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没流量却总是吸引“羊毛党”,怎么办?
一场成功的裂变活动,能为企业增粉无数,获取到这些客户就可以进行成交转化。但是活动多了,往往会引来一些“羊毛党”,对活动造成一些的影响。
“羊毛党”,网络流行词,是指关注与热衷于“薅羊毛”的群体,是指那些专门选择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活动,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高额奖励的人。他们有选择地参与活动,从而以相对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物质上的实惠。这一行为被称为“薅羊毛”,而关注与热衷于“薅羊毛”的群体就被称作“羊毛党”。
“羊毛党”数量庞大、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着实令人头疼。与其想办法屏蔽这群“羊毛党”,还不如利用他们。试着从这群人中挖出社交流量的精髓,摸到“裂变”的命脉。
利用好这群“羊毛党”,能对活动的口碑带来增值。
一、认识羊毛党
事实上咱们所谈论的“羊毛党”并不是那些淘宝京东购物节专业钻空的,而只是热衷于收集各种优惠信息,为了占点好处乐于去转发各种活动的人。
他们通常有以下特征:
-
消费水平不高:买东西实惠第一,不在乎品牌。
-
传播能力强:空闲时间多,不太注重社交价值,不担心过度转发而对自身社交形象的损害。
-
人群密度大:分布在各线城市,也因为地域分布广,所以人群基数非常大。
如此看来,羊毛党并没有那么可怕,他们也只是一群普通人,并且这些人大量存在在我们身边。
二、羊毛党的潜力
但其实“羊毛党”是有潜力的,这个潜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对于营销裂变活动还是有别的潜在价值的。
①烘托活动气氛。在活动推广期间,“羊毛党”的介入能让人产生活动很受欢迎的现象,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参与。
②转化为客户。某多的客户哪里来的,就是一开始的“羊毛党”,薅羊毛薅着薅着就成了真实的用户了。因为重复能够形成认同,认同能带来付费。
③带来目标客户。“羊毛党”或许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但他们的周边肯定会有我们的潜在客户,他们在分享拉新的过程中就会给我们带来目标客户,这就是“羊毛党的”社交潜力。
参考某多的砍价、抽奖活动。利用“羊毛党”高强的传播力度,提高砍价门槛,想要免费拿到奖品,必然要邀请几百个人。这样的规则即使拿到奖品也给活动做了很大范围的免费推广。而对于目标客户,让他们接触到活动,获取到这些用户就可以在之后慢慢转化。
所以,对于这种薅羊毛的现象,其实有利有弊,在设置活动的时候,将活动的门槛合理调整,将“羊毛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如何规避羊毛党
规避“羊毛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参与活动的群体尽可能精准,以免浪费活动资源。简单来说,就是让提高占便宜的门槛。
①限制活动对象
在设定一场抽奖活动,为了防止“羊毛党”的破坏。我们可以在活动设置的时候添加限制组。比如限制范围必须添加企业员工的微信才可以参与该场活动;或者活动范围再缩小到一个群中的成员。针对我们的活动对象更加精细化地去设置规则。
②设计活动“缺陷”
让奖品不能单独的满足一种使用场景,比如送一双舞鞋,如果不学舞蹈就没有适合穿的时候了;比如送一张英语体验课,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也没用的上的地方了...
③采取半付费模式
比如知识付费类课程在进行裂变的时候,用户是需要付费的,付费之后再通过分享给好友购买而获得一定的奖励,这个奖励额能会弥补之前所付的费用,也可能会赚的更多。
这样设置就能有效规避“羊毛党”,因为他们不会费时费力去薅一个需要二次付费的羊毛。总之人为地“设计缺陷”,有时候反而保护了活动。
④限制活动机会
或许前几层的设置阻挡不住有些不择手段的“羊毛党”,那么最后的防护,就可以在活动参与次数和中奖次数上干预。限制中奖次数,即使再疯狂参与,也只能得到一份奖品,不会对活动造成大损失。一切依旧在可控范围内。
借助运营工具细化活动规则,添加限制,帮助企业更高效的避免“羊毛党”的侵入。
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想在活动运营中完全杜绝“羊毛党”的骚扰几乎不可能,所以,运营的小伙伴要在活动设置的时候,尽量通过规则设置、限制条件和活动测试等手段规避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最后运营的小伙伴们要学会和“羊毛党”和平共处,利用他们的优势为活动带来助力效果,把活动做的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