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再度起航,农业的“星辰大海”,藏在科技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摩根频道”(ID:morgantmt),作者:摩根频道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浪潮席卷的当下,各行各业摩拳擦掌,驾驶自动化,人机交互,《黑镜》中的未来世界图景似乎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而那一片片与我们紧密连接的广袤土地,四季须臾,孕育果实。在世人放眼星辰大海的当下,谁又来助力每一寸乡土乘上科技的东风?
8月9日,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宣布,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正式启动。
田间地头,科技的力量正在悄然释放。
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
得益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经达到了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在销售链路的不断整合下,效率迭代,如今整个农产业正在不断迈向科技与数字化赋能的深水区。
在这条进化路径中,电商平台已然成为助农的重要力量。通过网购,农产品的边界得以被打破,对北方省份而言,热带水果能够直销,低价新鲜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当地农人们的“生意经”也在这样的边界刷新中不断延展。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的蓬勃关乎国家兴盛。直到如今,无论从产量到品类,还是从渠道到供应链,对于电商平台而言,让农人们耕有所获,劳得匹配,仍是一场持久战:想要做好农业,离不开扎根乡土的热情,但更重要的是追随时代的方法论。
在这场助农持久战中,电商平台们首当其冲的发力点便是“渠道助农”,即通过改良供应链,来达成销售链路的良性递进。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往往是复杂分散且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的,层层推进到市场,对上游农人并不友好。电商平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扎根乡土的拼多多给出的答案是:原产地直发,通过大刀阔斧整合供应链,让“田间”直连“饭桌”,为源头农人提供利好。
但这就对整个平台的物流体系提出了考验。
“2020年中国超三分之一的日均包裹量来自拼多多”,拼多多董事长陈磊曾表示。物流系统于电商而言权重很大,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存在一定特殊性。得益于拼多多超级电商平台枢纽联通,拼多多农产品的物流“规模效应”已经得到凸显。
在这样的“规模效应”下,边际成本递减,如今的拼多多物流体系正在向着“治理导向”迭代。即通过不断深化、优化整个物流链,来打通规模化重构农产品供应链的闭环。
陈磊曾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表示,“过去的六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让曾经不好卖的农产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
截至2020年,拼多多平台已经将1200多万农民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可以看出,拼多多的“渠道助农”成果已经展露。
供应链的精简,对于提高农人的积极性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而如何打破瓶颈,进一步推进助农脚步?拼多多给出的答案是:不断朔源,“科技助农”的核心,仍在原产地的土地里。
在这条“科技助农”的征途上,其实早已暗流涌动。据相关报道,以色列已经建立了460家农业科技公司,致力于农业灌溉等方向的技术研发。而远在南半球的岛国新西兰,闻名全球的奇异果产业在2020 年,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 27 亿美元。这背后,正是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科技支撑。
科技与农业携手,同样能够开创一条相当宽广的赛道,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没有终局的游戏。只要科技持续发展,赋能农业的事业便会一直持续下去。
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是一场持久战,也是“科技助农”的核心所指。回归国内,拼多多再度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正是这样一个突破口。
打通助农直通车闭环,“最后一公里”是农产品的“降本增效”。
助农的本质,是要让农人跟上时代,全链路得益于新技术的加持。反映到实际层面,也就是不仅要帮助农人把农产品“卖出去”,更要帮助农人把产量“提上来”。
为了达成这样的助农目标,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改善品类、节约成本、解放劳动力,众多科研方向与挑战摆在我们面前,共同组成了一场“农业”与“科技”交织的无限游戏。这场游戏的核心,便是让土地的价值提升,这也往往是农业科技含量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在去年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曾打响一场“AI种草莓”VS“顶尖农人种草莓”的大战,最终前者平均产量高出顶尖农人组196.32%。大赛能够诞生如此成绩,对于整个草莓种植业都是一份相当宝贵的经验。同时,这也体现出了拼多多举办农研科技大赛对于“科技助农”的重要性。
▲去年夏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阮继伟和团队,为比赛队伍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事管理服务,并对各队伍的草莓进行甜度、硬度等数值测定。图|穆功
一方面,得益于拼多多平台扎根乡土的基因所致,为身边农人与科研团队提供了最直接与精准触达的舞台。团队的上游成果回馈到农人本身,能够在平台中游供应链的助力下,快速达成全链路赋能,补足助农事业的上游缺失动力。
另一方面,得益于大赛的激励机制,第二届拼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总奖金池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将全部用于支持优胜参赛团队。这一份资金支持,无疑会吸引更多农业科研团队参与,进一步推进大赛的长青。
然而大赛并不是最终目的,打造新时代科技赋农孵化器才是根本。
科技走入田间,一直以来都是一件星辰大海又返璞归真的事。而对于农研科技团队而言,在科技多行业导向的当下,扎根田间的农业囿于渠道与资源,科研团队们单凭一腔热血,很难让成果落地。
正是随着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出现,这样的团队携带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来自云南的智多莓公司,曾在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致力于研究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智多莓公司与农科院专家的经验结合,输出了一套数字化的草莓种植方案。在120余天的比赛时间中,达到了产量远超顶尖农人组的成绩。
▲在云南,智多莓的数字农业工作站已投入使用,并为草莓种植户提供水肥控制等服务。图|智多莓
而这份成绩如何在价值上得到回报?“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
去年11月起,智多莓公司负责人程飚和团队在云南的古莲村启动了第一个商业化项目“社区种植者支持计划”,得益于大赛成绩,当地草莓种植户老张选择成为智多莓公司的首批用户,将自家的2亩草莓接入了这个工作站。
时光飞逝,到今年五一种植季结束,当地村民老张算了笔账,每株草莓一年付0.3元的服务费,一个种植季下来,不到两千块的服务费,真正带来的是自家的2亩草莓地比去年多赚了三四万元,而且还节省了将近4000元的肥料成本。
“去年挣到钱的现实,和今年继续挣到钱的愿望,这才是种植者持续投入的动力。”程飚在采访中表示,技术的关键在于,要让农户认可并从中受益,这是第一届农研大赛的初心,也是农业科技从业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帮助农业科研团队脱颖而出,进一步让农人真正受用,正是拼多多助农朔源之旅的目的所在。今年的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如今已经正式启动,不同于上一届的草莓种植大赛,本次大赛将为参赛团队提出新的考验:利用6个月时间,种出有高产量、高营养价值的番茄。
从草莓到番茄,从推动农业科研到反哺助力农人,可以看到,拼多多的助农战事中,一直存在着变与不变。
变的是多品类、多技术团队的帮扶。拼多多农产品多品类的帮扶计划,除了草莓番茄产量创新高,拼多多也曾多次打造品类爆款。就比如我们曾经闻所未闻的新疆小白杏,受制于交通和供应链,多年来一直以果干的形式与我们见面。而拼多多以平台优势鼓励新农人返乡创业,一车车的新鲜小白杏得以直达我们的餐桌。
在技术团队方面,科研领域的佼佼者不断入局,让一份份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得到发挥,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不变的则是助农事业道阻且长,拼多多致力于让农业跟上时代的脚步。从供应链与销售发力,追随层出不穷的新玩法,从农产品研发发力,守住科技的基本盘,从而让农业一词永远新鲜,永远保持新生代的活力注入。
以科技之力眼望星空,振奋与美好交融。而拼多多正在引领科技的力量走向田间地垄,这里,也是一片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