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芭比》会卖过《闪电侠》
在此之前,恐怕没有人能料到《芭比》这样的走势。
从上映首日的排片只有2.4%,映前媒体普遍预测票房只有六、七千万;到如今的单日票房升至第三,猫眼专业版对其预测达到了3亿票房。可以说, 《芭比》创下了今年好莱坞进口片市场的第一个小奇迹。
和票房一起上涨的,还有影片坚挺的口碑。豆瓣开分8.8,之前曾一度升至8.9,如今随着打分人数增多,降到了8.6,但这个成绩在今年的院线片(不论国内外)领域里,依然是属于第一梯队的选手。
当然,热度起来了,争议也没有停止,这两天关于影片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一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们认为影片不痛不痒,讽刺力度完全不够;也有一些顺直男观众们在看完后表示“被冒犯”,纷纷“破防”;至于影片的自来水们,则不亦乐乎地玩起了梗,在各个群里奔走相告分享表情包: “芭比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
总之,不管怎么样,这部《芭比》都缔造了今年不容忽视的一个巨大话题。而今天这篇文章,情报君则想从市场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是《芭比》?它的票房逆袭的背后,有迹可循吗?
上映之前,恐怕没有人对《芭比》的内地票房抱有期待。
一方面,这是一个脱胎于玩具IP的真人电影。国内观众对于芭比娃娃虽然不至于一无所知,但硬要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好像也谈不上。毕竟,在那个还流行芭比娃娃的年代里,这样一个娃娃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也算得上是价格不菲了。而如今的小孩子们,谁还在玩芭比娃娃呢?所以, 从大的角度来看,这个IP在国内是不太具备特别强的群众基础的 。
另一方面,从之前释出的一系列物料以及先导预告来看,整个片子透出的浓浓“塑料”质感也颇具魔性。大家都很好奇,一群真人演员要如何去演绎一帮玩具的故事呢?虽然影片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之前的代表作是豆瓣8分+的《伯德小姐》和《小妇人》,口碑应该是很有保障的,但是这样一个题材实在是让人有些拿不准。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
再加上,影片虽然定在了7.21中美同步上映,但是考虑到如今暑期档这么热的氛围,好莱坞大片基本上“上一部票房扑一部”。更何况同档期还有另外两部大体量国产片《封神第一部》跟《超能一家人》,可想而知,本片将面临着多大的市场压力。
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压力确实是有的。但是 在市场的千变万化面前,影片面临的压力也变成了转机 。
可以看到,上映首日,《芭比》基本上是被国产片压着打。更早一点的时候,影片的排片比更低,有不少网友表示想看看不到,或者全是“阴间场次”。甚至,由于映前缺乏对本片的期待,不少影院还以为这是一部儿童片,只排了国语场次。随着网上“增加排片”的呼吁声音越来越大,这才慢慢水涨船高,让当天的排片比来到了2.4%。
2.4%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这可是影片上映的第一天!连已经上映了一个月的《消失的她》排片都有3.1%。但是,就是 凭借着这么少的排片,全国不足一万场的情况下,本片愣是砍下了超过800万的单日票房进账,最重要的是上座率高达22.7%,新片里居于首位,远超同档期上映的另两部国产大片。
与此同时, 上映首日,影片以8.8的成绩开分,令所有人惊喜 。相比而言,另外两部国产新片,《封神》7.7也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超能一家人》以不到5分的成绩开分,却牢牢占据了超过1/3的排片比。这一点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到了第二天,局势就已经慢慢发生变化了。 得益于影片前一天的上座率,第二天排片比略有上升,达到了3.9%,同时上座率依然保持28.5%的高位。而且,影片的口碑也不断发酵 ,网上围绕性别等相关议题的讨论声音也越来越多,相关话题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热搜高位。与之相对的,仍然高居排片比首位(30.2%)的《超能一家人》最终票房占比仅有18.1%,出现了严重的排片倒挂现象,且豆瓣评分继续下跌,只有4分出头,堪称今年暑期档口碑的“最大惨剧”。
到了周日,《芭比》的上座率依然高居不下,同时口碑也依旧坚挺。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争议,但更多的仍然是围绕影片内容展开的理智良性的讨论,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影片在互联网上的讨论热度。
不仅如此, 《芭比》在社交平台上也自发形成了一股流行风潮 。“自来水”们疯狂安利,各类表情包、片中的金句被做成图片广泛传播,围绕女性的一系列相关话题被反复提起,影院里女性观众的笑声和(部分)男观众铁青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不管男生女生,都纷纷穿着粉色的着装去“打卡”,宛如奔赴一场颇具仪式感的盛会。毫无疑问,不论出于什么立场,《芭比》显然给社交舆论场提供了更多的热度和声量。
截至目前,影片的排片比已经升到了接近10%,票房更是稳中有进,即将突破亿元大关。相信到本周五《热烈》正式上映之前,影片在工作日依旧能获得单日千万级的票房斩获。 目前猫眼专业版对本片的预测已经来到了3.13亿,这不得不说是缔造了一个小奇迹。 华纳恐怕怎么都没有想到,这部在内地基本放弃宣发裸上的作品,居然能卖过超英大片《闪电侠》。看来如今的市场和观众还真是捉摸不透啊!
而在海外部分,《芭比》的势头甚至要更加迅猛。 北美方面,影片以1.62亿美元的首周末开画成绩位列今年之首,也是史上最好的女性导演电影开画成绩 ,高于《惊奇队长》的1.53亿。全球市场首周末开画成绩为3.44亿,也刷新了女性独立执导的电影全球开画成绩的新纪录。
如今,影片已经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且一路高歌猛进,在海外各大评分平台上成绩也相当亮眼。IMDb7.6分,烂番茄新鲜度跟爆米花度均为90%。 鉴于《芭比》目前的超高讨论,以及暑期档后半程几乎没有对手,展望全球10亿美元的票房基本没有压力,更将接棒前几年的《神奇女侠》和《你好,李焕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阵新的女性导演电影的观影热潮。
这一切还真是印了微博热搜的那句玩笑话:“芭比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
虽然《芭比》的票房势头喜人,也给今年平淡无奇的好莱坞电影市场增添了一点新的活力,但是显然,这样的轨迹并不具备什么参考性,也更难复制。
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原因当然还是在于, 影片在内容层面引发的社会大众的讨论度,以及对于两性议题的议论,切实地符合了当下社会的热点甚至敏感点 。
在这里,情报君无意去展开过多针对影片内容层面的论述,但毫无疑问的是,作为一部美泰出品的围绕自家IP展开的商业大作,导演显然在其中把娱乐性和深刻度平衡的非常好,也切实地展现了当代女性在男权体系社会中面临的困境。 事实上,影片所呈现的态度已经非常温和细腻了,如果连这种程度的表达都会让一些男性观众感到不悦的话,那也只能说一句,性别教育和平权教育在国内真的还任重而道远。
当然了, 此次《芭比》的小逆袭,也离不开广大女性观众的支持 。作为当下市场绝对的观影主力群体,灯塔专业版显示,女性受众占到想看用户画像的86%。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以及相对来说学历较高观众,也是影片的目标受众群体。可以感受到,在面对本片时,广大的女性观众达到了空前的一致,这样的一种银幕内外的连接无疑是令人动容的。 某种程度上也展现了,她们对于影片的认可,以及一部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影片,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是多么稀缺和有潜力的存在。
但也恰恰鉴于此,导致了影片的逆袭轨迹是难以复制的,甚至不太具备参考性的。
首先,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依然是“得下沉市场得天下”。所以,《芭比》或许能凭借高口碑和高话题性在一二线城市取得意料之外的好成绩,但是对于下沉市场来说,这当中的壁垒依然是难以打破的。参考《消失的她》的票房就能明白国内观众目前喜欢看的是什么。 像《芭比》这种温和程度的“宣言”,想要被更广大的国内环境所接受,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
其次, 某种程度上看,《芭比》为当下的社交舆论场提供了一种参与的视角 ,正如电影在当下国情和语境中所承担的意义一样,大家去影院仍然是寻求一种社交方式和茶余饭后的谈资。暑期档的大热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这一点。但是,并非所有的好莱坞影片都能提供这方面的价值,也不是所有的口碑出众的影片都能实现这个目的。所以《芭比》所经历的黑马之路,并非所有片子都能有这个运气碰上。
而且,派拉蒙的《碟中谍7》在内地的票房折戟进一步印证了好莱坞大片对于内地观众的失灵。如果连这样优秀的且具备IP基础的作品都无法激起内地观众的兴趣的话,那么对于本就原创能力匮乏的好莱坞来说,想要重新引起内地观众的兴趣显然只会是难上加难。《芭比》的意外也无法阻止好莱坞在国内观众心目中的透支,一定程度上也只能延缓这个过程罢了。
不过平心而论,如果《芭比》真的如预测的那样成功取得3亿+的票房,即便这不是一个大爆特爆的成绩,但是放到今年的好莱坞电影中来看,也是能排在第六名的水平了,甚至比漫威、DC的一批超英片票房还要更高。不管怎么样,对于整个进口片市场来说,还是好消息一桩。
至于相比华纳今年另一部寄予厚望但是血亏的大片《闪电侠》,《芭比》的成功完全证明了内地观众口味的变化。传统的单纯制造视觉奇观的电影似乎已经不再是大家的钟爱,相反真正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具备社交属性和话题性,同时兼具人文关怀的好电影才是真正会被大家选择的。
暑期档还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热度依然不减。接下来诺兰的《奥本海默》也将在下个月8月30日接受内地观众们的检验,不知这次还能否续写《芭比》的表现。另外,不知道好莱坞主创来华宣传什么时候能够重新恢复,这对于如今越来越“躺平裸发”的好莱坞大厂们来说,或许是一个扩大宣传声势,重新夺回内地观众注意的一个方法。不过,考虑到随着目前好莱坞罢工事件的愈演愈烈,这样的情形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实现了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无念,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