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10大消费者行为模型,体验管理从“行为表象”挖掘“需求本源”
该模型指出,消费者首先购买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其基本需求,然后再继续购买以满足习得需求;通常适用于能满足所有消费需求级别的企业。
-
意识阶段:消费者看到广告等信息并产生购买需求或兴趣;
-
信息加工阶段:消费者发现产品后,思考其能否满足当前需求;
-
评估阶段:与竞品进行对比研究以选出最佳;
-
购买决策阶段:综合评估和决定购买;
-
结果分析阶段:消费者将在购买后或使用后产生消极体验或积极体验,该体验将决定是否回购或表达不满。
-
吸引购买:有时称为纯粹冲动,涉及购买非日常物品或购物清单上的物品。消费者被这些物品的视觉效果所吸引而产生购买行为。
-
提醒购买:当消费者被促销活动、产品陈列上的“小心机”提醒(如超市冷藏区试用的冰激凌勺)而产生购买冲动。
-
建议购买:消费者被导购推荐或在线算法推荐后会产生购买冲动。
-
计划购买:虽然计划与冲动听上去背道而驰,但这里的这些购买通常发生在消费者知道他们想要且意外降价的情况下才会有计划的冲动购买,比如双十一这类电商节前夕,很多消费者就会提前规划、批量采购。
-
广泛性解决问题:消费者没有特定的品牌喜好,他们广泛收集信息以寻找合适的产品。
-
有限性问题解决:消费者收集了一些信息并开始比较、做选择。
-
习惯性问题解决:消费者对某些品牌有忠诚度基础,因此每次购买时会根据经验购买。
-
输入变量:指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收到的营销信息,包括亲友推荐、介绍等。
-
外在变量:指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外部影响因素,如文化、个性、财力等。
-
内在因素:主要说明输入变量和外在变量在心理活动中如何发生作用从而引出结果。
-
结果变量:指最终导致的购买行为,包括认识反应、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阶段,例如天气、宗教等。
-
营销特征和客户态度:企业将产品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再由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经历内化形成态度。
-
调查和评价:客户根据公司的信息比较不同的品牌。
-
购买决定:消费者将动机转变为实际的购买行动,这一过程受品牌可用性、经销商等因素影响。
-
反馈:消费者购买、使用产品后产生实际体验,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复购;而公司将根据消费者反馈决定是否应该继续使用相同的营销策略。
-
环境变量:可能影响购买决策的外部因素,如客户需求、供应商关系、竞争压力以及技术、政治和文化等。
-
组织变量:可能影响购买决策的内部因素,如组织技术、组织结构、组织目标与任务、组织的执行者等。
-
采购核心成员变量:例如谁最终决定购买、谁有权签署合同、谁影响购买过程等。
-
个体变量:该模型认为所有组织的购买行为都是在组织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产生的个人行为,因此,了解采购核心各个成员的性格特点、偏好等,将有助于营销业务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