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萃取的范式
我负责一支分散在全国的技术支持队伍管理,“众网友”的能力差异巨大,既有业务眼光独到、技术水平过硬的专家,也有一脸懵懂不得门道的菜鸟,那如何确保服务质量呢?我的解决方式是知识萃取,向高手借力,建立不同产品的支持范式,推广并运用之。范式就是我的知识萃取方法,适用的边界为有一定技术含量但更注重经验的操作类的工作事项。
工作或学习中,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那些善于建立知识体系、有框架思维的人往往进步飞快。原因很简单,就是框架能让知识有效沉淀;而有框架能力的头脑就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知识引擎,能高效的调取知识积累去迎战各色挑战。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同样如此。虽然要解决的产品问题千差万别,但解决问题的底层思维和逻辑是一以贯之的。因此,我的第一步是结合好的技术咖的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标准的范式的框架,包括了范式建设价值(Why)、范式内容(What、How)、案例(Do)三部分,从问题意识、问题情境出发到解决路径、实际效果,形成一个贯通的逻辑闭环,不管什么产品的技术支持都能可安放进这个大框框里,同时只要定位清楚情境就能准确的找到解决方案。
有了框架之后,就要启动范式的开发。如何开发,谁来开发?
我的结论是不能自己干,必须找到一线听到过炮火做过决策的人帮忙干,因为我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可执行、可落地的范式,而非一个逻辑自洽但无实效的理论。
围绕这样的目标,我电话与潜在的伙伴进行了交流,通过穿透式的提问,分辨出哪些是“吃过猪肉”的实干者,哪些仅仅是“看过猪跑”的理论家。而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明确奖励的措施,邀请实干者参与范式开发。而事后的结果证明,"吃过猪肉"真的是极大的生产力。
真正开启范式的建设,会发现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很多有实干能力的人,往往不自知哪些是独门绝技,也往往不会将隐形的经验知识具象化。那怎么办?
我的方式是按照框架,搜集素材,补充知识细节,再重新构造框架。
首先,开展小组讨论,发散性的将涉及议题的素材不拘一格的都抛出来。
其次,按照大框架分门别类归类素材,再对于素材中的细节进行层层深挖,贯彻“务必窄而细,切忌大而全”原则,把知识挖掘到最小颗粒,“这个内容很好,但如果有一个流程图的话,就更容易理解”“这个操作有点抽象,能不能做个模板、截个图、拍个小视频”,等做完这些,你会发现干枯的框架开始活了起来。最后,就是框架的重新整理,在内容的基础上将大的框架细化,价值和意义部分可能就不再调整,但操作细节部分一定要形成有辨识度的关键节点、里程碑标识,比如“产品支持天龙八步““项目管理六脉神剑”,清晰好记。
范式的主体内容完成后,还有内容不可获取,那就是案例分析。
范式虽精细,但都是操作和流程,容易枯燥;案例的意义就是让萃取出来的范式鲜活起来,入心。通常情况下,我会精心挑选2个案例,一正一反,将范式内容尽可能多的涵盖。成功的案例能够激发学习者热情,言下之意是只要按照范式来,这么复杂的项目就能成;而反面的案例,通常是败局和惨痛经历,能够警示学习者关注核心环节、控制风险,确保核心环节上的重点关注。
完成范式的开发,并不是结束,而仅仅只是工作的开始,范式之妙在于运用——不断的运用和优化,因为技术支持就是一项没有终点的持续服务。
促进范式运用途径很多,专题软文、短视频都很好,推广的过程就是“赋能”过程,只要范式真正有用,真正有人用,能就建立起与用户的长期关联,而这种关联也将促进内容持续优化和更大范围的运用。
这就是我的知识萃取经验,实际上收效确实很好。2019年在我负责开发出了第一个范式后,获得了好评,在意识到价值之后,2020年这项工作被铺展到了更多的产品。可以说,这样的一项知识萃取充满创造感,“**产品的支持范式”说法是一种创造,而我也在此之外萃取了一系列个人工作学习的范式,想法很简单,雷·达利奥有他的《原则》,而我将拥有自己的《范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杨梦Bru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