负,也有最后期限来临前的紧张焦虑。尽管对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来说,情绪稳定是应有的素养,但不轻易表露情绪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被刻意地藏了起来,以一种更潜在的方式影响工作态度和绩效。
职场人在积极与消极情绪中反复游走,难免出现emo时刻。“emo”原本是一种独立的音乐风格,是英语单词emotional(情绪化)的缩写,在互联网上被用来指代生活中的情绪化时刻,并衍生出“丧”“忧郁”“伤感”等多重含义。一份《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有近七成白领偶尔会崩溃,情绪十分稳定的白领仅占10.32%,还有19.26%的人表示,动不动就“心态崩了”。外部环境在变化,内部危机感增加,竞争和压力被压缩到更小的空间,情绪的暗潮因此更加汹涌。“内卷”“精神内耗”“职场PUA”成为职场上最热议的话题。
面对工作中的情绪变化,有人自认为属于压力驱动型人格,越紧张越高效;有人选择向上寻求纾解,拒绝被情绪传染打乱节奏;也有人正在努力学着控制情绪,避免陷入emo的旋涡。忙忙碌碌的他们在工作中有着怎么样的情绪变化?他们如何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及情绪对工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团队管理者,又该如何洞察群体情绪并善用它们呢?为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专题小组兵分五路,与八位不同年龄段、身处不同行业的职场人士交谈。他们无一例外地肯定情绪对工作绩效和团队管理的重要影响,也都承认自己遭遇过情绪问题的烦恼,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和策略。为了尊重隐私,在此我们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名。
我从来没认真考虑过情绪这个话题,现在想一想,还真有挺多话想说的。
我现在算是公司里的一个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就是夹心饼干中间的馅。我们公司规模不大,一共也就20个人左右,我的上级就是两个老板。其中一位是性子比较急的人,我们又是半居家办公的模式(每周只坐班两天),他看不到我们在干什么就会很焦虑,这种焦虑又会传导给我,影响到我的工作情绪。只要他开始关注一些工作周边的细节,比如考勤或报销,或者说话语速像机关枪一样特别快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又焦虑了。
当他的焦虑情绪撞上我们特别忙、很疲惫的时期,就可能引起冲突。不久前我就在一次老板参加的小组会议上发火了,抗议老板的过度管理。对我个人来说,向上的情绪纾解特别重要。虽然我们整体上比较扁平化,但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我需要替团队承受来自上级的压力,不然我们整个工作节奏就乱了。
我们在管理风格上的不同取向可能跟生活的年代不同有关系。老板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习惯这种威权式的领导。但对我来说,职场沟通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别人感觉到你是真的在沟通工作,而不是利用职级在发泄你的情绪。向下的情绪管理我倒没有特别注意过。我会把团队的小伙伴当作平级的同事去对待,没有觉得自己是他们的上级,有时候还会跟他们一起吐槽公司。这其实也有好处,因为工作中的压力大多来自让你干活的那个人,当你知道那个人也跟你承受着一样的压力,心理上会好受一些。
在职场上有很多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打工人不可能没有不开心的时候,与其一味地输出正能量,不如跟他们保持同频。我真的能感受到吐槽带来的生产力提高。每当我们一起吐槽公司或者客户的时候,就好像拧成了一股绳,然后一起想解决办法。但我不会把自己的压力,比如整体的业绩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工作负担。不过吐槽归吐槽,工作中还是应该使正面情绪占多数,否则很难持续。我日常跟同事们的沟通还是以鼓励为主,这种鼓励要很具体,比如某一篇稿件的数据特别好,或者稿子里有一句话写得特别好,这样才有说服力。
从基层员工到中层管理者,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不可控因素变多了。团队里每个人的情绪、工作动力和习惯的沟通方式都不一样,这时候清晰且合理的规则很重要。在我看来,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能够对冲情绪的,至少要让每个人有“奔头”。
不管是不是居家办公,线上沟通的情况都很常见,包括跨部门协作以及与客户的沟通。以前我也会试图通过语气和措辞的变化来表达情绪,但是现在自己带团队之后,才发现这都是自我安慰,大多数时候领导都不会察觉到你的“内心戏”。不过我在线上沟通的时候也会注意一下,不要给别人不好的观感。我会准备一个工作专用表情包,而且定期更新整理,放在最容易找到的位置。我其实是讲话比较直接的人,要尽量避免多余沟通,表情包管理是最省力的办法。
在工作场合,大家好像在不约而同地恪守某一个隐形的准则,都不会直接地表现对于工作的负面情绪。而且工作中用情绪解决不了事情,本着效率最高的原则,我一般就不会很情绪化。但这恰恰说明,我不情绪化并不是没有情绪产生,而是选择了压抑。我其实是一个挺情绪化的人,不过正在训练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理解的情绪化其实不是负面的事情。现在主流的观念里,大家提倡的都是积极情感。但我觉得这是一件不太正常的事情,因为人的情感像水流一样,是需要去疏导的,你需要正视它,应该发泄不良情绪,而不是压抑。所以在工作中不得不压抑的情绪,就需要私下花更多时间去疏导。一天结束,我可能会和男朋友打电话吐槽今天的事,有人和我“同仇敌忾”地讲一通,情绪就会平复一些。但有些问题实在严重,而且是日积月累的,这样就没办法再通过压抑解决了。如果你从观念到情绪都没办法和公司相容,就会很痛苦。所以我辞职了。
我的上司讲话是咄咄逼人的类型,“阴阳怪气”的(好几个同事都有同感),让人很不舒适,你会觉得不是去交流工作,而是去挨批的。偶尔能从他的表情中看出来,他觉得我做得不够好,觉得我最近有一些懈怠,或者觉得我不太合群,等等。有时候他听完我的陈述之后,就会撇一下嘴,或者翻白眼、皱眉头,这种非语言的情绪传递反而让人觉得更不舒服。因为他没有明说,你就有更多想象空间,一不小心就会想多,会陷入情绪内耗里——你的潜意识会把一个信号不断放大,你会被卷进情绪旋涡。
作为身在中层的我,往下看会觉得下面团队的压力是不大的,但往上看,压力是在眼前的。我所在的公司产品战略部门是离总经理最近的部门,部门负责人更像“大军师”的角色。我们这轮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产品,要按什么节奏推出,这些都依赖于市场分析、竞品分析、客户需求分析,并与外方沟通。
我们工作的难点其实是协调中外方的矛盾,因为双方总有一些利益冲突。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双方的利益鸿沟努力谈拢。我们要代表中方申诉我们为什么要引进这台车,定价为什么是这样的。管理上最大的难点在于,在这种合资企业里,外方流程缓慢、决策过程冗长,而中方的态度多变不定,两者交织。外方的管理往往是单行线,做了决定就不会轻易因为外部的一些传闻改变,而且会比较强硬地要求执行到底;但中方往往变数大,随意性比较强,双方就会起争执,我们团队便要去调和矛盾,有左右互搏之感。
我们总经理总是说以前行业火热的时候,压力没有传导到我们身上,现在看到新能源汽车崛起,我们感受到寒气了。作为战略团队,我们的工作内容本身就包括分析行业前景。我们察觉了行业的未来,也感受到了压力,但发觉其实自己能做的不多,只能自我鼓励,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增强个人能力,把内功练好,才能应对各种可能性。
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我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团队成员、不同部门以及公司老板进行沟通和协作。虽然我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但我也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尽可能地感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努力降低情绪干扰。有时,我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比如昨天,我需要参加五个非常重要的有关产品战略的会议,并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否则会产生不好的连锁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提醒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讨论和规划,暂时把压力抛到脑后,只专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当整天的会议全部结束后,我才会感到如释重负。
一个人的情绪在团队里扩散,传递给其他人,这种情况很常见。情绪传染可以是正面的,比如有一次我们要赶在车展前完成一个非常紧急的项目,所有人都很紧张,只有一位同事表现出了非常积极和乐观的情绪状态。神奇的是,她的积极乐观感染到了其他成员,让大家充满动力和信心,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不过在更多的情况下,情绪传染是负面的,可能会让团队处于一种紧张、焦虑、悲观或低效的状态中。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我的表现和言行会对整个团队产生影响,而且我的情绪波动幅度越大,士气越受影响。因此,我的自我调节能力很重要,要尽可能展现出积极、乐观、相对稳定的情绪,才能对团队成员产生正面的影响,提高整个团队的士气和信心。我认为通过与团队成员沟通和交流,可以减少情绪传染的风险。如果有员工的情绪出现问题,我会及时了解原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员工的负担和压力。同时,我会鼓励员工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和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有效地应对情绪传染的问题。我也会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我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上课本身就需要付出情绪劳动,有时候碰到一些抗打击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哄着,给他们建立信心;还有一些学生自我感觉太良好,有时候我心里已经在翻白眼了,但还要保持很温和的语气。
去年(2022年)我们开始实行居家办公模式,团队沟通都在企业微信上。在给别人发信息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用一些表情和语气词,比如在句尾加上波浪号,“扭一扭”显得比较亲切。如果跟同事在一些事情上有分歧,我在措辞上也会更严肃一点,用比较客气和正式的说法,去掉一些语气词,也算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举个例子,当同事跟我沟通工作或者提出一个要求时,我一般会回“好滴好滴~”,如果我回“好的”,那说明心里是有点不高兴的。
总体上跟学生和同事的相处都比较简单,我更多情绪管理方面的力气是用在跟领导的沟通上。今年上半年我连续上了100多节课,基本上已经达到极限了,有几节课的记录写得晚了一点。后续领导因为这件事找到我,跟我说:“上完课后及时写记录也很重要,我们一起加油哦。”虽然她没有说责备的话,反而让我觉得她是在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重视,把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放大了。工作上的问题就事论事就好了,过多地摆出亲切的姿态,尤其是在我们观点有分歧的时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刻意,像是在打造一个平易近人的人设。前两年教培行业经历了很大的变动,我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能因为我的同事也都
是很“佛系”的人,有课就去上,没课就过好自己的生活,情绪挺稳定的。他们的状态让我发现“原来这样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也没有太强烈的焦虑或者不安的感觉。
对自己情绪的关注?那太经常了!如果第二天开庭,我就整宿都睡不好。我的指导律师跟我说过:“你有一辈子机会试错,但当事人就两次机会,一审和二审,你搞砸了就是搞砸了。”
在这种精神强度拉满的状态下,压力应该说真的比别的职业高,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是如影随形。在案子的进程中,这种紧张是没办法缓解的,只能等待结果到来的那一刻。但是你也可以选择少接一些案子,比如一个月接三个案子,算起来能休20天,这也可以调节压力。休息的时候,我喜欢玩玩游戏,看看漫画,在幻想的世界里“躲避躲避”。
律师都是各自为战,虽然有同事却基本没太多交集,更多时候情绪压力只限于我自己内生的那种。我是个特别懒散的人,但我其实是压力驱动型人格,压力大的时候我反而效率更高、能做得更好。所以有时候那种看起来负面的情绪,反而能刺激我提高效率——就是一股要较劲儿的心理,想赢,要赢。这可能也是律师的某种职业病吧。
我同事当中大部分人可以说都能“为爱发电”。我们公司是娱乐行业非常主流的一大厂牌,吸引了众多有优秀背景的年轻人慕名而来。因为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认可这样美好的文化,每天都能感受到一种积极的情绪在团队内传播。这是公司文化基因的天然属性带来的一种正向的情绪传播。
当然,就算处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作压力也时常袭来。公司为了帮助我们适度地调节情绪、排遣压力,会提供一些体验福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公司产品免费体验的机会,与自己喜欢的IP近距离接触,将自己置身于积极、美好的氛围当中,来抵消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此外,还会有一些周边商品的内购优惠。这对于本身喜爱公司文化和IP的员工来说,是巨大的福利。这些亲身体验的方式正是公司品牌与文化对内传播的重要渠道,使得员工在“沉浸式”工作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巨大满足。
最近两年,我们咨询行业的大环境不怎么好,加之我所在的公司是外企,目前要争取国内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更加有难度。我们公司对抗负面情绪的文化措施是推荐大家培养一个爱好,参加一项运动,多读一点书,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有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当然这只是公司的建议,实际操作层面公司会提供各种机会。比如,公司会邀请内部和行业内的优秀从业者,在小规模分享会上讲述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应对经验,这种分享因为很实际并且贴近行业情况,所以往往对舒缓情绪压力很有帮助。
我们还提倡用各种耗费体力的集体运动来缓解压力。比如,我们每天有“快来跳操啦”活动,在办公室中庭广场演绎广场操。下周还要办运动会,要求全员参与,项目包括足球、篮球、跳长绳、拔河、接力、长跑。公司还会安排很多贴近生活的讲座,听了也很减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商业知识”(ID:BKfudan),作者:《管理视野》,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