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内PLM/PDM行业回顾:容易崩?0负担?云 PLM软件的年度四大误解
2024年即将结束,过去的一年里,智橙PLM见证了云PLM一次次改变制造企业的研发生态。临近年关,智橙团队邀请了多家企业的管理者、技术骨干作为嘉宾,从PLM用户的视角畅聊了制造业研发管理的实践和反思,多位管理者、技术骨干提到:过去对云PLM有种种误解,很感谢智橙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云PLM系统正在制造业掀起一场研发变革,而人们对任何一场变革,总是会充满顾虑。然后真正的前行者,会以审视的态度去了解、去试用,并根据亲身体验做出判断。
智橙PLM团队根据PLM用户的讨论,整理了2024年对于云PLM的4大误解,让我们来看一下,其中哪些是人们的固有认知,哪些背后是行业的改变。
误解一 云PLM容易崩,数据容易丢
数据管理是PLM最基本的功能,部分企业认为,把数据放在云上,一旦系统崩溃,企业业务就没办法正常运转。
确实,云基础设施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但即便企业用本地的PDM管理数据,本地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也会很容易崩!只不过后者一般不酿成广为人知的事故。
事实上,对国内企业来说,本地的数据中心如果每年只崩溃一次,那么“恭喜您!您的企业打败了全国50%以上的企业”。
举个极端点的数据,根据相关统计,每15家拥有线下数据中心的企业中,就至少有1家企业,每年都会经历5次以上服务器宕机等影响本地数据访问的问题,因此导致的数据损坏和丢失,对企业业务造成了难以统计的损失。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进步,云PLM服务日趋稳定,企业的管理者、PLM工程师大可放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互联网大国来说,云方案做不到的事情,本地方案也很难做到。
事实上,为了提供更安全的服务,智橙PLM的云数据存储始终采用分布式冗余架构,并采用异地备份方式,确保数据可用性,最大限度确保在发生重大灾难后用户数据免受损失。
误解二 研发上云“0成本0负担”
有一些过度宣传的平台销售,可能声称自己的产品能帮企业轻松实现云化、数字化,但事实上,上云是个实打实的技术活。
将数据、业务迁移到云PLM,是个需要时间和可靠方案的项目。对于拥有众多应用程序和复杂数据连接的大型企业来说,上云需要详细的规划,还需要专人稳步实施。即便对中小企业来说,上云也并非毫无难度的。
云PLM的最大优势在于:(配好账号权限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访问,无需复杂的设置,登录就可工作。这为用户提供了即时体验和灵活性,企业的研发人员、销售人员,可以随时进行跨地域、跨设备的研发、展示。
但这不意味着,企业庞大的数据库——数以千万计的图纸、各种文档,都能轻松上云,每个行业的研发生产需求不同,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数据管理方式不同,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方案帮助每家企业轻松上云——这个逻辑就像,让雅思讲师讲托福考试,虽然是相似业务,但细节千差万别,专业不对口,效果就不好。
智橙PLM始终在泵阀等细分行业进行“日拱一卒”式的深入,梳理行业最佳实践——只有走访几百几千家同一领域的企业,和企业、协会等合作方撸起袖子共同研究需求、场景、实施细节,才能整理出行业的最佳实践,为行业提供最优的上云方案。
误解三 云PLM性能不如本地系统
这种误解有两个源头:
1.对云原理的不了解,导致不信任;
2.很多厂商名义上是“云PLM”,其实还是本地化的传统PDM/PLM那一套,只是把部分界面和数据搬到云上,属于“挂云头卖狗肉”。
作为云原生的 PLM产品,智橙PLM从底层逻辑上对延迟、兼容性和交互等问题进行了革新,与传统产品截然不同。比如,云PLM传输的是数据而非整个文件,这就减少了下载和打开设计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根据工作对负载进行动态扩展。
误解四 数据上云不安全
这个误区很普遍,它听起来就像是几十年前,人们说“坐飞机不安全,掉下来怎么办”的口吻。这个判断或许符合部分人的直觉,但不符合理性和技术。
这种误解来自于,看不到存储设备、服务商代替保存而产生的不信任感。就像赛车手要亲自擦车,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也得看到实实在在的机房才放心,这也是传统的PDM/PLM系统虽然功能老旧,但每年仍然有很多企业选择部署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智橙PLM拥有DJCP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和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对数据的保护等级相当,安保能力甚至比很多地区银行更出色。
具体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租户之间完全隔离,存储、传输过程全程加密;通过数字签名、加密存储等方式,确保数据完整性;日志审计功能,对业务数据操作全程记录……
作为全球领先的云PLM服务商,橙色云一直以来不仅仅关注智橙PLM在技术、理念、体验等层面的领先,也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人们对于云PLM的误解,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匹配业务场景的研发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