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蒋祎 Johnny
+ 关注
2021-12-24 14:21
764次阅读

小蒋做过一个3分钟的短视频,浓缩了我5年HR系统实施经验中的一些思考。今天,我也想用一篇文章,来提炼我在企业人力部这3年的一些体会。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即使HR系统上了线,HR数字化离落地还差“最后一公里”?换而言之,HR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我认为,有3个层面:

HR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HR首先需要的,是合适的数字化工具,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来落地他们新的想法。

然而,多数HR对数字化的认知有限。数字化能达到什么效果?应该怎么去做?即使读了人工智能的书、上了大数据的网课,也很难有直观的感受。有些HR参与过系统项目、开发项目后,却反而对数字化更加心生畏惧了。因为他们体验过,在漫长的周期中,用不断的加班换来不断的妥协,用无尽的耐心换来无尽的BUG。

数字化项目一定要有期限和范围,但是HR数字化工作不应该被局限。

我在收集需求的时候,首先问同事一个问题:"你们最不想干的活是什么?"。我们就用数字化工具把它自动化了。工具种类并不局限,比如我们利用HR系统的零代码平台,做过一些党务的功能;借用HR系统的360评价,做过一些匿名问卷;也写过程序,实现了自动背调,开发的耗时甚至短于用RPA;我们也用过一些外部小工具,包括钉钉、包括多维笔记。当然HR最常用、最应该善用的工具还是Excel,其实买WPS会员就能解决很多需求,如果团队里有人会VBA就能解决更多。每年,我们利用各种工具,通过共同创新,让数十项改进和提升的建议成为现实。HR对这些小工具的喜爱,甚至远超过HR系统。

而用这些工具做出MVP(最小可行产品),基本用时不超过3天。我们在这种小步快跑中的节奏中,不断积累着小进步、小创新、小成功。

这就是增长思维在HR数字化中的应用。

数字化工具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HR完成工作,更在于帮助HR加深了对数字化的理解、增长了数字化实战经验,提高了对数字化的信心,从而更勇于反思现状问题,更敢于提出改进建议,更善于利用先进武器。

要用好数字化工具,我们认为有这么3个关键:

  • 回归业务需求,理解背后缘由。
  • 熟悉各种工具,易用通用复用。
  • 快速探索试验,见效再做优化。

HR需要数字化的流程,将工具合理地串联、衔接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降本增效、优化体验的作用。这里说的流程比较细致、具体,对应到流程管理中,应该已经是第三、四级流程了。流程数字化的背后,要有人设计数据如何流动、步骤如何操作、人员如何协同。

HR系统其实都是按一定的流程开发的,厂商称之为最佳实践。如果有人觉得HR系统套件难用,甚至用系统的工作量大得多,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系统有原生流程他不用,偏要把其中的工具拆出来用,再强扭成新流程。

此前我也分享过,我们薪酬通知信流程线上化的例子。我们放弃了强扭HR系统标准功能,而是将Python小工具和零代码工具结合使用。从业务上看,原有流程并未被颠覆;从功能上看,这个方案还远不够完美:它没有直接从工资核算结果取数,查询时也没有二次身份验证;但这个流程方案的“性价比”可圈可点。

强扭也好,重塑也罢,数字化流程都是需要全面的规划、不断的实践打磨,才能让业务真正因为数字化而更加顺畅、高效。两年前我们上HR系统时固化的业务流程图,到了今天已经有了不少优化。刚提到的通知信流程,在全公司范围使用了一次之后,也通过改进代码减少了步骤、加快了速度。

数字化流程的价值,在于它被规划、固化和优化后,能帮助HR在工作中更加有条不紊、事半功倍。而流程中积累的过程数据,无论是为了审计,还是为了分析、优化运营,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理好数字化流程,我认为也有3个关键:

  • 数据对接打通
  • 流转尽量自动
  • 员工体验设计

HR需要数据分析的结果,来总结工作成果、发现工作问题、探寻工作方向。

做HR数字化分析的最大困难,和用数字化工具是类似的——HR甚至都不清楚目标成果可能是什么。分析方法、技能的欠缺反而是次要问题。

一开始我也是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最想分析却最难统计出来的指标是什么”。但后来发现,HR每年统计的指标,或是些通用指标,或来自于行业经验,不少都不痛不痒,反映不出实质问题。

于是我们换了一种方式——做专题分析。找一个大方向去探究,从通用的指标开始,钻取深挖,拉通各种数据一起看。例如分析离职专题,我们不仅看历年各类人群的离职,还要看绩效、晋升、考勤、满意度等等,甚至回过头看招聘时的选人标准是不是有偏差。

HR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专题分析可以验证主观印象是否正确。例如,有离职倾向的员工休假更多,下班更早?真正分析过后我们发现,员工走前一周确实有这些现象,但在员工提出要走的时候都还没有这些苗头。

通过专题分析可以发现值得长期监测的关键指标。例如,整体离职率并不能反映最真实的情况,某个更细的指标更能体现我们需要改进的问题。

专题分析的结果可以给业务建议提供支撑,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说的高级点就是“数据驱动”。专题分析和业务行动的确是可以相互推动,不断递进的。专题分析可能一种是比上BI、搞大屏、建中台更直接的数字化分析落地方法。

数字化分析的价值,在于找出关键指标并实时监测,让HR做到时时心中有数;帮助HR提升用数据说话的意识、提高用数据讲好故事的能力,做到言必有据。

要做好数据分析,我认为还是3个关键:

  • 发掘业务需求
  • 确定关键指标
  • 联系业务实际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认为:

HR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化?近年听说过有企业要用数字化倒逼HR业务转型,我不认同。HR数字化有可能是被逼的,但也是被企业战略所逼、被管理要求所逼。当然,作为从业者,我更希望能引导HR自发、主动地种下数字化的萌芽,让它在业务植根,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将HR数字化比作一棵树,那么数字化工具就是创造能量的树叶,数字化流程就是起连接、支撑作用的树枝,而数字化分析就是结出的硕果。

树要长大,必须有牢固的根基在看不到的地表之下。我认为,根基最主要是这三块:

HR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 运维管理,包括故障管理、问题管理、改进管理、服务请求管理、变更管理等
  •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质量管理、参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集成等
  • 知识管理,将方案、技能、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梳理、更新、分享。

这几块工作,都有成熟的方法论,比如运维管理有ITIL体系、数据管理有DAMA体系。知识管理其实被包含在了ITIL中,但我认为它太重要、又太容易被忽略了,要单列出来。如果你们实施过HR系统,那恭喜,很多管理理念其实已经渗入到了项目工作和日常工作方法中。当然,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并根据企业实际剪裁、应用的。

我们要让HR数字化之树,不仅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而且根深本固、基础稳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Johnny HCM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SaaS干货和方法论,欢迎访问36氪企服点评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HR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