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蔚小理到产业链,新能源加速上飞书

甲子光年
+ 关注
2022-04-12 15:41
890次阅读

从蔚小理到产业链,新能源加速上飞书

飞书的辐射效应。

飞书的辐射效应。

3月初,理想汽车发布了一部纪录片《一个理想》,记录了理想汽车从2018年开始的OKR实践。

理想汽车先是在2018年推出了自研OKR,又在2021年开始了从自研OKR 向飞书OKR 的迁移。理想汽车CEO李想如此评价OKR:“如果没有这么深入的运营OKR系统,真不知道今天理想汽车是否还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打造先进组织的过程中,理想汽车向很多一线大厂学习过先进经验,包括丰田的TBP、阿里的战略共创、字节跳动的共创型组织等,最终飞书成为了理想汽车打造组织的重要工具。

过去一年,飞书在智能汽车行业不停地“刷存在感”——

除了理想汽车,同属“造车三剑客”的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也陆续完成向飞书的迁移;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车交付排行榜前十名中,有6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是飞书的用户——小鹏、理想、哪吒、蔚来、极氪与岚图。

无独有偶,汽车品牌之外,芯片、视觉算法、车联网、动力电池等各类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公司,也在进行一场飞书之旅。他们有的刚用飞书不久,比如地平线——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在2021年2月才从其他沟通软件切换到飞书;有的已经是飞书的深度用户了,比如禾多科技——广汽投资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早在2019年飞书尚未大规模做市场推广时,就开始应用了;还有的是飞书的原生用户,比如悠跑科技——一家滑板底盘企业,做自动驾驶的“躯干”,从公司诞生第一天起,就将飞书作为组织管理工具。

一场从整车辐射到产业链的飞书效应正在上演。

2019年,成立十年的博泰车联网,在组织管理上遇到了一个“成长的烦恼”。

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家车联网公司的业务也实现了大规模增长,服务了包括豪华、合资、自主等近30个汽车品牌、近百款车型,以及200余个车款迭代。

过去,博泰车联网的内部协同工具就是简单的微信群聊,但公司人数很快超过了微信群人数的上限500人,时常因为邀请新人进群而不得不选择将一部分人踢出群外。博泰董事长应宜伦感觉这对员工的体验“太过糟糕”,于是开始到市面上寻找一款能够满足上千名员工多地、同时在线办公的软件。

在体验了多个办公平台之后,字节跳动以“Context,not control”为理念打造的飞书引起了博泰团队的关注。2019年下半年疫情爆发前,飞书团队和博泰团队在业务合作上已经进行了多次交流。在一次合作研讨会上,当应宜伦完整体验了飞书平台协同办公等多项功能后,当场拍板“全员上飞书”。

对于一些新兴的公司,飞书同样也有吸引力。

轻舟智航是一家成立于硅谷的智能驾驶公司,核心团队出自谷歌旗下的明星自动驾驶Waymo,在硅谷时内部的协作工具是Slack。

2019年11月,轻舟智航着手在中国多地设立办公室,但在团队协作上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在国外用的很顺手的Slack,在国内因为网络问题消息提示不及时,很不方便。

自动驾驶是一个技术驱动型行业,因此轻舟智航的工程师文化浓厚,当时Slack的三个功能在轻舟智航的工程师中很受欢迎。第一个是话题群组,可以在工作之余到各类话题群中进行技术交流;第二个是支持后台开发人员常用到的Ubuntu操作系统,第三个是“代码块”功能,可以直接将代码在Slack的聊天窗口发送。

2020年上半年,带着这三个需求,轻舟智航市场总监洪泽鑫开始寻找一款能够替代Slack的国内办公软件。在短暂体验过企业微信、钉钉之后,轻舟智航最终在这一年5月选择了在国内推广不久的飞书,因为飞书更加匹配轻舟智航的“工程师用户体验”。比如,Slack的话题群组,和飞书现在的话题群功能相似,并且飞书也开发出了Ubuntu操作系统的版本。

不过,工程师团体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知识库”的沉淀需求,包括各类文档、各类资料。如果说轻舟智航是因为初创团队人数规模不大,切换不同的办公软件成本更小的话,地平线一开始就遇到了切换成本的问题。

在感受到飞书的先进组织管理方式之后,李想成了逢人便夸飞书的“带货王”,无论是外出进修,还是在企业家群聊,走哪儿就把飞书带到哪儿。地平线创始人余凯,也收到了李想的安利。

但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线,已经是一家规模近2000人的公司,研发人员占多数,如果贸然迁移到飞书存在客观的压力。地平线首席战略官郑治泰曾透露:“对于像地平线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工程师除了写代码以外,往往不愿意在他们认为不重要的事情上花太多时间。之间的办公软件用的好好的,而且还沉淀了大量的知识库文件,为什么要换呢?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

不过,地平线创始人余凯非常坚信,飞书能够给地平线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余凯认为,好的工具能够让人们产生很好的行为,从而在企业文化上形成壁垒,而地平线已经到了从用一款传统的IM(即时通讯)工具,向用一款组织管理工具跨越的时刻。

除了受朋友或客户的推荐,也有一些尝试飞书的企业,想像字节跳动一样打造一个有自驱力的组织,希望能在一个科技驱动、技术驱动以及充满不确定性的智能汽车产业中,找到组织管理的最佳实践。

如何将组织管理这一模糊而抽象的概念,落地到具体的业务中?

一开始对新工具还不太习惯的地平线产研团队在迁移到飞书之后,很快感受到了协同带来的变化。

地平线首席战略官郑治泰表示,在用飞书之前,地平线产研团队的产品文档不能做在线交互,因此只能一条一条过。而现在,地平线将一些重要的产品,都用飞书来做产品文档。

地平线的产品经理经常说一句话:“要想建构出产品竞争力,难免要‘得罪’一些人。因为没有飞书时大家要研发产品就是普通的开会,‘不过瘾’。而有了飞书文档,会议内容在飞书上就能实现跨时空的记录,大家的产品研发就很容易向国际一流的标准去看齐,这可能会对一些不积极的员工的绩效造成‘持续的伤害’。”

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也是飞书云文档的深度用户,他在2021年创建了574个群,被拉进了1330个群。倪凯在飞书上设置了半自动回复,有四句话:“请用在线文档,请发我飞书任务,没问题请点赞,请文档对齐。”写文档、取名字、换头像,是禾多科技推进飞书使用的三板斧。

智能汽车产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行业的创新性、先进性,可供复制的经验少之又少。地平线的供应链团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

作为智能驾驶芯片和算法供应商,地平线不直接参与整车制造,但要对接各类不同的整车厂商,必须要从全局视角实时管理项目,优化投入,实现最佳项目产出。

行业内的芯片供应链部门通常是组织力相对偏弱、无聊且沉闷的后台部门,无非就是进销存、买进卖出。但地平线在一次使命愿景讨论的时候,团队成员惊奇地发现,其实伟大的产品供应链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苹果手机。这点燃了地平线供应链团队对于组织力建设的热情。

在 2021年,行业出现了大量变化和震荡,地平线通过飞书OKR,几天就完成了战略优化和对齐。战略目标明确之后,供应链团队“全民皆兵”,每一个人都冲到交付现场,承担了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工作职能,实现客户成功。

短短大半年时间,地平线的供应链团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了地平线内部使用OKR最先进的团队之一。供应链部门不光在外部获得了成功,内部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也提升了。如今在该部门就有这样一句话:“每一辆客户车里的芯片,都经过我的手发货。”

飞书帮助企业打造自驱型组织,既有自上而下的战略,也有自下而上的员工自驱力。为了激发团队的创造性,一些企业也在飞书进行组织文化建设。

去年年底,受疫情影响,博泰车联网选择在飞书举行年会,博泰各地近千名员工实时连线,通过飞阅会“抢红包”、“刷弹幕”、“抽奖”、“场景化才艺表演”,气氛一点不输线下。博泰车联网董事长应宜伦表示:“明年的年会,我们还会考虑这样的形式,让各地的博泰人在线联欢。”

从蔚小理到产业链,新能源加速上飞书

(博泰在飞书上开年会)

地平线工程师团队在飞书知识库打造了独有的知识共创方式,部门负责人每月必须要完成一篇技术分享,通常为行业趋势、客户实施经验、工作方法等,并每天给出两条深度评论。每位团队成员都可以对分享进行评论,有价值的评论还会被嘉奖,鼓励员工大胆表达。同时,为了沉淀优质内容,地平线还会每周挑选 4 篇优质的技术分享进行点评,通过推荐让好内容被看见。

正如郑治泰提到:“地平线的业务要求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做事情。”作为打造“智能汽车时代数字底座”的企业,地平线在飞书中每次灵感的迸发和创造,都蕴藏着改变未来出行方式的可能。

飞书对于组织协同性的提升,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也发生在上下游、供应链之间。

组织内部的协同,在于将多个环节串联起来。比如做自动驾驶需要大量的道路测试,轻舟智航在一年内部署了百台车队,并将其支撑自动驾驶研发的工具链——轻舟矩阵与飞书协同绑定。每天在路上跑的测试车辆会收集路测数据,测试工程师需要先把车端数据上传到云端,研发工程师把对应的问题解决掉之后,汇总到代码库中,然后再通过仿真系统进行验证,让自动驾驶在上路测试之前保证充分的安全。

整个过程有很多“提醒”节点,来保证工作的连贯性与及时性。为此,轻舟智航用飞书的机器人功能,将业务流程集成到飞书里。这样一来,当测试工程将数据传输到云端,飞书就会对后面的研发工程进行通知,来提醒大家及时地提交代码。

轻舟智航采用“一地研发,多地测试”的模式,在国内有超过十个路测城市,再加上美国硅谷,在线沟通、线上会议就成了家常便饭。过去一年,轻舟智航的一位联合创始人在飞书上接入了1649次飞阅会——平均每天要接入4.5次会议,整个团队在飞书上发出了301万条消息。

除了组织内部的协同,汽车产业之间还需要高频的上下游对接,涉及硬件、算法、软件、汽车系统工程、安全等大量复杂环节。这时候,协同工具的一致性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就显得格外明显。

博泰车联网就有类似的感受,地图团队一位员工告诉「甲子光年」:“如果客户或者供应商也用飞书,开会就会非常简单。不管是不是好友,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把对方‘拉’到飞书会议中,但如果是其他会议工具,切换起来就会麻烦很多。”

在过去,汽车上下游的开会可能是一个互相准备PPT,并产生无数个Excel表格的过程。但同为飞书用户的地平线与“蔚小理”,开会就非常顺畅。

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开会之前,地平线会在飞书文档上把会议核心准备就绪:会议背景是什么?双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我们想表达什么?开会的过程,就是双方一起写飞书文档的过程。开会结束之时,一个完整的行动方案基本就完成了,还可以继续在文档上讨论、精进。

这种用飞书开会的方式,不仅打破了组织内部的边界,甚至打破了不同组织间的边界。习惯了用飞书协作的郑志泰直言:“在我们众多的生态合作伙伴中,如果还没有用飞书跟我们交流,甚至会觉得有一点别扭。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大力向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推荐。”

推荐的背后是对效率的追求,这种追求有时甚至会倒逼供应商不得不选择飞书。

一位新造车企业电池部门的员工向「甲子光年」透露,他们在去年7月迁移到飞书,选择用飞书与供应商开会。一开始供应商还有点嫌麻烦,因为他们的办公电脑有严格的权限管理,不能随意到应用商店下载软件。有一次,一位供应商的小伙子实在没办法,只好用领导的电脑和飞书账号把会给开了。

这样的会议,这家车企的电池部门一周要开6、7次。对于车企的供应商来说,选择飞书几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飞书的slogan为“先进企业,先用飞书”。在飞书刚推广的时候,蔚小理这样的车企是最早尝鲜的一批先进企业。如今,一场基于智能汽车产业链的辐射效应正在把飞书推向更大的市场。此时,工具升级正在倒逼组织管理升级。

或许这正是飞书给产业数字化大潮带来的小小的、重要的改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赵健 ,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