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协同办公软件厂商,也曾如盛夏莲花般绽放

蒋祎 Johnny
+ 关注
2022-01-10 14:43
861次阅读

它曾经占尽先机,
研发出那个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它甚至曾超越时代,
产品理念一直延续到现在。

它,就是Lotus Software,莲花软件。
这朵莲花是如何一夜间绽放,
成为改变行业的光?又是如何变成时代的眼泪,如今连拥有姓名都不配?

故事的第一条主线,还要先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个人电脑还远未普及的上古时代,莲花诞生的前夜。

苹果公司在1977年发布的个人电脑Apple II,起初还仅仅只是数码极客的玩物。直到1979年,VisiCalc的推出,才让个人电脑进化成办公工具。VisiCalc是个人电脑上的第一款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祖师爷。它不仅教育了电子表格软件市场,更助力Apple II成为了首款取得商业成功的个人电脑。

这家协同办公软件厂商,也曾如盛夏莲花般绽放
故事的主角,莲花软件,创立于几年之后的1982。

创始人Mitchell Kapor曾与VisiCalc颇有渊源,后来自立门户,研发办公软件。之所以会给新公司取名“莲花”,是因为Kapor还是一名超自然冥想术的导师。

彼时,IBM PC已经取代Apple II成为最畅销电脑。而VisiCalc停滞不前,虽然也移植到了IBM PC,却没考虑过要榨干新机器更强的硬件能力。

市场适逢其时地留下一线机会,而莲花恰好有所准备。

1983年初,莲花的Lotus 1-2-3横空出世,立即引爆了市场。

它速度更快,用x86汇编语言写成,充分利用IBM PC的256位内存;它体验更佳,所见即所得、操作方式更友好、运行更稳定、还支持F1键调用内置帮助;它功能更全,支持宏指令,还可以展示图形(饼图、柱状图、折线图等)。

Lotus 1-2-3在前九个月就卖出了11万份,登顶最强王者。

刚刚成立不久的莲花,就获得了不可思议的500万美金风投,跻身全球软件公司前三甲。当时不少人选购电脑的唯一标准,就是要能运行Lotus 1-2-3。它甚至激发了消费者升级内存和显卡的需求,带动了硬件销售。

而被斩落马下VisiCalc从此失势,几年后被莲花收购。

附赠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冷知识,最早的微软Excel(1985年)是运行在Mac电脑上的。

Lotus 1-2-3的一炮而红之后,莲花想继续让产品线更加丰富。有启动新项目、有收购小公司、也有内部孵化,希望找到下一个发力点。

公司规模的成长让Kapor意识到,莲花放羊式的松散管理可能将难以为继。莲花挖来了当时在给他们做管理咨询的麦肯锡顾问Jim Manzi,让他负责管理经营。到了1986年,Kapor决定让Manzi接班,将莲花的帅印交给了这位缺少软件开发项目经验的职业经理人。

离开后的Kapor搞过开源软件,搞出过火狐浏览器。现在,他是风投基金Kapor Capital的合伙人,并已经投出了4家公司上市,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叫做Uber。
把频道再切回80年代中期,尽管Lotus 1-2-3的销量依旧喜人,但莲花并不是做一个成一个的产品工厂。

他们比微软更早尝试过将电子表格、文字处理、图形处理、数据库等软件打包成套件销售。尽管广告营销声势浩大,但事与愿违,没能在市场激起水花,终惨淡收尾。

祸不单行,核心产品也遭遇险情。80年代末,Lotus 1-2-3用C语言重构,为了兼容性和跨平台,这一版本跳票超过一年。这一遭,莲花失去的可不仅仅是时间。

Lotus 1-2-3的成功,让一些厂商闻风而动,希望也能分到一杯羹。其中就包括Borland公司,他们在1988年推出了DOS系统上的电子表格产品Quattro。有意思的是,“Quattro”是意大利语数字“4”的意思,暗喻比1-2-3更胜一筹。

莲花拿起法律武器反击,起诉数家厂商侵犯知识产权、进行广告误导和开展不正当竞争。莲花赢了几次,却输掉了与Borland公司长达6年的官司,留下后患。

90年前后,微软的图形化操作系统Windows开始崭露头角。此时莲花却把宝全压在了IBM的OS/2操作系统上。他们为OS/2版的Lotus 1-2-3投入巨大,结果却又一次不尽如人意。

Borland同样杀入了OS/2平台,推出了Quattro Pro与莲花硬刚。而在另一面,微软的Excel逐渐在Windows平台和Mac平台上占据上风。

此时Lotus 1-2-3可谓腹背受敌,备受煎熬。

1990年,微软推出MS Office套件。莲花也不落人后,同年收购了排名前列的文字处理软件Ami Pro。1992年莲花推出了的Lotus SmartSuite,打包了Ami Pro、Lotus 1-2-3等几款办公软件,在Windows平台与微软正面交锋。虽然Lotus SmartSuite在发布之初反响不错,却可谓“出道即巅峰”,销量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这场电子表格和办公套件的乱战,结束于微软发布32位的Windows 95系统后。新版的MS Office乘势而来,横扫千军,从此再未给过对手翻身的机会。

以至于现在,我们对电子表格“Spreadsheet”这个词都感到陌生,我们习惯把这类东西统称为Excel。

虽然Lotus 1-2-3的故事讲完了,但看看右边,本文的进度条感人。莲花还有个更著名的产品——Lotus Notes,相信有朋友曾经用过。

另一条故事线,始于莲花创建之初。为了研发Lotus 1-2-3,Kapor从VisiCalc挖来了一位名叫Ray Ozzie的天才程序员。而Ozzie的兴趣并不仅限于电子表格。

他在伊利诺斯大学就读期间,就有幸接触到了早期的电脑网络应用,并前瞻性地看到了电脑成为通讯工具的潜力。从此,利用电脑协助人际交流协作的想法,在他心里生根。

他设想,应该有这么一款产品,不仅能结合电子邮件和在线会议,还要能让用户在上面创造自己的应用。

这个想法看起来,像不像现在钉钉这类协同办公软件?而钉钉出第一版已经是2014年。

能有如此远见,Ozzie之后也被证明确实是旷世奇才,甚至成为比尔·盖茨最想得到之人。

莲花资助Ozzie创办公司来实现梦想,但直到1989年,他才交出第一份答卷——Lotus Notes。采用了当时新兴的C/S架构,使用图形化界面,集合了邮件和办公应用,还革命性地大量使用了互联网。

5年的开发周期没有白费,Lotus Notes一经推出就引爆了办公软件市场,甚至开创了一个新的软件门类——“群组软件”(Groupware)。

90年代初,当莲花的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受到挑战,与网络技术公司Novell的合并案在最后一刻宣告失败,是Lotus Notes为莲花保住了希望之火。莲花之后也完全买下了Ozzie的公司。

然而,Lotus Notes的大放异彩也引来了猎食者的觊觎。

1995年,IBM对莲花发起恶意收购,在莲花股价32美元时直接开价60美元。虽然Manzi也尝试寻找白衣骑士救主,但IBM最终还是以35.2亿美元吞并莲花。

莲花软件作为独立公司的历史就此结束,尽管IBM在最初几年还是保留了莲花的独立品牌。

Manzi在收购的四个月后就离开了IBM,套现了巨额的股票,可谓这波不亏。

Ozzie也在1997年离开了IBM,创立了新的网络技术公司。多年来对他一直青睐有加的比尔·盖茨终于有机会将他收入帐下。几经周折,终于在2005年买下Ozzie的公司,招入Ozzie并委以微软互联网转型的重任。2006至2010年间,Ozzie担任微软的首席软件架构师。

IBM买下莲花后,继续投入和推广Lotus Notes。它的功能逐渐包含了电子邮件、日历、待办事项、联系人等,还可以通过插件支持收发传真、视频会议、网页等等。

它领先的安全性受到不少大公司的欢迎,而它的杀手锏是低代码快速搭建应用的能力。

当90年代中期IBM开始将它推入中国市场时,它几乎就成为了OA(办公自动化)的代名词。

这家协同办公软件厂商,也曾如盛夏莲花般绽放

这家协同办公软件厂商,也曾如盛夏莲花般绽放
一篇1999年的文章介绍,工行1996年就选定Lutos Notes,作为电子邮件系统和自动化办公的平台系统。在Lotus Notes上搭建的应用包括无纸化办公管理、公告信息管理、公共信息管理、个人事物管理、公文管理、认识档案管理、资金划归等。

而宝钢引入Lotus Notes可能更早。另一篇文章介绍,宝钢搭建的应用涵盖了调度日报、会议安排、信息公告、电子刊物、故障保修、项目管理、虚拟会议。

当年在华为,IBM不仅带来了著名的管理咨询落地项目,也带来了Lotus Notes。

但那些对Lotus Notes的赞誉,几乎都是在2010年代之前。

Lotus Notes顾问David Gewirtz曾发文说:“Lotus Notes是Salesforce出现之前的SalesForce,Dropbox出现之前的Dropbox,SharePoint出现之前的SharePoint出现之前的SharePoint,Atlassian出现之前的Atlassian,Zendesk出现之前的Zendesk,ServiceNow之前的SerivceNow,Workday出现之前的Workday,甚至在一些场景中是Github出现之前的Github。”

Gewirtz这种疯狂碰瓷的文笔,也足以体现Lotus Notes扩展能力之强,对ToB软件行业影响之深。

但可能也正是这些垂直领域更专业的产品出现,加速了Lotus Notes的衰亡。

Outlook在97年被加入了MS Office全家桶,之后逐渐替代了不少公司的Lotus Notes。在EMail客户端的市场占有率排行中,早已没有了Lotus Notes的身影,而现在排在第一的是iPhone自带的那个。

Email在很多工作场景中被即时通讯取代,新一代的协同办公平台也都以即时通讯作为最核心的沟通方式。

几年前,还会有人说Lotus Notes的交互反人类,有人说它的维护代价昂贵,有人说它太过封闭,有人说它不思进取。而今,甚至已经没有人再去吐槽它了。

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宣布过Lotus Notes的死亡,毕竟还有不少公司十几年如一日在用它收发邮件。

但他又确实已经凋零,我们也只能通过互联网残存的只言片语,来回看美国ToB领域曾经的先驱。

故事的最后,是2013年莲花品牌被IBM放弃。

2018年IBM Notes连同其他几款软件,被打包卖给了印度IT集成商HCL。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Johnny HCM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SaaS干货和方法论,欢迎访问36氪企服点评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这家协同办公软件厂商,也曾如盛夏莲花般绽放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