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中国的力量与隐忧

格隆汇
+ 关注
2022-03-15 15:55
819次阅读

今天,《财富》杂志公布了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

头位依然是美国的沃尔玛,它已经连续第八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上升至第二位,亚马逊首次进入前三,苹果公司前进至第六位。在盈利方面,苹果以574亿美元的利润位居榜首,沙特阿美紧随其后,以约493亿美元的利润位列第二。

今年的榜单里,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今年,美国共计122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家。

数量上,中国向世人展示了强劲的肌肉,这是最令国人自豪的事情。

不过,成绩面前,也有隐忧。

众所周知,财富世界500强的评判标准,最重要的一条是营收,所以但凡能够上榜的,基本可以说是绝对的大企业,至少规模上是毫无疑问的。

1995年,第一份包含了美国和其他各国企业在内的综合榜单正式问世,这也是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500强排行榜。这份榜单后来常被作为基准,用来对企业、行业或国家之间历年的表现进行数据对比。

那个年代,对于重启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企业而言,冲入世界500强,是成就和荣耀的象征。

1995年500强中,美国为151家,日本为149家,美日占上榜数量的60%,而中国(包括港台)只有三家企业上榜,即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中粮)、香港怡和集团、台湾电力,1996年还是三家,中粮、怡和,台湾电力出局,换成了中国石油。

当年很少有人会想得到,26年后的今天,中国企业上榜数量由最初的3家冲到了143家,数量上稳稳地超越美国。

不过,仔细观察榜单,会发现,中国上榜的基本都是国企居多,前十中,除了中国平安和鸿海精密,其余全部为国企,总榜单中国企的占比为85%。

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中国的力量与隐忧

可以说是国企撑起了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的场面。

当然,中国14亿的人口规模,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而且经历了长达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已经上来,可以说在中国做生意,做大是顺利成章的,即使不是国企,也会有企业不断冲入世界500强。

而国企,拥有的是政府钦点的“政策性垄断”地位,没有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都是自家人,充其量只是划分地头不同而已,加上国企所在的领域,除了具备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战略意义外,基本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基础设施领域,能够做到世界500强,更是顺理成章,如果国企都无法做到世界500强,要么是“伪国企”,要么所在领域的生意机会实在是小。

从这个角度上看,虽然数量上值得自豪,但国企也存在自身的问题,比如效率低下,如果放开“政策性垄断”的地位,和国外在市场经济下成长出来的企业搏杀,能不能打得过,这是个大问题。

在榜单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深圳的8家入选企业中,有6家是民营企业,即使刨除平安和万科,民营企业也占据半壁江山。这与各地尤其是北京国企上榜过多形成鲜明对比。

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中国的力量与隐忧

而这种情况,恐怕也只有深圳才会出现,或者说只有在深圳才允许出现,这才是改革开放之所以选择深圳的原因。

过去一百多年,和西方经济制度的碰撞中,只有三个地方称得上典型,第一个是香港,因为直接被割让,所以可以完全实现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造就了高效自由开放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第二个是上海,当年也因为全盘西化,有过辉煌,一度被称为“东方巴黎”,但始终绕不过历史前进的车轮,第三个就是深圳。

这个南方小渔村,地方不大,才1997平方公里,但1980年却承担了为中国开辟新道路的历史重任,在顶着无数的“割地”、“租界”骂名中砥砺前行,所幸,最后证明道路是正确的。

历史已经证明,全盘国有化或者全盘西化,都不是最适合中国的道路,国有化的低效率容易使得整个国家失去进取心,而全盘西化则总会走向“出卖老祖宗”的路线,最终很容易被群起而攻之。

不管哪一点,都足以带崩整个国家。

但是,历史洪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深圳路线的成功,更多的在于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不开倒车,也不盲目开快车。这其实可以看成是某种妥协,是完全国有化和完全私有化之间的妥协,既造就了最接近发达国家的“小政府、大市场”体制机制,又能够避免“门开得过大,玩脱了”的问题。

高效的政府效率、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大量移民造就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过多的历史包袱,即使失败大可以关掉了事的改革魄力,都是深圳之所以有今天成就的原因,也是深圳在高科技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当然,深圳模式也绝非都是一面倒的好,房价被玩上天际可以说是最大的败笔,这似乎也在昭示着,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虽然在提升效率,造就财富上有优势,但也有着某种无可避免的劣势,而这种劣势,也正是香港在经历了辉煌之后,陷入今日之困境的最大原因。

如何解决?

恐怕还得用老祖宗的办法。

世界500强,尽管只是一本杂志做的一个企业排名,但影响力早已突破了杂志本身,甚至突破国家,它更像是没有硝烟的大国经济实力角逐场,榜单上的潮起潮落,展现出了世界经济的变迁。

不管是上榜数量,还是排名,中国都有理由自豪,但当中的隐忧,也必须得到重视。

这个隐忧,就是过多的国企扎堆上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知道,国有体制在效率上的劣势,以及需要过多地承担政治和社会责任,决定了国有企业只能覆盖重大的核心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也正因为国企的责任问题,使得国企的盈利能力会被动地压在比较低的一个位置。

今年,135家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约35.4亿美元,高于500家公司的平均利润(33亿美元),但仍然低于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51亿美元,如果不计算银行所得利润,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25家平均利润只有23亿美元。作为对比,113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接近47亿美元;还有两项重要的指标——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上榜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销售收益率与去年持平,约为5.4%;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下降,约为8.7%,尽管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数,但同样低于美国企业的6.5%和11.8%。

在体现国家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美国有19家ICT产业公司入选,中国只有9家,而且,这9家中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并不强,关键原因在于缺乏创新的产品,以及制造创新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及软件。

在竞争性领域,国企并没有优势。如今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正正是重要的竞争性领域,例如芯片、操作系统、核心零部件等,这些领域,靠国企是无法突破的,只能靠民营企业。

我们并非否认国企的好处,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能够一直稳中求进,得益的是权衡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国企干得好,中国的经济安全就有保障,而民企,特别在高科技方面,能够有所突破,那中国经济的突围就有望了。

中国经济,需要北京,也需要深圳。

或许有一天,在世界500强上,能够看到中国的国企和民企交相辉映,那个时候,才是最值得庆祝的时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深鹏,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格隆汇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