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称
中瑞生鲜
企业规模
1-10人

安徽中瑞丨24岁留学生回归生鲜 如何玩转配送新模式?

411次阅读

安徽中瑞集团成立于2002年,创办至今,公司旗下拥有3个成熟子公司:安徽省中瑞农副产品、瑞云商贸和中瑞生鲜配送有限公司。主营农产品批发交易和商贸流通业务,现有正式员工400多名,固定资产「1.8亿元」。

令人想不到的是,创立这样庞大基业的人,最初竟是一对被迫下岗的工人夫妻,也就是今天做客蔬东坡生鲜学院的中瑞总经理张总的父母。

那么,中瑞集团是如何从无到有,从一个小菜摊发展成为「批发交易量76万吨、交易额36亿元」的农批市场,并成功打造一个覆盖2万多人餐桌的配送中心的呢?

 

undefined

 

中瑞集团发展历程

1.1994-2004年起步阶段。张总父母自上世纪90年初期下岗创业,至1997年承包濉溪食品公司180平方米的店铺。

1999年又承包了县供电大楼商场336平方米的店铺,2002年开始整合资源,公司运营,2004年企业发展步入正轨,这是中瑞集团创立成型的最初10年。

2.2004–2014年成长阶段。2004年前后,集资2000万资金,实现了中瑞的进一步扩张。在淮海南路兴建了濉溪县最大的(3000平)现代化超市「中瑞购物广场」。

2003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占地面积160亩的中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完工,拥有蔬菜、瓜果、粮油、水产、干鲜、冻品六大功能交易区,交易门面1050间,加工、仓库及配送中心4处,冷库3处,商业楼8栋,交易大棚24个。奠定了中瑞集团在濉溪乃至安徽的市场地位。

2009年,重资建设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工程,上马1.8万平方米的中瑞商城,建设了冷链物流、 加工配送项目,配套电子监控、电子结算、检测检疫、信息采发、自动化协同办公等五大系统。

 

undefined

 

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还将「农产品的每日价格、供需信息、新品种、新技术」等,在市场电子信息屏、网站、手机客户端上发布,帮助商户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还定期和经营户沟通,有效加强了对产地种植户的信息引导,避免农民盲目种植。

中瑞强力推进「产销对接」,与全国、全市各规模生产基地签订“产销对接”协议,组织优质农产品批量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商户的渠道优势,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农民经纪人与市场商户形成合力,在解决农户销售渠道、价格问题的同时,也有效扩大了市场成交量。

未来中瑞还将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涉猎更多的领域,打造辐射全国的生鲜物流平台,构筑拉动淮海经济的物流基地,也可以更好的服务当地的农民和消费者。

 

undefined

 

中瑞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24岁的中瑞生鲜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露露,刚好出生于父母创业初期。

1992年,父母经历了下岗热潮,迫于生计,在濉溪县城北农贸市场摆地摊做干鲜生意。

一开始,租了48平方米的店铺,开办濉溪县第一家超市,同时也经营一些干鲜批发业务,这就是“中瑞”的雏形。

张露露便是此时出生的。露在《说文》里:「和气津凝为露,润泽也,亦有覆露万民之意」,父母的舐犊之情,也满含了中瑞为万民造福的希冀。张露露从小到大,在农批市场走过的路比逛的街都要多,可以说张露露与中瑞集团一起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是一个典型的“批二代”。

2017年9月,张露露完成了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的学业,专攻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在校期间,张总便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帮助过多家洛杉矶本地企业做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并制定出一系列的营销方案,受到导师与企业的高度赞扬。毕业之后,张总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继续留在美国读研,因为本身的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张总始终对生鲜农产品这块充满了激情与兴趣。所以,张总一毕业当即回到了家乡—安徽淮北,并开办了第一家全品类的生鲜配送公司。

 

undefined

 

组建专业的的物流团队,而且集团自建 20000平的中央冷库,配有 100 多辆冷链物流车,实现全程冷链配送,且统一组织基地农产品的采购,搭建起鲜农产品的「清洗、分拣、加工、包装、配送流水线」工作流程,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中瑞集团由“菜园子”直通便民“菜篮子”的华丽转型。

中瑞生鲜配送有限公司主要是面向机关单位、酒店食堂、餐饮公司和学校开放下单渠道,截止到目前为止,已和60多家单位企业达成合作,消费群众达2万多人。

通过前期的调研、合作磨合,引入了蔬东坡专业的生鲜配送管理系统,让消费单位通过手机线上订货,物流团队线下高效配送,而且对于配送的食材中瑞生鲜配送公司无条件提供当日食材报价信息和产品的检测报告单,通过品牌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消费者更便捷的享受到高品质的食物。

目前中瑞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一是确保配送食材价格低于城市菜市场采购价,降低消费成本。

二是经过检测合格产品冷链直配,确保了食品的新鲜度餐桌安全。

三是打造了公开透明的供应链,为消费单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了菜农、消费单位、生鲜配送公司的互利共赢。

四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立足转型升级、智慧化发展和绿色发展,不断向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消费末端延伸。

 

行业困境与新力量的崛起

在中瑞发展配送业务的初期阶段,和其他生鲜电商一样,供应链和物流成本过高,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客单价达到一定高度时,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创立之初,因为缺少细致划分消费者群体,部分客户客单价较低,导致公司运营成本失衡。

经过不断的摸索改进,中瑞选择化繁为简,淘劣存优,主打酒店食堂、机关企业单位、学校食堂类客户群体, 这类客户客单价较高,盈利空间也就更大;

后期客单量达到一定规模,物流成本占比降低后,再度考虑面向家庭和个人消费者开放在线下单渠道。

而为了提升服务好并留住用户,中瑞选择了用互联网技术替代人工。张总坦言蔬东坡在解决「客户自助下单、采购管理、智能分拣、物流跟踪、财务结算、运营报表」等方面的功能配置,帮助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各部门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财务报表也能清晰的展示出每个阶段针对每个客户的销售数据,从而我们可以更好的制定销售策略。生鲜配送企业是一个时效要求很高的企业,下单、采购、分拣、配送的效率直接影响「库存损耗与客户满意度」,而提升效率正是蔬东坡所专业的,且在不断的升级系统功能追求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undefined

 

相比很多外行人重资贸然入局生鲜行业,当下崛起的「批二代、农二代」实力更值得令人期待,而且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持续发展的肱股力量。

首先,他们对生鲜农产品有着深厚的情感,自小混迹于田间地头、批发市场,比任何外行人都清楚整个行业发展痛点在哪里,也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够改善这一现状。

其次,生活环境的天然优势,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出生、生活的环境、家族的沿袭给了“批二代”、“农二代”浑然天成的竞争优势,从小到大便积累了丰富的关系人脉圈,还能把零散的生鲜常识烂熟于心。

再次,他们大多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这才是「推进生鲜农产品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关键。当下“批二代”、“农二代”大多出生在物质生活较为优质的85、90年代,童年不再受饱腹之苦,也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的经营管理理论,具备先进的系统的知识涵养,具有创新引入新技术新设备的魄力。

即可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的“批二代”、“农二代”们,他们的成长与加入到生鲜农产品的发展中,势必会像张总这般为中瑞输入新鲜血液,促进企业(中瑞)实现转型与飞跃。