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界新宠,能红多久?

新零售商业评论
+ 关注
2022-03-16 14:22
837次阅读

“女士,请问您要来点什么?”

“燕麦馥芮白。”

星巴克门店里,这样的对话颇为常见。燕麦奶搭配咖啡,已经成为星巴克忠粉的日常饮用单品。

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不少精品咖啡店及茶饮品牌,开始将燕麦奶、椰奶等植物奶作为新选项,有的还借此进行营销推广,吸引跨界而来的流量。

此外,在盒马、Ole'等超市的货架上,消费者在牛奶之外,能更容易地找到植物奶,且有品牌、产品双增长之势。

而在时下一些热门或者重口味的餐饮品牌,如火锅店、川菜馆里,新植物饮也成为了酒水单上的新贵。

今年,随着更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植物饮市场已经构成国际品牌、传统品牌与新兴品牌同台竞争的新格局。

那么,被燕麦奶品牌OATLY引爆的植物饮新赛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市场?高增速长之下,行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投资人又是怎样衡量植物奶企业的成长性?

2021年的乳品饮料行业,“植物饮”配有姓名。

百度百科将植物饮定义为以植物或植物提取物(除茶和咖啡)为原材料,经过加工或发酵而制作的饮料。

在中国,植物饮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六个核桃、露露杏仁露、椰树椰汁等就开始崭露头角,发展至今,这些品牌几乎家喻户晓,并且成为各自品类的头部玩家。

到了本世纪初,随着牛奶普及度的逐步提高,以及各式饮料的层出不穷,植物蛋白饮料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但基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它们在各自领域的市场份额至今仍不可小觑。

近两年,随着人们食品健康意识的觉醒,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配料表和功能性,以健康为标志的新植物饮迎来了新时代。

奶界新宠,能红多久?

而燕麦奶更是以一己之力,将新植物饮推上新消费赛道,成为渗透率极高的牛奶之外的一个消费新选项。

燕麦奶的崛起,背后有着怎样的新势力?青桐资本投资总监罗荣成分析认为,“2020年的疫情对整个消费赛道的影响很大,这加速了消费者对整个健康饮食需求的升级。”

当然,疫情只是植物饮行业成长的催化剂之一。与杏仁奶在美国有着良好的消费基础类似,中国人对五谷杂粮的天然偏好,成为新型植物饮能够快速被年轻消费群体接受的基础。

回顾燕麦奶头部品牌OATLY在中国的发展,不难发现,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精品超市突围无果之后转至精品咖啡店,最终依托全球咖啡连锁效应,才找到真正的生长点,这其实也是OATLY顺应中国咖啡消费快速增长大势的结果。

在一番植(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沈隽华看来,燕麦奶之所以能引领植物饮这个大产业的发展,还与资本的助推分不开。不过,她也表示:“资本只是一个加速器,最主要的引擎还是在企业身上。”

上海曹家渡的一家盒马鲜生门店里,一对年轻情侣正在冷藏柜前驻足挑选。在仔细比较了近五分钟后,他们将两罐低温冷藏的“一番麦”燕麦奶放进了购物篮。

据了解,这是行业内首个低温燕麦饮品,今年6月底刚刚进入上海盒马的货架。上市首月就创造了同品类单日单品的客单量新高。

“中国人对‘鲜’的要求是刻在骨子里的,之所以选择盒马首发,也是因为盒马‘鲜’的属性。”沈隽华坦言,相比其他产品3个月左右的研发周期,这款低温新品“前无来者”,因此开发时遇到的挑战超乎想象。

奶界新宠,能红多久?

由于要向消费者传递新鲜的口感,因此这款产品的保质期只有15天。这不仅意味着原料不同,也对整个研发、生产流程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工厂中试就做了七八轮。

从工厂到货架又是一个难点,全程低温储存、冷链运输,这些都不同于常温商品运输来得简单和快捷。最终,从研发到上架整整花了5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目前这款产品在上海盒马销售,下一步将在更多城市的盒马以及一线城市的货架上见到它的身影。

OATLY的成功故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一番植不是第一个,也必然不是最后一个。

“今年天猫上的植物奶品牌大约有50个,同比去年增长了1.5倍,全国现在大概有4000多家已经注册的植物蛋白类企业。”在接受新零售商业评论采访时,罗荣成给出了这组数字。

在中国之外,燕麦奶的市场表现也十分抢眼。根据尼尔森数据,2019年~2020年,美国的燕麦奶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3%,2020年零售额达2.67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杏仁奶的第二大乳制品替代品。

早在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就发布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围绕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社会和个人都提出了一定要求,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人们对于地球资源和环境发展的关注。

在国内市场,OATLY瞄准“乳糖不耐受”群体的需求,从咖啡馆入手撕开市场的口子;在海外,它则将环保主义以及素食群体纳入目标受众,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环保形象。

同样来自瑞典的德隆素食主义公司也在新品研发时考虑到这一趋势,在全球率先推出了据称比燕麦奶更低碳的土豆奶。

奶界新宠,能红多久?

从4月开始,DUG土豆奶在30多家咖啡店进行测试,发现土豆奶的味道更加“中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咖啡本身的香气。在今年7月份于杭州举办的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土豆奶正式亮相中国市场。

瑞典德隆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杭州宠爱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卫沛向新零售商业评论介绍,人们通常认为土豆的淀粉含量高,但实际上,土豆奶不仅营养丰富均衡,还非常健康,其100毫升原味产品热量仅为163千焦,而100毫升OATLY原味燕麦奶热量则为191千焦。

此外,由于全球存在相当比例的人群对坚果、麸质等8种常见物质过敏,土豆奶因不含这些物质,对过敏性人群更加友好。

在2021年WFIA世界食品创新大赛上,DUG土豆奶因低致敏性(隔绝常见的14种过敏源)而获得“最佳抗过敏产品”称号。

前不久,DUG已在瑞典连锁商超MAXI ICA、英国亚马逊&NAVESU电商平台以及全美连锁商超ORGANIC FOOD BROKER上市。

7月,DUG正式在深圳、上海等地12家Ole'超市上架。9月底,还有可能亮相另一家会员制大型超市。

卫沛表示,土豆奶在植物饮赛道里属小众产品,因此,短期目标不会紧盯着销量的快速增长,而是要探索如何与茶、汽泡酒、果酒甚至冰淇淋等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融合创新,从而促进土豆奶产品的研发向纵深发展。

马云曾说过,在今天的商场上已经没有秘密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赛道,前方又已经有了头部企业之后,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壁垒?

和动辄千亿的大市场相比,植物饮赛道当前算不上大,规模仅在500亿左右,即便大热的燕麦奶,所能占据的份额仍然有限。但其高成长性带来的风口效应,会吸引更多老品牌的加入,以及新品牌的建立。

奶界新宠,能红多久?

拥有多年营销经验的沈隽华说:“一个公司或者一类产品能够起来,当然需要营销,但是市场像一只漏斗,会把那些具备产品力、品牌力以及运营力的企业留下来。”这个漏斗的开关,永远在消费者手里。

激烈的竞争在快消行业每天都会发生,这也直接使得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动物蛋白市场从不到200亿起步,长成今天3000亿的市场规模。

这个成长路径为植物蛋白市场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有机构甚至预测,到2025年,这个市场将会增长到1800亿~2000亿。

目前,燕麦奶市场规模大约为数十亿,发展潜力巨大。“增量市场做不同,存量市场做极致。”沈隽华向新零售商业评论表示,未来一番植的目标不仅限于燕麦奶,还将涉足其他植物奶的研发,新的品类将于今年三季度启动,四季度上市。

罗荣成则表示,新品牌要抓住人群代际的机会。他认为95后对传统植物饮的品牌记忆在逐渐淡化,更愿意尝试新品牌、新产品。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的消费者原本就有多年的植物奶消费基础,因此省去了教育市场的成本。他建议,企业可以开发更多植物产品,提升横向打造产品的能力,未来还要逐步建立自有的供应链体系,最终构建竞争壁垒。

“这个市场目前看来规模不大但前景不错,如果按20%~30%左右的渗透率计算,未来这个市场大概能容纳3~5个OATLY。”罗荣成认为,资本在行业成长过程中主要对具备四类特征的植物饮企业更有兴趣:一是选准赛道,二是品类丰富,三是团队够强,四是高成长性。

新零售商业评论在盒马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购买牛奶的年轻人,他们表示,植物奶听起来不错,但价格有点“辣手”,尝尝鲜可以,长期喝不起。

显然,在零售端,价格或将成为植物奶渗透率提升的一个较大挑战,解决这一难题的重点在于自建供应链。此外,快消品行业的成本还与销量息息相关。

据了解,已经上市的OATLY今年3月份对外宣布,其建于新加坡的亚洲工厂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年产将超过7000万升。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OATLY极有可能在中国建厂,这一计划一旦启动,燕麦乳的价格将会大幅下调,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作者:田巧云,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