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跑马圈地”新零售,AI大数据成“加速器”

海比研究院
+ 关注
2022-01-07 14:48
395次阅读

近几年,随着中国银行业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加码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零售业务对中国银行业整体营收的贡献度逐年提升,从2015年的29%上升到了2019年的33%,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38%。

值得关注的是,在银行向新零售业务转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内的科技力量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3月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达2078亿元,同比增长20%。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在加速推进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中,也带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公布了2020年业绩报告。整体来看,银行向零售业务发力趋势明显,甚至一些在近两年才提出零售业务转型战略的国有银行,更凭借其客户基础优势和科技实力成功抢跑。但值得关注的是,银行零售业务业绩分化明显已成为当前主要的现象之一。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作为“零售之王”数据亮眼,但依然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根据招行公布的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规模为638.34亿元,同比下降了3.89%,占集团税前利润的52.13%,同比下降4.57个百分点。招行解释称,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增长而税前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零售金融业务本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较多。

平安银行走过四年零售转型之路,被市场称为零售“新王”。2020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5.78亿元,同比增长10.8%,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7.7%;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577.24亿元,同比增长10.8%。截至2020年末,平安银行零售客户突破1亿,较上年末增长10.4%,零售AUM超2.6万亿,增幅32.4%。

作为国有大行,建设银行在不声不响之间,将零售业务带到了空前的高度。根据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建行的个人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3275.33亿元,增幅为22.13%,利润总额为2060.47亿元,增幅38.62%,占比达到了61.21%,较上年上升了15.70个百分点。在此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间,建行的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对于国有大行零售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分析表示,“近几年大银行在金融科技、大数据风控建模等方面投入较多,能够对客户进行有效风险识别。疫情来临时,不需要大幅度计提坏账,再加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 ,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因此,零售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除了上述几家银行外,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等银行的零售业务也值得关注。

2020年,中信银行零售营业净收入796.1亿元,占比41%,是中信银行营收主力军。光大银行2020年零售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其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6.63亿元,同比增长7.29%,低于公司业务11.88%的收入增速,在总营收中占比41.17%。渤海银行2020年的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17亿元,同比增长57.27%,税前利润23.51亿元,同比增长245.74%。渤海银行在2020年同比新增了约41亿元的营收中,零售银行就贡献了超过31亿收入增长。

以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为例,中国软件网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了14家银行在2020年零售贷款额后发现,除了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零售贷款同比增长了9.31%和6.98%外,其余的12家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在零售存款业务中,14家银行该项业务增势显著,平安银行、光大银行零售存款业务同比增长均超过17%。

银行“跑马圈地”新零售,AI大数据成“加速器”银行“跑马圈地”新零售,AI大数据成“加速器”

针对银行零售业务业绩分化明显的现象,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国有大行开始发力零售业务,把握后疫情时代带来的数字金融机遇;二是股份制银行受疫情大环境影响及客群下沉等因素,不良率高企,计提的减值也相对较多。

一方面是银行不断“加码”零售业务,另一方面,银行已将发展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引领层面,在资金投入、人才机构、技术研发等方面持续发力。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加速银行数字化进程,以科技作为核心驱动力,新一轮角逐正在开启。

对于下一步零售业务的发力点,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个人金融业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将对转型中的银行起到加速和催化的作用。

根据《证券日报》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6家国有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总计投入金额956.86亿元,相比2019年的716.76亿元增加240.1亿元,同比增长33%。

浦发银行在2020年财报中提到,其AI识别率已达96%,AI服务占比达85%以上,成为业内首家全面实现电话智能语音服务的银行;招商银行在云计算方面,打造开放型IT架构,加速推进全行应用上云迁移实施。在数据中台方面,搭建全行统一数据门户“招数”,提升全行数据分析及用数能力,在人工智能方面,不断完善客服云、舆情云、视觉云三大AI云服务。

浙商银行在2020年加大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重点聚焦供应链、产业链的服务需求;民生银行业内首发5G手机银行,应用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推出具有全新动感视觉、丰富视频服务、牢固安全保障等六大亮点的5G手机银行,并试点推出“5G消息”。

华夏银行2020年信息科技投入29.20亿元,同比增长9.94%。截至2020年底,华夏银行已经建成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私有云等企业级技术平台,并利用数据建模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精准营销能力,建立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客户级差异化服务。在人工智能方面,微众银行自主研发的联邦学习平台完成了十亿级数据业务支撑及多样化联邦数据服务建设,开放给超过100家合作伙伴使用,联邦学习底层技术开源社区的合作机构在全球已超过700家。

王诗强认为,当前各大银行都非常重视零售业务,持续加大零售投入。但是净利润业绩分化也进一步说明,银行需要不遗余力加大金融科技、大数据技术投入,否则极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危险境地。值得期待的是,后续随着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进一步结合,将在金融科技领域出现更多的应用。

科技赋能金融机构成效显著,但科技投入占比较低也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数据显示,当前国内银行金融科技市场规模约1000亿,到2025年将超4000亿,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20%。增速虽然可观,但国内银行业科技的平均投入仅占营业收入的2%左右。

这表明,国内银行金融科技需求还有可观的增长空间,其中中小银行对于升级金融科技能力的需求尤为迫切。

对于国内的中小银行来说,当前面临内部业务增长压力以及大型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和业务下沉这“一升一沉”的双向夹击,更加需要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提高数字化运行效率,全面实现金融科技转型升级。

对此,王诗强建议,大银行可以通过招聘大量技术人员,自建各种现金的金融科技系统;但中小银行费用有限,建议加强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加快零售信贷系统建设、风控建模等实力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为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积极赋能。以明略科技为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NLP、机器学习等技术,已为建行等多家合作银行提供包括数据资产分类管理等在内的解决方案。

一位大型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向中国软件网表示,这类技术合作的持续推进,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机构的诸多痛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通过AI风控能力,能否为银行甄别实时存在的风险,并做出快速判断等。

在苏筱芮看来,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金融机构的主旋律,因此零售银行的转型也有了更多数字化色彩,无论是银行在获客的数字化渠道上加大步伐、发布数字银行卡等产品,还是按照监管要求,加大对信息安全、数据保护的举措,都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和助力。

科技改变的不仅仅是效率,还有零售金融的商业模式和增长逻辑。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基于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以数据为中心,推动数字化决策、数字化渠道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零售业务发展新生态已成为当前金融科技领域共同发力的方向之一。

本文来源于:海比研究院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银行“跑马圈地”新零售,AI大数据成“加速器”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